沃新书屋 -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 - mobi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9 00:03:36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 mobi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19)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史的视角,深描了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中国美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与逻辑进展,对“美学学术史”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与反思,从而将当代中国的“前三十年”(1949—1978)与“后四十多年”(1979年至今)美学史融贯起来。作者以“美的本质观”、“美学本体论”、“美学原理”、“中西美学史”的研究作为重点,全面深入到美学的各个领域,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加以客观陈述与解析,试图由此为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学术史基础。

书籍目录:

●序言 汝 信 (1) 导言 美学 “中国化”:当代“学术史” (1) 一 何谓美学的“当代” (1) 二 何谓美学“中国化” (7) 三 何谓美学“学术史” (11) 章 作为 “中国学科”的美学建制 (18) 节 “美”与“美学”的汉语词源 (19) 第二节 美学的学科定位与教育基础 (23) 第三节 “美—美感 —艺术”的研究构架 (29) 第四节 从自律走向他律的 “跨学科”研究 (38) 第二章 美的本质观 :从“唯物观”“社会观” “实践观”到“本质观”争论 (45) 节 “美是生活”作为历史起点 (46) 第二节 50年代的 “主观 —客观”之辩 (55) 第三节 60年代的 “自然性 —社会性”之辩 (65) 第四节 80年代的 “实践论 —生命化”之辩 (73) 第五节 90年代的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之辩 (81)第三章 美学本体论:从“实践论”“生存论”到“生活论”转向 (89) 节 “实践美学”盛极渐衰 (91) 第二节 “旧实践美学”的分化 (103) 第三节 “后实践美学”的转化 (113) 第四节 “新实践美学”的变化 (122) 第五节 趋向“生存论”的历程 (128) 第六节 回归“生活论”的转向 (139) 第四章 “美学原理”写作的基本模式 (155) 节 唯物主义反映论美学 (158) 第二节 实践美学的初始形态 (168) 第三节 实践美学的成熟形态 (182) 第四节 实践美学的演进与革新 (191) 第五节 实践美学之后的理论探索 (207) 第五章 “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整体图景(上) (229) 节 历史撰写中国化的“朱光潜模式” (229) 第二节 两部“大通史”与其他“小通史” (237) 第三节 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欧洲美学研究 (255) 第四节 以西方美学史为对照的“东方美学史” (270) 第六章 “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整体图景(下) (275) 节 从经典到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275) 第二节 大陆思辨与“现象学传统”美学 (291) 第三节 英美经验论与“分析美学”传统 (313) 第四节 “比较美学”与海外的中国美学 (329) 第七章 “中国美学史”撰写的多种模式 (338) 节 中国美学思想、范畴与文化通史 (341) 3 第二节 中国断代美学史研究(上) (367) 第三节 中国断代美学史研究(下) (388) 第四节 中国审美范畴的多元研究 (399) 第五节 人物、文本与流派美学研究 (414) 第六节 中国美学史的资料整理 (424) 第八章 审美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研究 (428) 节 审美心理要素与过程研究 (433) 第二节 科学主义的审美心理研究 (438)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研究 (443) 第九章 艺术哲学、文艺美学与门类美学研究 (448) 节 艺术哲学的宏观研究 (448)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深入研究 (461) 第三节 门类美学的全面研究 (478) 第十章 审美文化、审美教育与应用美学研究 (498) 节 审美文化的领域开拓 (498)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系统概观 (519) 第三节 应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535) 第十一章 从“自然美”“生态美学”到“环境美学” (551) 节 “自然美”作为本质钥匙 (551) 第二节 “自然的人化”成为主流 (557) 第三节 本土化的“生态美学” (567) 第四节 “环境美学”的本土化 (577) 第十二章 “生活审美化”“审美现代性”与“艺术的终结”难题 (585) 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结构 (585)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的不同路向 (599) 第四节 “艺术的终结”之后的美学 (605) 结语 从“文化间性转向”到“对话主义” (613)参考文献 (624)附录 中国美学大事记(1875—2018) (639) 后记 (652)

作者简介:

刘悦笛,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秒传(727+)
  • 人物单薄(394+)
  • 多格式(1577+)
  • 系统(584+)
  • 水印(215+)
  • 强推(211+)
  • 如获至宝(954+)
  • 解决急需(395+)
  • 稀缺(364+)
  • 带书签(606+)
  • MOBI(893+)
  • 惊喜(367+)
  • 免密(144+)
  • 可检索(983+)
  • 带目录(350+)
  • 绝版(634+)
  • 高亮(461+)
  • 考研(863+)
  • 晦涩(330+)

下载评论

  • 用户1724004380: ( 2024-08-19 02:06:20 )

    流畅下载MOBI/AZW3文件,无损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41203524: ( 2025-03-06 03:38:44 )

    希望提供更清晰的扫描版本。

  • 用户1732237275: ( 2024-11-22 09:01:15 )

    互动功能搭配EPUB/TXT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18867488: ( 2024-06-20 15:11:28 )

    无损版本教材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6464863: ( 2024-09-16 13:34:23 )

    精校版本学术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