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生活 mobi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mobi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word] 伦理与生活
内容简介:
一部全方位探索清代婚姻关系的史学力作,揭示了清代婚姻实践中法律制度、伦理规范及个体生活的复杂互动,重塑我们对传统伦理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理解。大学问出品
一部社会史、性别史与家庭婚姻史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清史专家定宜庄、阿风、邱源媛诚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探索清代婚姻关系的史学力作。书中对清代婚姻中的地域圈、社会圈、童养媳、入赘婚、寡妇再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作者借助跨学科视角,综合利用方志、契约文书、族谱、文人笔记等文献,以大量鲜活案例,对男子入赘、婚嫁彩礼、贫困离婚、贱民婚姻禁忌等情况进行了翔实的描述,还原清代婚姻生活的真实面貌,重塑我们对传统伦理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理解。透过清代的婚姻关系,全书揭示了清代法律、伦理道德、现实生活与人情交织共融、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向,为了解中国传统婚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本书亮点
1.一部社会史、性别史与家庭婚姻史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清史专家定宜庄、阿风、邱源媛诚意推荐。从婚姻关系窥见礼法交织下的社会史,透视清代社会的伦理秩序、性别权力与现实生活。
2.全方位探索清代的婚姻关系,填补清代婚姻史研究的空白。本书全面且系统地研究了清代婚姻关系中的地域圈、社会圈、婚龄、童养媳、入赘婚、节烈妇女等问题,论述了清代全国各地婚姻状况的差异、特点以及道德规范,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3.通过大量案例还原清代婚姻生活的真实面貌,可读性强。在档案、方志等稀有文献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现了清代婚姻的现实图景,如清代著名学者翁叔元,因家贫不能给准备出嫁的女儿办妆奁而心急如焚;大学问家钱大昕因无钱娶亲,只能赘于妻家;左宗棠20岁时也因家贫入赘等,作者对清代婚姻关系中的男子入赘、婚嫁彩礼、夫妻关系等情况进行了翔实的描述。
4.关注下层民众的婚姻困境,展现了清代婚姻关系的多样性、差异性。作者不仅对清代的贵族、士绅阶层进行考察,对底层群体的婚姻也给予了深刻的关注和研究:如有些边远经济落后的社会底层为求得生存而“拉帮套”、贫穷男子膝下无子而“典妻”生子、广州“金兰会”组织女子拒嫁等现象,这些普通民众的婚姻生活细节被真实还原。
5.生动展现了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碰撞与融合。清统治者褒扬妇女守节,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又存在大量的寡妇再嫁现象;传统社会里倡导“夫为妻纲”,而现实里却存在幼男娶长妇的“州俗”;在古人的观念中,婚嫁首重是“不失宗嗣”,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彩礼、婚礼排场逐渐被看重,钱财成为第一位……本书为我们揭示了清代婚姻伦理与实践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6.史料丰富、翔实,数据有说服力,运用多种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作者翻阅了数千种方志、档案、族谱,翻检几十万条史料,同时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的考订分析、个案研究、抽样统计等方法,以及借助伦理学、心理学等理论,完成了这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富有创见的史学力作。
☆名家推荐
郭松义先生写作这部《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与社会》时,已经是一位在清史特别是清代经济史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能够转身投入全新的、在当时尚属边缘的社会史研究领域,尤其是还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婚姻家庭史,乃是当时起步不久的社会史学界的幸事。
我既是郭先生的学生,也是多年的同事,我亲眼见到他在这场重大而艰难的学术方向调整过程中,所经历过的种种艰辛、挫折与困惑,感佩他能凭借多年来扎实厚重的史学功底和敢于探索新领域的敏锐眼光,积数年的辛勤爬梳、钩沉索隐,最终成就这样一部博大、厚重、深刻的专著。
二十余年过去了,我不无惊讶地发现,尽管投身于这个领域的年轻学者不乏其人,却再没能出现一本能与此书比肩的专著。所以,我期盼年轻的学者,尤其是社会史、女性史的学者都认真地、仔细地阅读这本书,同时也通过此书,领略老一辈学者的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定宜庄
郭松义先生的《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与社会》搜集各种文献、文书档案史料,分析了清代上层人士与下层民众的婚姻观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指出了当时伦理与生活的二重性:一方面存在着通过旌表贞节来维持其所谓“人伦之大,风化最美”的婚姻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也广泛存在着改嫁等与国家倡导的伦理观相背离的倾向。本书史料运用娴熟,观点可信,实堪为传统史学与性别史研究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清华大学教授:阿风
这部专著的学术积累完成于“前数字化时代”。郭松义先生从数千种方志、档案、族谱中,手动捡出几十万条史料,排比分析,总结提炼,终成巨制。数字化检索造就了史学研究的划时代变革,然而高效便捷也极易让人忽略“刀耕火种”的必要。研究者在逐页阅读中把握每条史料的历史场景,理解每个数据的烟火气,此种分析探究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是仅凭数字化检索难以企及的。《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与社会》正是筚路蓝缕的前辈学者垂范后辈学人的经典论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邱源媛
☆编辑推荐-
在清代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里,统治者强调“门当户对”,对人们的择偶有严格的规定和制度,但那些成文的或不成文规定与制度都被人们遵守吗?清朝政府加强对节妇烈女、贞女表彰的同时,却为何又出现许多寡妇再嫁的例子呢?在清代男性多于女性的地区,为什么又多出现溺女婴的现象?这些问题又衍生了哪些社会问题?与统治者倡导的婚姻伦理观相背离的倾向不断滋长的原因何在?
郭松义先生翻阅数千种稀有文献,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的考订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及借助伦理学、心理学等理论,通过研究清代的婚姻关系,描绘了一幅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人情秩序交织交融、错综复杂的社会史。
书籍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婚姻社会圈( 上)
第一节 择偶的等级和界限
第二节 嫁娶必论门户的习俗
第三节 表亲婚和士绅中的世婚制
第四节 从族谱资料考察婚姻的社会圈
第二章 婚姻社会圈( 下)
第一节 结婚论财之风的滥觞
第二节 婚嫁和溺婴
第三章 婚姻地域圈
第一节 几组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家庭生活面与通婚地域的关系
第三节 人口流动和婚姻地域圈
第四章 婚 龄
第一节 男女婚嫁各有其时
第二节 聘定以及聘与婚的时序间隔
第三节 从数字抽样看婚龄
第四节 大量早婚者的存在
第五节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阶级的婚龄差别
第六节 夫妻年龄差
第七节 幼男娶长妇的习俗
第八节 “婚嫁愆期”辨析
第五章 童养媳
第一节 童养媳婚姻的普遍性
第二节 领养原因和领养形式
第三节 童养媳的领养年龄和婚龄、婚仪
第四节 养媳在童养期间的身份和地位
第五节 从55宗案例看童养媳婚姻的婚姻质量
第六节 关于童养婿
第六章 男子入赘
第一节 入赘的原因
第二节 赘婿的身份和地位
第七章 妾
第一节 妾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第二节 纳妾的理由
第三节 纳妾与财势
第四节 妾的地位的改变和妾生子女的身份
第八章 节妇、烈女和贞女
第一节 清朝政府的贞节表彰制度
第二节 旌表人数的迅速增长
第三节 备受压抑的寡妇生活
第四节 贞女
第九章 寡妇再嫁
第一节 寡妇再嫁的动因及其他
第二节 寡妇转房
第三节 妇女再嫁与地区、门第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出妻、卖妻、典妻与妇女的拒嫁和弃夫他嫁
第一节 出妻
第二节 卖妻和典妻
第三节 妇女的拒嫁和弃夫他嫁
第十一章 婚外性关系
第一节 卖淫和嫖娼
第二节 403例男女私通案例分析
第三节 男女同性恋及其他
第十二章 离 婚
第一节 夫妻离异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 提出离婚的原因
第三节 离异诉求中的角色分析
第四节 离婚的实践
第五节 离婚后妇女的归宿
附 录
一 方志所见清代妇女初婚年龄表
二 文献所见清代存在童养媳婚姻的州县厅
三 苦志守节申报册式
四 清历朝实录所载历年旌表节烈妇女人数
引用文献与书目
重要人名和专有名词索引
后 记
新版后记
作者简介:
郭松义,1935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经济史、社会史,曾就清代的人口问题,清代农业、商业、婚姻家庭,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问题做过重点研究。出版有《中国妇女通史•清代卷》《清代民间婚书研究》等著作20余部(含合著),发表论文百余篇。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569795:
( 2025-01-23 02:16:35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EPUB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17778766:
( 2024-06-08 00:46:06 )
图文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陈***秋:
( 2024-05-19 23:24:1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用户1742535523:
( 2025-03-21 13:38:43 )
精校的教材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4068119:
( 2024-08-19 19:48:39 )
无损版本学术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