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马克思“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对“历史成为世界历史”做出了符合事实的一般科学阐明,实现“世界历史”阐释范式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沿着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深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有关时代的经济”中找到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实践生成的内在奥秘,即“资本的现代生活史”开启了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世界普遍交往中的秩序危机问题、主体生成问题、发展道路问题、自由与革命问题、中国革命问题等构成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问题域。
《文本与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最大特色是把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文本问题”与“时代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既有助于凸显文本研究的当代性,也有助于增强时代问题分析的学理性。本书致力于实现厚重的文本逻辑与鲜明的时代意识的良性互动、同频共振,力图突破“守本有余”而“开新不足”的研究瓶颈,助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构想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出场逻辑
第一节 近代欧洲“世界历史”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
二 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三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建立
四 宗教改革与理性启蒙的胜利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维柯的“世界历史”观念
二 伏尔泰的“世界历史”观念
三 赫尔德的“世界历史”观念
四 康德的“世界历史”观念
五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创立与深化
一 沿着前辈们探索世界历史时代问题的步履前进
二 “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确立“世界历史”的阐释新范式
三 探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奥秘
四 马克思晚年“世界历史”思想的问题转向
第四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范畴的逻辑层次
一 客观生成过程的“世界历史”
二 劳动创造的“世界历史”
三 作为思想形态的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
四 彰显全球视野的“世界史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问题视域
第一节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主体生成问题
一 宗教的“世界历史”及其幻灭
二 英雄的“世界历史”及其破产
三 资本主导的“世界历史”及其局限
四 “人民主体”及其世界历史使命
第二节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秩序危机问题
一 资本主义世界交往秩序的本质
二 资本主义世界交往秩序的内在危机
三 重构世界普遍交往秩序的新出路
第三节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自由与革命问题
一 世界历史与自由实现的内在关联
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自由实现的局限性
三 无产阶级革命与普遍自由的实现
第四节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发展道路问题
一 科学揭示“自然历史过程”的总体图景
二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探索
三 世界普遍交往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复杂性
第五节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中国革命问题
一 破除中华文明“封闭论”等主观偏见
二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的联动性
三 预示“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第三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拓展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格局
一 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视域
二 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
三 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格局
第二节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固化思维
一 确立“按照历史的尺度”的叙事方法
二 坚持彻底的“生产力标准”
三 彰显以工人阶级为中心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节 内蕴世界普遍交往的实践辩证法
一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
二 前进性与代价性的辩证统一
三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四 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本土化时代化
第一节 列宁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俄国化时代化
一 科学把握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二 创造性提出“一国胜利论”的革命策略
三 提出“同世界保持联系”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
第二节 毛泽东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一 辩证看待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
二 根据世界矛盾运动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三 拓展“实事求是”的世界视野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一 邓小平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二 江泽民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三 胡锦涛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第四节 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 时代呼唤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目标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创性贡献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时代意蕴
第一节 理解中国传统“天下”范畴的重要参照
一 中国古代“天下”格局的历史嬗变
二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的基本特征
三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的解体与重构
第二节 洞察全球化进程中“逆全球化”现象的方法论
一 世界交往深入发展的全球化
二 “逆全球化”的现象及本质
三 塑造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新发展理念
第三节 科学把握“两个大局”内在联动性的方法论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审视
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世界历史意蕴
三 把握“两个大局”的内在关联性
第四节 内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一 世界历史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视角
二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定性
三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四 “世界历史”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第五节 奠定“世界历史”中国话语的理论基础
一 重视“世界历史”范畴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 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史学价值
三 强化“世界历史”的问题意识
四 展现“变革与开放”的中国逻辑
五 构建世界交往的新文明叙事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周康林,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1项。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9656352:
( 2025-02-16 05:52:32 )
无损的学术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44466058:
( 2025-04-12 21:54:18 )
高清版本期刊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9818268:
( 2024-07-01 15:17:48 )
精校版本学术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28791216:
( 2024-10-13 11:46:56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TXT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42818737:
( 2025-03-24 20:18:57 )
无损版本学术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