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元伦理学 - epub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0 23:58:53

元伦理学 epub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元伦理学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元伦理学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专家推荐---------- ✨ 当代元伦理学领域呈现出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景,复杂理论迭出,新旧观念交织,围绕一些基本问题争论不休,甚至对如何描述这些问题都莫衷一是。《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是一部驭繁就简的杰作,让读者能够领略导向各种完备理论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哲学问题。 ——马克·施罗德(Mark Schroeder),南加州大学 ✨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构思精巧,开篇阐述了推动当代元伦理学研究的三大核心目标:对伦理思考和言谈的主题提供某种可信的理解,对伦理的实践性进行解释,以及对伦理知识的可能性和本质予以说明。然后利用这些目标引出各种系统的元伦理学理论,从通常作为有益参照的简单观点到最有影响的当代进路,辨析其理据,评判其得失。这本书持论公允,启人深思,便于初学者研习,对元伦理学入门课程的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特里斯特拉姆·麦克弗森(Tristram McPherson),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 马克·范·罗伊恩这本书在当今的同类著作中是首屈一指的。它精准地抓住了问题,对于各种重要的元伦理学立场所依据的那些关键论证,进行了同情的重构和公允的批评,通篇展现出作者对这一哲学领域博洽而深刻的认识。若要了解过去几十年来元伦理学的研究历程,这本书极有裨益,堪称杰作。 ——拉斯·谢弗-兰多(Russ Shafer-Landau),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内容简介-----------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阐述了大多数元伦理学都要处理的一系列难题,可以给高年级本科生研习元伦理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难题涉及道德分歧、指称、道德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道德心理学。 为了应对这些难题,研究者们发展出了诸多元伦理学立场,本书作者马克·范·罗伊恩对这些立场做了深入探讨。对于初窥元伦理学的读者,范·罗伊恩还提出并回答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元伦理学,为什么研究元伦理学,鉴于元伦理学内在地充满争议性,我们如何着手进行讨论?本书各章的末尾均列有若干思考题,可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激发进一步的讨论,并且附有评论性的拓展阅读建议。

书籍目录:

第1章.绪 论 1.1.什么是元伦理学 _ 1 1.2.写作思路 _4 1.3.元伦理学理论图示 _5 1.4.为什么研究元伦理学? _7 1.5.提醒与鼓励 _ 10 第2 章.伦理有统一的主题吗? 2.1.最小实在论 _ 15 2.2.最小实在论对分歧的解释 _24 2.3.破坏性分歧与破坏性怀疑 _25 2.4.麦凯的分歧论证 _ 27 2.4.1.分歧的聚合(Convergence) _32 2.5.开放问题论证 _ 33 2.5.1.对开放问题论证的第一种重构 _35 2.5.2.区分涵义与指称 _37 2.5.3.对开放问题论证的第二种重构 _38 2.5.4.关于自然主义的题外话 _ 40 2.5.5如果摩尔是对的,我们如何得到一个共同的伦理主题? _ 42 2.6.言说者相对主义 _ 44 2.7.黑尔式的翻译论证 _45 2.8.小结 _48思考题 _49阅读文献 _49 第3 章.道德认识论与伦理理论的经验非充分决定性 3.1.经验非充分决定性 _52 3.2.融贯性是最终标准吗? _55 3.3.还原论自然主义 _59 3.4.随附性 _61 3.5.直觉主义 _ 64 3.6.进化论会颠覆直觉知识吗? _66 3.7.关于综合先天知识的怀疑论 _ 68 3.8.最佳解释推理 _ 69思考题 _72阅读文献 _73 第4 章.道德的实践性与理由和动机的休谟主义观点 4.1.内在主义种种 _ 77 4.2.几种重要的内在主义的理据 _ 82 4.2.1.支持道德/动机内在主义的直接论证 _82 4.2.2.支持道德/理由存在内在主义的论证 _88 4.2.3.支持理由/动机存在内在主义的两个论证 _89 4.2.4从道德/理由和理由/动机内在主义到道德/动机内在主义 _94 4.3.内在主义同关于道德的其他可信主张相冲突 _96 思考题 _100 阅读文献 _101 第5章.错误论 5.1.支持错误论的论证 _104 5.1.1.支持错误论的两个形而上学论证 _104 5.1.2.支持错误论的一个认识论论证 _111 5.1.3.支持错误论的其他论证 _ 115 5.2.错误论与“不容商榷”的承诺 _ 116 5.3.基于宽厚原则的一种质疑及若干回应 _119 5.4.认识论与指称 _ 124 5.5.错误论欠缺一种关于错误的理论 _ 126 5.6.几个重要问题:错误、真、假与适真性 _129 5.7.小结 _131思考题 _ 132阅读文献 _132 第6 章.简单主观主义 6.1.简单主观主义的优势 _138 6.1.1.简单主观主义可以解释道德/动机存在内在主义 _ 139 6.1.2.简单主观主义可以解释道德/理由存在内在主义 _ 140 6.1.3.简单主观主义可以解释道德/动机判断内在主义 _ 142 6.2.简单主观主义的代价 _143 6.2.1.简单主观主义蕴涵不可信的强内在主义 _ 143 6.2.2.简单主观主义误解了道德认识论 _145 6.2.3.简单主观主义应用于邪恶能动者时会得出错误结论 _ 147 6.2.4.简单主观主义在某些反事实情形中会得出错误判断 _ 148 6.2.5.简单评价者主观主义无法处理作为出发点的分歧现象 _ 149 6.3.小结 _152思考题 _ 155阅读文献 _156 第7 章. 承袭简单主观主义的认知主义:理想观察者理论与理想能动者理论 7.1.扩展主体集合 _ 158 7.2.理想化策略 _ 161 7.2.1.旨在把握道德认识论的理想条件 _162 7.2.2.理想观察者理论、倾向论分析与道德/动机存在内在主义 _165 7.2.3.理想观察者与判断内在主义 _167 7.2.4.对理想观察者理论的“那又如何”式反驳 _169 7.3.反应依赖理论以及与颜色的类比 _ 171 7.3.1.理想化、客观性和关于不道德的道德观的担心 _175 7.3.2.颜色类比与模态地位反驳 _179 7.3.3.倾向属性与分歧 _ 180 7.3.4.内容回顾 _180 7.4.相对主义式与绝对主义式的理想观察者理论 _181 7.5.何种态度? _ 184 7.6.理想能动者理论 _185 7.7.小结 _187思考题 _187阅读文献 _188 第8 章. 承袭简单主观主义的非认知主义 8.1.两个否定性主张 _191 8.1.1.非认知主义的分类 _ 192 8.2.非认知主义对主观主义的改进 _ 194 8.3.道德分歧 _ 198 8.4.对基本解释的系统性扩展(弗雷格—吉奇问题) _200 8.4.1.规约主义与祈使逻辑 _ 203 8.4.2.表达主义 _208 8.4.3.混合理论 _209 8.5.非认知主义与开放问题论证 _ 212 8.6.自然主义 _214 8.7.道德/动机判断内在主义作为非认知主义的理论动机 _ 215 8.8.能动者内在主义、准实在论与不道德的判断 _218 8.8.1.准实在论、真理紧缩主义与认可 _220 8.9.回应对主观主义的模态反驳 _225 8.10.道德认识论 _226 8.10.1.避免解释负担 _226 8.10.2.准实在论的修正 _228 8.10.3.超越道德领域的非认知主义 _ 230 8.10.4.道德认知现象学 _232 8.11.小结 _ 233思考题 _ 235阅读文献 _236 第9 章.虚构主义 9.1.诠释型虚构主义与错误论 _239 9.2.为什么接受诠释型虚构主义? _240 9.2.1.避免非认知主义的语义负担 _240 9.2.2.有限的道德形而上学承诺 _242 9.2.3.以心理非认知主义解释内在主义 _243 9.2.4.对开放问题论证的处理不同于非认知主义 _ 244 9.3.从抽象策略到实质模型 _244 9.3.1.一种非道德的虚构主义模型:建构经验主义 _245 9.3.2.将建构经验主义模型适用于道德 _247 9.3.3.诠释型虚构主义缺乏可信度 _255 9.4.变革型道德虚构主义 _256 9.5.对道德虚构主义的反驳 _261 9.5.1.基于意义与使用的关系提出的反驳 _261 9.5.2.虚构主义真的能避免弗雷格—吉奇问题吗? _ 264 9.6.小结 _266思考题 _ 267阅读文献 _268 第10 章.外在主义的反驳 10.1.菲莉帕·富特对非认知主义和内在主义的挑战 _270 10.2.分析悖论与开放问题论证 _275 10.3.大卫·布林克的外在主义论证 _276思考题 _279阅读文献 _280 第11 章.科学自然主义之一:康奈尔派实在论 11.1.康奈尔派实在论 _ 283 11.2.康奈尔派实在论与因果道德语义学 _ 284 11.2.1.直接指称与开放问题论证 _ 293 11.2.2.还原论自然主义与非还原论自然主义 _ 294 11.2.3.道德品类、自然品类与还原策略 _299 11.3.实在论式的道德认识论与因果效力 _ 304 11.4.康奈尔派实在论与道德/动机和道德/理由外在主义 _ 307 11.5.道德孪生地球反驳 _ 312 11.5.1.道德孪生地球与因果规制语义学 _313 思考题 _316 阅读文献 _316 第12 章.科学自然主义之二:道德功能主义与网络式分析 12.1.非显见的分析性 _ 319 12.2.通过网络式分析定义理论词项 _320 12.2.1.一个简单的例子 _324 12.3.内在主义与网络式分析 _ 327 12.4.从实现功能性角色到元伦理自然主义 _ 328 12.5.置换问题 _331 12.6.道德孪生地球论证与网络式分析 _333 12.7.一点回顾 _335思考题 _339阅读文献 _340 第13 章.非自然主义与反还原论 13.1.截然不同的动机 _343 13.1.1.道德属性何以特殊? _343 13.1.2.反对自然规范性 _347 13.2.令人悲观的归纳? _354 13.3.对非自然主义解释的一种一般性质疑 _ 355 13.4.解释随附性 _357 13.4.1.难友策略是解决之道吗? _ 366 13.5.道德认识论、可靠性与非恰巧性要求 _ 367 13.6.内在主义 _372 13.7.非自然主义、反还原论与静默论? _373 思考题 _ 374 阅读文献 _375 第14章.余 论 14.1.从元伦理学到元规范性 _ 378 14.2.超自然主义 _380 14.2.1.游叙弗伦难题 _383 14.3.建构主义与契约主义 _ 387 14.4.理性主义与理由 _393 14.5.结论 _ 394阅读文献 _394 术语表 _395 参考文献 _399 索 引 _411 译者后记 _423

作者简介:

马克·范·罗伊恩(Mark van Roojen),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哲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元伦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同时对其他哲学领域保持广泛关注。围绕道德理性主义、表达主义、道德语义学、道德认识论和道德心理学等主题,他撰写了大量论文,在学界颇有影响力。他还担任了《伦理学》(Ethics)杂志的书评编辑。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低清(646+)
  • 收藏(480+)
  • 惊喜(1382+)
  • 稀缺(364+)
  • 广告(1588+)
  • 缺页(499+)
  • 重排(701+)
  • 解决急需(813+)
  • 引人入胜(341+)
  • 流畅(182+)
  • 可复制(377+)
  • 直链(121+)
  • 无缺页(920+)
  • 考研(639+)
  • 高清(659+)

下载评论

  • 用户1721851135: ( 2024-07-25 03:58:55 )

    无延迟下载MOBI/AZW3文件,优质小说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19552668: ( 2024-06-28 13:31:08 )

    高清的报告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5471052: ( 2024-09-05 01:30:52 )

    稳定下载PDF/EPUB文件,优质报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19474566: ( 2024-06-27 15:49:26 )

    无损版本学术资源,PDF/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8365951: ( 2024-10-08 13:39:11 )

    互动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