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科学认识论 第一卷 导论 -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4-30 03:09:22

科学认识论 第一卷 导论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科学认识论 第一卷 导论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科学认识论 第一卷 导论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有关科学认识的科学哲学理论,本卷是导论。 该书揭开了我国马克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新的一页,它体现了作者对人类认识时代脉搏的深切感悟。 一 科学认识论无疑属于认识论这个更大的门类或哲学学科。科学认识论研究在认识研究中的地位,则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程度和人类哲学思维的时代水平。从历史上看,神话和常识曾经相继成为人类的智力兴奋域,与此相应,它们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获得过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中心地位。例如,近代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上就局限于常识。即使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所注目的也主要是这种认识的日常形式,至于科学认识则仅仅被用于关于常识的认识论结论的例证或补充说明,因而这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性和思辩特点。

书籍目录:

科学认识论 第一卷 导论 主编:舒炜光 副主编:杨敏才、李庆臻 序 绪论 认识论发展的新标志(舒炜光)1 第一节 研究认识的一种新方式 1 一 研究方式的改变 1 二 科学认识的元研究 4 三 一种新的认识方式 7 第二节 研究认识的一种优化方式 9 一 认识论的中心转移 9 二 科学认识作中介的优越性 12 第三节 科学认识论的逻辑前提 18 第一章 科学认识的特征(张长城、孙乃纪)23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认识 23 一 科学与科学认识的异同 23 二 科学认识与非科学认识的界限 26 三 科学认识的双重涵义 29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特征 31 一 认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 31 二 认识发展的高级形式 38 三 认识的一种典型形式 41 第三节 科学认识论的性质43 一 科学认识的元科学 44 二 认识论的典型形式 45 三 作为哲学的分支 47 第二章 科学认识论的历史考察(林德宏、张之沧)49 第一节 前科学时期认识理论的特点 49 一 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 49 二 前科学时期认识理论的特点 52 三 前科学时期认识理论的局限性 55 第二节 科学认识论萌芽时期的特点 56 一 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分化 56 二 萌芽时期科学认识论的特点 57 三 萌芽时期科学认识论的局限性 63 第三节 科学认识论确立时期的特点 68 一 科学成为认识论的研究对象 68 二 科学认识论的初步确立 71 三 确立时期科学认识论的特点 78 四 确立时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趋势 87 第三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高兴华)94 第一节 什么是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94 一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95 二 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的主要体现 97 三 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100 第二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104 一 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趋势 104 二 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 106 三 认识论的新课题 111 第三节 科学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中心 119 一 哲学精神的转移 119 二 哲学问题的集中域 125 三 科学认识论成为中心的意义 128 第四章 概括科学成果的方法论(马来平)133 第一节 概括对象的选择133 一 科学事实与科学理论的选择134 二 成熟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的选择138 三 科学假说之间的选择140 第二节 概括的基本方式143 一 整体性概括方式143 二 普遍性概括方式147 三 典型性概括方式151 第三节 概括结论的哲学评价155 一 鉴别不一致的真伪 155 二 区分不一致的层次159 第五章 坚持溯本求源的原则(刘猷桓 许德)162 第一节 溯本求源与后退论证162 一 什么是溯本求源的原则 162 二 后退论证方式的尝试164 三 后退论证方式的疑难165 第二节 用进化法解决溯本求源问题 167 一 用进化方法考察单个对象的来源 167 二 用进化法考察关系中对象的来源 170 三 防止平行论 172 第三节 通过矛盾分析探求实质 173 一 对象间形成关系的过程 173 二 溯本求源关系的实质176 三 防止机械论178 第六章 彻底贯彻对立统一思想(胡玉衡)180 第一节 对立统一是科学认识的基本内容180 一 对立统一关系的实质180 二 科学认识中的对立和统一183 三 科学认识的内外复杂关系187 第二节 '对立统一是科学认识论的根本方法191 一 正确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191 二 防止两种片面论194 三 科学认识论的根本方法197 第三节 彻底贯彻对立统一思想的意义20l 一 辩证法彻底性的主要标志 201 二 彻底唯物主义精神的严格考验 202 三 科学认识论的科学性的基本前提203 第七章 主体和客体的层次性(舒炜光)206 第一节 主体的层次性206 一 人、主体206 二 个人主体、集团主体211 三 自然——社会主体系统、人——机主体系统214 第二节 客体的层次性220 一 存在、客体220 二 物质客体、精神客体223 三 天然客体、人工客体227 第三节 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层次性232 一 主体——客体系统232 二 关系的层次分类236 第八章 主体与客体的同时性(李庆臻)241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同时性的前提241 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241 二 主客体同时性问题的前提243 三 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244 第二节 在人类认识发生史上主体与客体的同时性246 一 古猿时期意识的萌芽246 二 史前时期人类的意识248 三 认识主体和自我意识249 第三节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250 一 个体心理发展史中主客体的同时性250 二 儿童思维中主客体的同时性252 三 儿童心理矛盾运动中的主客体的同时性256 第四节 在认识和实践中主客体的同时性258 一 从实践看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258 二 从劳动者看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260 三 从反映关系看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261 四 从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看主体和客体的同时性251 第九章 科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林立、马竞松)263 第一节 科学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263 一 科学认识论与一般认识论264 二 基本问题上的一致266 三 科学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270 第二节 科学认识论的基本关系273 一 科学认识的客观性273 二 科学认识的主观性276 三 科学认识的基本关系281 第三节 科学认识的基本内容285 一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285 二 科学认识过程的构成288 三 科学认识中的基本的作用294 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实践的关系(戚进勤 张志才)297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的发生与发展 297 一 人类活动的两个方向 298 二 认识与实践共源伴生 302 三 认识与实践的分化与发展 306 第二节 认识与实践间的相互作用 315 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15 二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19 三 认识与实践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322 第三节 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意义 327 一 有助于全面理解认识论命题间的关系 328 二 为探索科学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点 332 三 充分发挥科学实践的作用 334 第十一章 思维活动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杨敏才 李光)338 第一节 思维活动与物质运动的分化 338 一 物质运动的发展与思维活动的萌芽 338 二 思维活动是高级的运动形式 342 三 思维活动是人脑的存在方式 346 第二节 思维活动和物质运动的相互作用 348 一 思维活动以物质运动为基础 349 二 思维活动能动地反映物质运动 351 三 思维活动对物质运动的积极作用 353 第三节 正确处理思维活动与物质运动关系的认识论意义 355 一 为研究科学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355 二 为科学认识论提供指导原则 357 第十二章 科学认识论的展望(刘猷桓)360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发展 360 一 科学认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 360 二 科学认识论研究范围的扩大 361 三 研究问题的集中 367 第二节 研究机制的发展 370 一 研究科学方法成为研究重点 370 二 某些科学方法研究的深入 373 三 认识手段的加强 378 第三节 研究的指导思想的发展 379 一 重视对立观点的研究 380 二 需要统一的指导思想 381 三 科学认识论的正确指导思想 383

作者简介:

吉林大学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郑州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湘潭大学等教师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完美(611+)
  • 高清(425+)
  • 流畅(539+)
  • 高速(610+)
  • 珍藏(659+)
  • 情节拖沓(678+)
  • 自动(795+)
  • 考证(1576+)
  • 考研(107+)
  • 可检索(1639+)
  • 绝版(945+)
  • 无损(392+)
  • 雪中送炭(613+)
  • 广告(643+)
  • 免密(191+)
  • 缺页(512+)

下载评论

  • 用户1739531539: ( 2025-02-14 19:12:19 )

    无延迟下载EPUB/AZW3文件,无损教材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21089484: ( 2024-07-16 08:24:44 )

    双语功能搭配EPUB/MOBI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23848458: ( 2024-08-17 06:47:38 )

    优质版本小说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5849379: ( 2024-09-09 10:36:19 )

    无延迟下载PDF/TXT文件,精校期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38853468: ( 2025-02-06 22:51:08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PDF/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