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 pdf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pdf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txt] 高级宏观经济学
内容简介: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2版)》第一部分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均衡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产出、就业和价格等宏观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既梳理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也在一个比较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不足。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2版)》的第二部分对消费、投资、货币、失业和经济增长等5个宏观经济学专题进行了考察,介绍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界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不足。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2版)》不仅是一本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级教材,同时也是一本紧跟宏观经济学前沿的专著和中国经济学工作者研究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1.2 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1.3 宏观经济学的革命 1.4 反思第二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1.1 总需求不足下的IS-LM模型 1.2 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 宏观经济模型:比较与发展 2.1 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 2.2 菲利蒲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2.3 新古典综合模型 第三节 非均衡宏观经济学 3.1 基本概念 3.2 巴罗-格罗斯曼模型 结束语 附录第三章 理性预期 第一节 适应性预期 1.1 附加预期的菲利蒲斯曲线 1.2 自然率假说 第二节 理性预期 2.1 理性预期假说 2.2 宏观理性预期假说 2.3 理性预期模型的解 第三节 信号提取 3.1 不完全信息 3.2 信号提取 3.3 卢卡斯供给曲线 3.4 卢卡斯-贝纳西模型 附录A 附录B 附录C第四章 真实经济周期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 1.1 方法 1.2 特征事实 第二节 真实冲击与拉姆齐模型 2.1 冲击的持久性 2.2 真实冲击 2.3 一个增长模型 第三节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3.1 固定劳动供给模型:一个解析解 3.2 固定劳动供给模型:数值解 3.3 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 3.4 可变劳动供给模型 第四节 批评与回应 4.1 劳动供给 4.2 工资、货币与价格 4.3 传导机制、真实冲击的测量以及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评价方法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第五章 名义刚性与真实刚性 策一节 交错调整 1.1 工资的交错调整 1.2 价格的交错调整 1.3 对于交错调整的讨论 第二节 菜单成本与近似理性 2.1 菜单成本 2.2 近似理性 2.3 综合 2.4 经验证据 第三节 真实刚性 3.1 真实刚性与名义刚性 3.2 边际成本与真实刚性 3.3 边际收益、需求弹性与真实刚性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第六章 消费 第一节 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理论 1.1 凯恩斯消费函数 1.2 跨期最优 1.3 永久收入假说 第二节 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理论 2.1 预期 2.2 基准模型 2.3 随机游走假说 2.4 经验研究 第三节 消费理论的一些新发展 3.1 预防性储蓄假说 3.2 流动性约束假说 3.3 λ假说 第四节 利率、税收、公债和政府支出 4.1 利率 4.2 税收与公债 4.3 政府支出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第七章 投资 第一节 确定情况下的投资理论 1.1 加速原理 1.2 新古典投资理论 1.3 调整成本模型 1.4 托宾q 1.5 固定调整成本模型 第二节 不确定情况下的投资理论 2.1 线性二次型模型 2.2 一个扩展 2.3 不可逆性与等待价值 2.4 维纳过程与伊藤引理 2.5 模型 2.6 经验研究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第八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需求 1.1 迭代模型 1.2 现金先行约束 1.3 其他的货币需求理论 1.4 经验研究 第二节 通货膨胀 2.1 成因分析 2.2 预期 2.3 铸币税 第三节 货币超中性 3.1 托宾效应 3.2 希德劳斯基模型 3.3 争论 第四节 最优货币数量 4.1 弗里德曼定律 4.2 铸币税与最优货币数量 4.3 最优铸币税与最优货币数量第九章 失业 第一节 贝弗里奇曲线 1.1 概述 1.2 结构性失业 1.3 摩擦性失业 1.4 经验研究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工资的确定 2.1 工资合同 2.2 效率工资 2.3 内部人和外部人 2.4 二元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失业回滞 3.1 概述 3.2 两种解释 结束语 附录第十章 经济增长 第一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1.1 索洛模型 1.2 最优控制理论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 1.3 技术进步 1.4 经验研究 第二节 内生经济增长 2.1 AK模型 2.2 一个扩展 2.3 宇泽-卢卡斯模型 2.4 外部性 2.5 创新与增长 2.6 创新增长模型 2.7 经验研究和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介:
袁志刚,男,1958年1月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
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回国,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出站留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工作至今。在此期问,曾多次赴法国短期工作和讲学,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进修一年。
袁志刚最先将非均衡经济理论引进国内,并著有《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运用》,该著作获得1997年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在宏观经济运行和就业、失业问题的研究领域,出版了《失业经济学》、 《隐性失业论》等著作及教材,并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做法,编写了《上海就业报告》和《中国就业报告》。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在其他经济学核心杂志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宋铮,男,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2005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财政和中国经济。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4996584:
( 2024-05-06 19:56:24 )
无损版本学术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4251150:
( 2024-04-28 04:52:30 )
高清版本报告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17455341:
( 2024-06-04 06:55:41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EPUB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15168511:
( 2024-05-08 19:41:51 )
极速下载PDF/MOBI文件,高清学术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25898217:
( 2024-09-10 00:10:17 )
书是好书,但PDF版本有点模糊,希望有更清晰的版本。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