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选择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word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kindle] 道路与选择
内容简介:
《道路与选择》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全面展示五四运动的过程,客观、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政治、思想、社会实践与发展的影响。揭示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原因。作者张德旺吸收了近年来国内与国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有关成果,并结合作者本身在高校一线教育工作和相关学术研究的经验,以崭新的视角写作而成。全书全景式的展现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着重突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影响,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发展方向与道路的选择、人们在思想与文化上的认知与反思等。并针对国内学术界一些研究五四运动史中出现的较为偏颇的观点,在基于史料的扎实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回应与争鸣。总结了现有研究五四运动史的大体三种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后,提出了对五四运动研究的三种趋势,以期在学术上对五四运动史的研究有更加深入的发展。
书籍目录:
引言:划时代的转折点
一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五四运动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叙事体系
三 五四运动的目标
酝 酿
第一章 世界格局巨变
一 日本霸占山东
二 朝鲜爆发三一运动
三 美国的双重影响
四 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 中国面临转折
一 “黄金时代”短暂
二 政治重心真空
三 社会能量在集结
四 学生在行动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 《新青年》创刊
二 蔡元培北大改革
三 开启文学革命
四 新闻改革肇始
五 学生社团潮动
六 与封建顽固派对垒
爆 发
第四章 五四运动爆发
一 巴黎和会无视中国
二 国内群情激愤
三 五四这一天
四 营救被捕学生
五 蔡元培辞职离校
六 北京总罢课
第五章 各地和海外响应北京
一 天津:京外枢纽促联合
二 山东:动员早,众志坚
三 湖北:武汉学子洒热血
四 广东:学商工齐奋起
五 江苏:多地城乡联动
六 浙江:学联带动“三罢”
七 安徽:学生引领各界
八 江西:讲究策略实效
九 福建:两市带动全省
十 山西:各界配合学生
十一 河南:女生率先反抗
十二 湖南:抗高压,《评论》响
十三 四川:坚韧抵制日货
十四 陕西:学子并肩抗争
十五 云南:各方同仇敌忾
十六 贵州:官民共同对敌
十七 黑龙江:工运鼎力支持
十八 吉林:各族捍卫主权
十九 辽宁:学生勇破禁锢
二十 广西:波澜从东向西
二十一 内蒙:少年斗志顽强
二十二 其他各地:紧密联系,共同发声
二十三 海外:赤子忧国奋起
第六章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
一 破坏与镇压愈演愈烈
二 六三运动——北京学生大无畏抗争
三 六五运动——上海“三罢”支持北京
四 上海各界持续斗争
五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的鲜明特点
第七章 中国拒签对德和约
一 北京政府对签字问题的方针
二 陈独秀、胡适等人冲到前台
三 爱国团体的联合和发展
四 国内外协力抗争
五 中国使团毅然拒签
第八章 捍卫并发展五四运动成果
一 持续反对日本扩大侵略
二 决绝对抗军阀专制暴政
选 择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一 新闻界全面改革
二 文学革命高歌猛进
三 “整理国故”运动发端
四 教育改革多方展开
第十章 西方学说思潮大力引进
一 实用主义全国滥觞
二 罗素临别明确回应
三 无政府主义思潮蔓延
四 人本主义不断渗入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一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系统传播
二 国民党人积极传播
三 研究系热情介绍
四 多方参与传播
第十二章 文化保守主义纠偏
一 杜亚泉东方文化派
二 章士钊新旧文化调和论
三 梁启超发表《欧游心影录》
四 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五 张君劢挑起“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六 学衡派攻击《新青年》
七 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十三章 社会改造的思想论战
一 指针之争——问题与主义论战
二 道路之争——社会主义论战
三 主体之争——无政府主义论战
第十四章 改造社会的实践探索
一 工读互助团昙花一现
二 妇女解放发轫
三 非基督教运动开始
四 北京“驱彭挽蔡”
五 湖南“联省自治”
六 旅法勤工俭学起波澜
七现代工人运动起步
第十五章 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
一 《新青年》编辑部分裂
二 “少年中国”分途
三 从《觉悟》右转到北大新派教师分裂
四 新文化统一战线解体
回 望
结语:总论五四运动
一 五四运动的领导权
二 五四运动的中心
三 五四运动的原因与对象
四 “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和主导思想
五四运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张德旺
河北景县人。1946年生于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校基础学科教学带头人。以五四运动史为科研主攻方向,先后在《求是学刊》《北方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五四及其政派研究》、《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合作)。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敖***菡:
( 2025-02-10 14:25:5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用户1743292777:
( 2025-03-30 07:59:37 )
高清的期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18348791:
( 2024-06-14 15:06:31 )
精校的教材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4942948:
( 2024-12-23 16:35:48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18123157:
( 2024-06-12 00:25:57 )
无延迟下载MOBI/AZW3文件,精校学术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