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存在与超越 -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0 02:10:53

存在与超越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存在与超越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存在与超越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专论哲学翻译的8篇文章。作者从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谈起,将以对“存在”(Sein)和“超越”(Transzendenz)之翻译为代表的西哲汉译问题置于中西哲学、文化相互沟通的语境中予以充分探讨。 全书按主题分为两编,各四篇文章。第一编“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在海德格尔著作的汉译过程中,作者有感于学术术语翻译上的各执一词,澄清了几个关键术语的含义,并对如何做好学术翻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编“西哲汉译和汉语哲学”,作者基于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基于对汉语言的特性分析,对“汉语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弱论证-弱推论的汉语哲学的“时机”或许已经到来。 本书是出版于2013年的《存在与超越——海德格尔与西哲汉译问题》一书的增补版,新增的两篇均是作者近年来对“汉语哲学”问题的思考。

书籍目录:

自 序 第一编 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 一 学术翻译的几个原则 ——以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为例证 二 基础存在学的先验哲学性质 ——从《存在与时间》的一处译文谈起 三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的关节和脉络 四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几组重要译名的讨论 附录一:《哲学论稿》德—英—中译名对照表 附录二:失败的西哲汉译? ——在《哲学论稿》研讨会上的发言 第二编 西哲汉译与汉语哲学 一 翻译的限度与译者的责任 ——由安乐哲的汉英翻译经验引发的若干思考 二 存在与超越 ——西哲汉译的困境及其语言哲学意蕴 三 我们可以通过汉语做何种哲学? 四 汉语哲学的时与势 ——再论汉语关联性思维及其效应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可选项) 在《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第三章中,海德格尔有一段话例述了系动词sein的不同用法,诸如“上帝在”;“地球在”;“大厅中在演讲”;“这个杯子是银做的”;“农夫在种地”;“这本书是我的”;“敌人在退却”;“狗在花园里”;“群峰在入静”等等[ 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9页(此处引文有省略)。]——这是现有中文译本的译法,译者熊伟先生对各句子中出现的系动词sein的现在时直陈式单数第三人称形式“ist”未作统一处理,而是分别把它们译成“(存)在”与“是”,应该说,这是合乎原义的译法(因为系动词sein本来就有表存在和表判断的双重用法),也是照顾到汉语语感的译法。然而,“是派”代表人物之一王路却坚持要把这些句子中出现的系动词sein毫无区别地统一译为汉语系词“是”,于是,上面的句子就成了:“上帝是”;“地球是”;“大厅中是在演讲”;“这个杯子是银做的”;“农夫是在种地”;“这本书是我的”;“敌人是在退却”;“狗是在花园里”;“群峰是/一派寂静”。[ 王路:《“在”、“存在”与“是”——纪念熊伟先生诞辰100周年》,第十六届中国现象学年会论文集《存在、现象与理性》,北京大学哲学系,2011年10月,第68页。同样内容也见王路:《读不懂的西方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9页。] 这委实是一项颇为有趣的译文试验;而在我看来,也正是这种改译暴露了“是”派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且不说王路所建议的译文“上帝是”(德语原文为Gott ist)和“地球是”(德语原文为Die Erde ist)完全没有传达出原文句子中应有的“存在”之义,像“狗是在花园里”——德语原文为Der Hund ist im Garten——这样的译文,我认为就不是正常的翻译,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因为在日常的(正常的)语境里,我们总是会问“狗在哪儿?”——答曰“狗在花园里”,而不至于问“狗是在哪儿?”——答曰“狗是在花园里呀”。只有在异常的、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情境下,比方说,当“狗在花园里”这个陈述句的真实被置疑而受到进一步追问时,我们才会说“狗是在花园里呀!”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句子中的“是”与其说是一个系词,还不如说是一个副词了。[ 王力早就指出过,“是”字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系词,比如,当谓语不是名词性质的时间,谓语前的“是”就不是系词,如“他实在是很爱你”。参见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1页。]

作者简介:

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9-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2002年起任同济大学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等。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存在与超越》《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编有:“尼采著作全集”(14卷)“海德格尔文集”(40卷)“欧洲文化丛书”“未来艺术丛书”“未来哲学丛书”等。主要译作有:《海德格尔选集》《尼采三书》《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尼采》《哲学论稿》《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适合历史迷(142+)
  • 如获至宝(954+)
  • 兴趣(736+)
  • 可编辑(784+)
  • 自动(506+)
  • 可检索(606+)
  • 优质(300+)
  • 高亮(398+)
  • 干货(988+)
  • 无乱码(462+)
  • 自学(331+)
  • 绝版(897+)
  • 书签(1128+)
  • 过期(245+)
  • MOBI(666+)
  • 权威(324+)
  • 系统(249+)
  • 多终端(677+)
  • 观点明确(195+)

下载评论

  • 用户1734685500: ( 2024-12-20 17:05:00 )

    电子书比纸质书轻,搬家无压力!

  • 用户1733691494: ( 2024-12-09 04:58:14 )

    极速下载MOBI/AZW3文件,无损期刊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15911095: ( 2024-05-17 09:58:15 )

    完整版本教材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43639373: ( 2025-04-03 08:16:13 )

    完整版本小说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25416976: ( 2024-09-04 10:29:36 )

    图文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