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国人口发展史 -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9 17:44:14

中国人口发展史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中国人口发展史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中国人口发展史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中国目前的人口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口调查的?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国的人口是如何迁移、分布的?对现有历史人口资料应该如何准确地评价和运用?这本书即能满足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疑惑。 ※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口发展的简明历史,著名学者葛剑雄以其专业的历史学功底,不仅将中国以往多年间人口变化的现象及其特点、原因做了全景式的梳理与阐述,还对中国历史人口的构成、分布、迁移及调查制度做了论述。 ※本书脉络清晰,论述深入浅出。宏观的历史线条下,不乏能捡拾到颇富趣意的历史细节。比如:战国时越王勾践为了迅速增加人口,曾规定国民凡男二十岁、女十七岁不嫁娶的,父母要受处罚。西晋泰始九年(273年),为了在百姓中挑选宫女,竟下令全国停止婚嫁。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母亲曾以生吞一种螺的方法避孕…… ※关注中国历史的人,不能不关注人口发展的历史。关注中国人口现状和未来的人,也不能不了解中国人口的过去。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研究中国人口发展的学术专著。正如葛剑雄先生所述:“就像国民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样,中国公民都应该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本书通过爬梳史料,详细论述了中国两千多年间的人口现象、人口变化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总结了其中的规律。全书分为上、中、下编,上编主要论述历代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并对历史人口资料做了相应评价;中编以时间为脉络,分章具体阐述了先秦至清朝的人口发展情况,并剖析了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原因;下编则从人口的构成与再生产、人口的分布及迁移等方面做相关交代。在历史的回溯与重建中,本书既能使读者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全过程有整体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现在,思索未来;同时也能为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提供有利条件。

书籍目录: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 中国人口发展史的空间范围/1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史的时间范围/4 第三节 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具体内容/10 1.人口数量的变化/10 2.人口分布的变化/13 3.人口迁移/16 第四节 研究和了解中国人口发展史的意义/19 *上 编 历代人口调查制度与现存资料 第一章 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 第一节 大禹时的人口记录不可信/25 第二节 《周礼》的记载并非实际制度/31 第三节 《国语》所载为最早的人口调查制度/33 第四节 首次全国性人口调查完成于秦代/36 第五节 公元2年西汉户口数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39 第二章 人口调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节 战国、秦、汉的上计/43 第二节 唐代的记账和户籍/48 第三节 多头统计的混杂——宋代的户口统计制度/60 第四节 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和户籍登记/63 第五节 明代的户帖与黄册制度/66 第六节 清代:由户口登记向人口普查的过渡/71 第七节 1911—1949年:有名无实的人口调查/76 第三章 历史人口资料的评价 第一节 历代户口统计数/81 1.历代户口资料的时间和空间空白/81 2.户口数字本身的错漏/84 3.户口数与实际人口数的差异/85 4.书面制度与实际制度的差异/91 第二节 方志记载的户口数/98 1.一般特点/98 2.使用中应注意的方面/100 第三节 家谱:官方户口数以外的数据库/104 1.家谱资料的独特作用/106 2.家谱资料的局限性/110 3.家谱人口资料的运用和研究成果/113 *中 编 历代人口数量的发展和变化特点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先秦人口数的估计/123 第二节 秦时期/124 第三节 西汉时期/125 1.汉初人口数的分析/125 2.各阶段人口数量/127 3.西汉郡国范围外的人口/132 第四节 东汉时期/136 1.各阶段的人口变化/137 2.东汉最高人口数推算/142 第五章 三国至隋时期 第一节 三国、西晋时期/145 1.户口数字分析/146 2.实际人口数的估计/149 3.东汉三国之际的人口谷底/152 4.西晋最高人口推算/154 第二节 东晋、南朝/155 1.东晋/155 2.宋/156 3.齐、梁、陈/157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159 1.十六国时期户口数字分析/159 2.十六国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161 3.北朝人口数量的变化/163 第四节 隋时期/165 1.隋初南北人口合计/165 2.人口峰值的估计/166 3.隋朝统计范围外的人口数估计/169 第六章 唐时期 第一节 户口数字分析/171 第二节 人口峰值推算/172 第三节 隋唐之际人口谷底推算/183 第四节 唐后期的人口变化/184 第五节 唐朝统计范围外的人口估计/187 1.吐蕃/187 2.高丽/190 3.渤海/190 4.南诏/191 5.突厥/192 6.回纥(回鹘)/194 7.党项/195 8.其他/196 第七章 宋、辽、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时期的人口耗减/197 第二节 宋代户口数的真实含义/200 1.关于“丁”和“口”的含义/201 2.如何理解宋朝当时人的议论/208 3.宋朝的实际人口数是否与前后时期矛盾?/213 第三节 宋代实际人口数的推算/219 第四节 辽朝人口数估计/221 第五节 金朝人口数量的变化/223 1.金朝户口数分析/223 2.宋金之际的人口谷底/229 第六节 其他政权、地区的人口估计/231 1.西夏/231 2.大理/233 3.其他/233 第八章 元时期 第一节 史籍所载元代最高户口数/236 第二节 金、南宋末年人口谷底的推测/238 第三节 元朝最高人口数的推测/248 第四节 西藏人口的调查/254 第九章 明时期 第一节 明代人口数量研究概况/258 第二节 明代初期人口总数的确定/260 第三节 元明之际的人口谷底/268 第四节 明代人口峰值估计/269 第五节 明朝统计范围外的人口估计/274 第十章 清时期、近代 第一节 清代人口数量研究的评价/275 第二节 清代人口峰值/277 第三节 明清间人口谷底数的推算/281 第四节 清朝后期的人口耗减/284 第五节 怎样认识清朝的“人口奇迹”/287 第六节 1912—1953年的人口变化/291 第十一章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 增长缓慢/294 第二节 “大起大落”和发展的阶段性/295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298 事实和原因/298 第四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304 1.汉族与其他民族人口增长的差异/304 2.产生差异的原因/306 3.其他民族间人口不平衡增长的原因/311 第十二章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 地理条件/316 第二节 农业生产/319 第三节 战争/322 第四节 政治制度/325 1.法令、政策/326 2.赋役制度/328 3.刑法制度/330 第五节 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332 *下 编 人口构成 再生产分布 迁移 第十三章 人口的构成与再生产 第一节 性别构成/339 第二节 婚姻状况/342 第三节 家庭规模/348 第四节 出生率/352 第五节 死亡率/355 1.婴儿死亡率/355 2.成年前的死亡率/358 3.孕妇产妇的死亡率/358 4.疾病及衰老引起的死亡/358 5.酒精、药物等中毒引起的死亡/359 6.非正常死亡/360 第六节 民族构成/361 1.基本特点/362 2.原因/365 第十四章 人口的分布 第一节 第一阶段:商、周至东汉末年/369 第二节 第二阶段:三国至五代时期/385 第三节 第三阶段:宋至近代/389 第四节 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405 第五节 人口分布形成和变化的原因/408 1.自然条件/408 2.经济条件/410 3.政治条件/412 4.社会条件/413 第十五章 人口的迁移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类型、特点和规律/415 1.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417 2.政府强制性的内聚型移民/427 3.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429 4.由内地向边疆的开发性迁移/432 5.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的移民/436 6.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与西迁/439 7.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441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意义/443 1.国家和民族的形成/444 2.文化的传播/445 3.人口的合理分布/446 4.人口素质的提高/447 5.城市的形成和扩大/448 余 论

作者简介: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1965-1978年任中学老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谭其骧教授,1983年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年晋升教授,1996-2007年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2007年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2014年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长。现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惊喜(432+)
  • 解决急需(586+)
  • 精排(609+)
  • 适配(437+)
  • 考证(527+)
  • 权威(289+)
  • 收藏(832+)
  • TXT(258+)
  • 力荐(373+)
  • 强推(972+)
  • EPUB(784+)
  • 可检索(318+)
  • PDF(105+)
  • 高速(903+)
  • 稳定(975+)
  • 如获至宝(732+)
  • 可打印(864+)
  • 珍藏(519+)
  • 可搜索(994+)

下载评论

  • 用户1734186878: ( 2024-12-14 22:34:38 )

    音频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9276775: ( 2025-02-11 20:26:15 )

    互动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44546873: ( 2025-04-13 20:21:13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TXT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43185672: ( 2025-03-29 02:14:32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PDF/AZW3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35025351: ( 2024-12-24 15:29:11 )

    音频功能搭配EPUB/TXT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