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讲给孩子的中国考古(全三册)从地下发掘的文明史,考古人的十八般武艺,探索古人的生活密码 -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3 07:41:39
讲给孩子的中国考古(全三册)从地下发掘的文明史,考古人的十八般武艺,探索古人的生活密码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探索古人的生活密码》:至少在100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就会栽培水稻了;8000多年前,古人吹的骨笛就能演奏出七声音阶;4000多年前,古人的餐桌上就有了面条;3000多年前,古人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就已非常高超……这不是写在书上的历史,而是中国考古人从地下挖出来的历史。如果你对真实的历史感兴趣,就请随着中国考古学家的脚步,从植物考古、音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业方向,一起去探索古人的秘密吧!
《从地下发掘的文明史》:周口店、仰韶、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秦始皇陵兵马俑、海昏侯墓、敦煌、法门寺、南海一号、元上都、江口沉银,12处考古遗址如满天星斗分布中国大地,串起充满魅力的文明发展历程。
《考古人的十八般武艺》: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宝贝都是怎么挖出来的?考古也有持续进化的高科技:从考古线索的寻找,到出土文物的修复;从富有中国色彩的洛阳铲,到极具科技范儿的考古方舱;从可以解锁“时光密码”的考古测年方法,到能够“溯源寻踪”的古DNA技术……上“天”入“地”,资深考古人带你走进工作现场,了解考古人的十八般武艺。
书籍目录:
《探索古人的生活密码》
第一章 什么是考古——向着古人的秘密前进
考古不挖恐龙蛋
考古是不是“挖宝”?
考古到底“挖”什么?
考古人和盗墓贼的天壤之别
第二章 遁地入海考古人——考古人要练好基本功
考古学中的“老大哥”:田野考古
向着海洋出发:水下考古
第三章 各种各样的考古(一)——探索古人的生存密码.
如果骨头会说话:人骨考古
从野兽到家畜:动物考古
古人的素食:植物考古
我学古人来生活:实验考古
化身古代“气象员”:环境考古
古人怎么看星星:天文考古
谁说女子不如男:性别考古
第四章 各种各样的考古(二)——发现古人的艺术之美
我们是“颜值控”:美术考古
别小瞧中国古乐:音乐考古
金属铸造的魅力:冶金考古
《从地下发掘的文明史》
第一章 远古人类的圣地——北京周口店遗址
“龙骨”里的秘密
亚洲大陆古人类化石的首次发现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
用火——北京人的隐藏技能
北京人失踪的世纪之谜
最早穿鞋子的人类——田园洞人
第二章 中国现代考古学圣地——仰韶遗址
中国现代考古的起点
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词——仰韶文化
中国分布最广的史前考古文化
中国最早的文化圈
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绘画和最早的丝绸
“天下第一屋”和仰韶时期的建筑
第三章 中国最早王朝——二里头遗址
夏朝的历史是真的吗?
寻“夏”奇遇记
发现最早的“紫禁城”
青铜时代的开启
“天下第一龙”与二里头的绿松石器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七孔玉刀
第四章 为史书作证——殷墟遗址
神秘的殷商
殷商的重现
什么是甲骨?
甲骨文的创造
殷墟的发掘
单体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的宝藏
第五章 沉睡三千年,一鸣惊天下——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古蜀国
差点被错过的三星堆
考古盲盒的大爆发:三星堆的八个祭祀坑
形体最大的单件青铜器青铜神树和“群
巫之长”青铜大立人
凸眼睛的秘密
三星堆文明从何而来?
三星堆遗址的黄金文物
第六章 千古一帝,军团再临——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皇宫——秦始皇陵
发现兵马俑
十年修复成功的镇馆之宝——铜车马
巧夺天工的“青铜之冠”
兵马俑的来源之谜
第七章 西汉王侯的地下奢华——海昏侯墓,
高科技的考古发掘——抢救海昏侯墓
离奇被废的皇帝——刘贺
“家财万贯”的古墓
激动人心的黄金大发现
古墓奇珍——汉代竹简
绝版《论语》再现人间
第八章 西行路上的绝世风华——敦煌莫高窟
敦煌的历史
发现藏经洞
敦煌的百年屈辱
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
裂缝中发现的宝贝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第九章 皇家佛宝,再放光芒——法门寺地宫
发现佛塔地宫
佛舍利和法门寺
揭秘“秘色瓷”
锡杖与铜浮屠
神秘的八重宝函
第十章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一号”
水下考古的突破——打捞“南海一号”
艰难的水下考古
“南海一号”是什么朝代的古船?
“南海一号”的出发地和路线
第十一章 元代的草原都城——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的兴起
元上都的毁灭
欧洲文化中的世外桃源
元上都考古
建在元代皇宫里的宋代楼阁
影响深远的城市设计
第十二章 翻开明清历史——江口沉银遗址
江口沉银的传说
中国首次内水围堰考古
折戟沉沙银未销
金册与金印
《考古人十八般武艺》
第一章 古代遗迹何处寻
寻踪觅迹古墓葬
从发现线索到发掘遗址
寻找原始人——旧石器考古调查
第二章 考古必备之利器
洛阳铲——考古人的“第三只眼”
我用罗盘,可我不是风水先生
手铲——考古发掘的“独门武器”
第三章 考古发掘进行时
田野考古进行时——坑长是如何炼成的
成为坑长的一天——我的探方我做主
旧石器考古发掘——精细精细再精细
考古测绘——遗址也需要画像
考古技工——考古发掘的技术担当
第四章 考古发掘新技术
无人机——上天人海的“侦察兵”
考古方舱——智慧考古实验室
水下考古新技术——探寻海洋深处的秘密
第五章 考古遗存研究方法
地层学——考古学家的撒手锏之一
类型学——考古学家的撒手锏之二
考古测年方法——解锁“宝贝”时光密码
同位素分析——揭秘古人吃什么
二重证据法——历史“侦探”的办案法宝
古DNA技术——研究古人世界的“显微镜”
第六章 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妙手回春——让文物“重获新生”
考古遗物、遗迹的“身后事”
作者简介:
黄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主持各类课题8项,代表作有《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博物馆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了不起的中国考古:考古真奇妙》,译著《在大英博物馆读古罗马》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2872742:
( 2025-03-25 11:19:02 )
精校版本学术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27916035:
( 2024-10-03 08:40:35 )
高清版本学术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4319326:
( 2024-08-22 17:35:26 )
优质版本小说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32591781:
( 2024-11-26 11:29:41 )
无损的期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5547446:
( 2024-12-30 16:30:46 )
经典著作,下载后反复阅读,每次都有新收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