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代熙文集(全十卷)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pdf] 程代熙文集(全十卷)
内容简介:
《程代熙文集 第1卷 艺术家的眼睛》
《程代熙文集 第2卷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的现实主义》
《程代熙文集 第3卷 海棠集》
《程代熙文集 第4卷 理论风云录 一个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手记》
《程代熙文集 第5卷 人·社会·文学》
《程代熙文集 第6卷 朝花与夕阳》
《程代熙文集 第7卷 译文》
《程代熙文集 第8卷 译文》
《程代熙文集 第9卷 译文》
《程代熙文集 第10卷 译文》
书籍目录:
《程代熙文集 第1卷 艺术家的眼睛》
自序——我走过的道路 1
艺术家的眼睛——北窗漫语之一 24
说《红与黑》中的“红”与“黑” ——北窗漫语之二 28
“言已尽而意有余”——北窗漫语之三 33
寻声律而定墨——北窗漫语之四 39
虚灭与充实,幽邃和显爽——北窗漫语之五 45
社会典型·艺术典型——北窗漫语之六 54
镜子·艺术真实·独创性——北窗漫语之七 60
文学流派与艺术真实——北窗漫语之八 71
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为纪念他一百八十周年诞辰而作 83
十九世纪前三十年法国青年的悲剧史——漫话巴尔扎克的《幻灭》 96
漫话《高老头》——读书札记 131
巴尔扎克在中国 156
巴尔扎克谈中国 174
歌德谈文艺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读《歌德谈话录》 179
歌德谈艺术规律——读书随笔 203
莱辛和他的《拉奥孔》——读书札记 216
《红楼梦》与十八世纪欧洲文学——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 241
关于中外文艺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 257
人民性·阶级性·共同美——周恩来文艺思想学习札记 276
“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假设”——从重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谈起 291
评柏拉威尔的《马克思和世界文学》及其他 305
读马克思的书评《珀歇论自杀》 334
文艺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读书札记 341
现实主义的真实和作家的同情 354
关于文学与真实的关系问题——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361
关于现实主义——历史的回顾 390
再论现实主义的源流——读书札记 405
自然主义和左拉 442
后记 452
文集跋 459
《程代熙文集 第2卷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的现实主义》
攀登文艺科学高峰,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从新编《马恩列斯论艺术》一书的出版说起 1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文学史的观点和方法 13
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40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谈谈《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册) 66
学习与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学理论遗产——介绍《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81
马克思、恩格斯谈典型问题——读书札记 99
艺术真实·莎士比亚化·现实主义及其他——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思想学习札记 134
马、恩、列、斯谈题材问题——读书札记 167
评欧仁·苏和他的《巴黎的秘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学习札记 178
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读书札记 203
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和恩格斯的一封信 218
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思潮的批判 233
人学·人性·文学 249
——马克思美学思想学习札记 259
关于美的规律 259
关于悲剧问题——与董学文同志商榷 28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车尔尼雪夫斯基 296
人性问题——介绍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309
试论黑格尔的“人化的自然”说——古典美学思想学习札记之一 327
浅说费尔巴哈的“人化的自然”的思想——古典美学思想学习札记之二 340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化的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美学学习札记 359
沃罗夫斯基的文学批评——读书札记 391
略论卢卡契的文学思想——读《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 404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读书札记 415
卢卡契谈文艺创作问题——读书札记 432
不能如此轻率地批评恩格斯——读一篇论文的感想 453
卷末语 463
附录 477
程代熙美学思想试论 张尔进 477
文集跋 501
《程代熙文集 第3卷 海棠集》
记戴望舒同志二三事——往事与回忆 1
吊闻一多 10
国色天香花欲语 妙手丹青画似真——记丁云青同志和她的画 14
高尔基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22
一则童话的启示 26
对作家要宽容 29
从“人学”谈到《寒夜》 33
谈电视连续剧《卡尔·马克思青年时代》 44
英国文学与英国电影——在一次学术讨会上的发言 48
罗丹和他的巴尔扎克塑像 57
谈谈中国文苑里的外国文学 65
阿·托尔斯泰谈文学语言 75
谈谈丹纳的《艺术哲学》——读书札记 82
从“奥韦尔热”想到的——读书札记 86
多余的开场白——写给《二十世纪外国诗选》 95
不能把人物和性格对立起来——读书札记 99
创作自由和艺术规律 106
认真开展文艺学方法论的讨论 108
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 113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的美学原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120
学习马克思主义 提高基础理论修养——纪念马克思忌辰一百周年 137
马克思恩格斯论浪漫主义——读书札记 151
艺术规律与艺术教条主义——学习恩格斯对小说《旧人与新人》的评论 193
理论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体会 211
马克思的《手稿》和美学问题 236
关于马克思《手稿》中一段文字的翻译问题——答墨哲兰同志 249
米·里夫希茨和他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256
从整体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读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 272
一本值得一读的美学论著——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述评 281
一本值得一读的美学论著——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述评 281
恩格斯不能为我们文学中的公式化、概念化负责——答徐俊西同志 296
致徐敬亚同志 309
也谈“典型”的历史变迁 321
拿来主义还是全盘照搬——谈怎样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 329
再论异化问题 341
庸俗社会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读里夫希茨的《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 366
西方现代派文艺的真实观 383
正确对待西方现代派文艺——从《西方现代派文艺问题论争集》的出版谈起 397
漫谈《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二篇) 402
(一)《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的由来及其它 402
(二)歌德格言的特色 412
跋 420
文集跋 425
《程代熙文集 第4卷 理论风云录 一个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手记》
认真学习马克思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1
“《资本论》时期”概述——一八六一—一八八三 23
文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52
马克思主义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问题》一书谈起 56
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性——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 64
答《理论与创作》杂志编者问 69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不是审美乌托邦——评所罗门编《马克思主义与艺术》 74
对一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述评——与刘再复商榷 88
再评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关于反映论问题 113
要重视文艺界的“灾情”——在中宣部召开的首都文艺界座谈会上的发言 134
读《文艺报》第20期有感 138
《新启蒙》述评 146
答《文论报》记者问 167
一元化和多样化 177
一元·二元·多元——对一个哲学问题的探讨 184
重新降临的到底是黑暗还是光明? 198
搞自由化的人不是、也不配是“改革者” 205
胡适和胡适以后——读书札记 209
不能说革命暴力是违反人性的——与《文艺报》“暴力是反人性的”座谈会报道的某些观点一辩 221
不要把商品经济的原则引入文艺领域 227
学习欧阳山精神——在欧阳山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235
往事历历 殷殷可鉴——读《往事如烟》《伴囚记》 249
消除垃圾 净化环境 255
结构主义漫评——读书札记 258
结构主义三题——读书札记 300
现象学·美学·文学批评 320
海外华人学者现象学研究一瞥——读书札记 369
雅克·德里达:解构理论纵横谈——读书札记 388
——读《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404
西方文论的新信息 404
西方当代文艺理论:流派与流变——读伊格尔顿的《文学原理引论》 416
卢卡契和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在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和《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423
《后十日谈》 445
谈谈《外国作家文学书简丛书》 448
法捷耶夫死之谜 451
卡夫卡把写作视为自己的生命 455
话说“心态”——南窗絮语 459
我是在编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工作中成长起来的 464
后记 475
文集跋 481
《程代熙文集 第5卷 人·社会·文学》
朱光潜与克罗齐——读书札记 1
朱光潜与维柯——读书札记 21
朱光潜与尼采——读《悲剧心理学》 33
读《西方美学史》 47
斯人已乘黄鹤去 遗下春温在人间——回忆朱光潜先生 58
为人间增添一丝温暖——谈朱光潜译维柯《新科学》 65
朱老治学精神一席谈——读《朱光潜全集》想到的 68
朱老,我愧对你的嘱托!——悼朱光潜先生 74
附录:访朱光潜先生 82
给马文瑞同志的一封信 102
大雨落幽燕 诗兴逐浪高——与杨柄一起评说贺敬之同志新作 105
怀念雪峰同志 111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记欧阳山 121
蔡老:学者兼战士——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 124
我们的祝贺——在林默涵同志从事文艺活动6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127
陈涌和他的《在新时期面前》——读书札记 132
尖锐·辛辣·深沉——读欧阳山《广语丝》 137
《吹沙居杂文》读后 141
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值得全身心地去爱的——读颜元叔诸先生宏文感言 144
作家应正确对待读者的批评 152
一个有意味的启示 155
一本打开青少年心扉的书——读《中国青少年年鉴》 158
且看“漂流”中的刘再复 163
毛主席使我选择了革命——为纪念毛主席100周年诞辰而作 167
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南 173
联系实际 学习《讲话》 177
在学习《邓小平论文艺》研讨会上的发言 182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87
学习十四大报告三题 192
要特别珍视安定团结的局面——学习十四大报告体会一则 197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 201
新春断想——读书札记 209
编辑手记 21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艺术文化——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229
从“Mass Culture”一词的翻译想到的 241
文学价值谈 250
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学习札记一则 260
读马克思的美学笔记 265
坚持社会主义主体意识 271
在“全国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277
关于文艺批评——为毛主席《讲话》发表50周年而作 280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97
如何吸收西方文化 306
文艺新潮和新潮理论 324
L.阿尔都塞和他的意识形态理论 414
我对“艺术生产”的理解 427
文学翻译是一项严肃的事业——门外人琐谭 438
从翻译雨果的一封信说起 447
读左拉文学书简有感 452
伍尔夫和她的文学书信 456
令人心碎的赫尔岑——读《赫尔岑文学书简》 462
一本意味深长的书——读《司汤达文学书简》 466
敢于脱俗的契诃夫——读《契诃夫文学书简》 470
再说罗丹 472
程代熙访谈录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动态》记者 475
写在书后 482
文集跋 490
《程代熙文集 第6卷 朝花与夕阳》
黄河·珠峰·凤池——读《陈云》画册 1
马克思与海涅二三事——为纪念海星诞生二百周年而作 7
新潮诗歌的兴起 19
蛊惑人心的三个“崛起”理论 37
新潮诗的流变与落潮 60
戏剧创作中涌动的第一次新潮 92
并未结束的结束语——谈《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 105
从平易处见出波澜 116
血与泪写成的书——读刘白羽《心灵的历程》感言 123
漫话《伤逝》——在《电影艺术》编辑部主办的座谈会上的发言 133
给《文艺报》编辑部的一封信 139
《坚硬的稀粥》是一篇什么作品? 141
博大精深 恢宏清新——读《宗白华全集》感言 145
革命是清除个人主义污垢的洗涤剂 151
——谈谈何守礼和张纪文两个艺术典型的时代意义 151
读《洛夫评传》 160
“人生贵有胸中竹 经得艰难考验时”——电视剧《叶剑英》观后 167
“不计浮名不畏难 从无艰险落君前”——电视剧《广州市长叶剑英》观后 171
写出书前的几句话——谈谈李正忠同志的文集 175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作品——逝世七十五周年纪念 179
马克思恩格斯《论浪漫主义》 ——读书札记 192
谈谈《列宁论文学》 197
对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 204
冯维辛和他的喜剧《纨袴少年》 221
谈谈欧洲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起源 232
评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246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美——古典美学思想学习札记 258
高尔基怎样教导青年作家 ——纪念高尔基诞辰九十五周年 272
时代精神·革命真实·英雄人物——高尔基文艺思想初探 275
谈谈涅克拉索夫的两部新作 292
时代的鼓手 312
——纪念马雅可夫斯基诞辰七十周年 31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本序 324
阿·托尔斯泰的创作经验谈——读阿·托尔斯泰《论文学》札记 342
关于“拿来主义”——学习鲁迅介绍外国文学的经验 354
一个大写字母的人——读高尔基《文学书简》札记 371
略论别林斯基的文学民族化思想 384
高尔基谈形象思维——纪念高尔基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399
漫谈歌德——读书笔记 410
苏联文学界的一次大辩论——读书笔记 417
悲剧:叔本华和尼采——读书札记 424
法国:浪漫主义新解种种——读书笔记摘抄 431
回顾与展望 436
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词 453
十年述怀 458
一个读者的喜悦和希望 477
——致《人民文学》 477
给研究生上的一堂课 481
王若水对列宁的批评对不对?——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年会上的一次发言 496
“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文化史与“新启蒙”——在文化部第七期党训班马列文论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504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515
在文化部主办的艺术家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522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527
捍卫我们国家在思想文化上的主权 535
孔雀耶?乌鸦耶? 540
有幸于茅盾被除名 545
放言香港回归 548
《文艺问题论稿》后记 55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论丛 555
第一卷编后 555
第二卷编后 560
第三卷编后 564
第四卷编后 567
第五卷编后 572
第六卷编后 576
第七卷编后 584
第八卷编后 589
第九卷编后 599
第十卷编后 603
第十卷编后 608
第十二卷编后 613
文集跋 618
《程代熙文集 第7卷 译文》
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天蓝色的斗篷(戏剧漫谈) 2
文学的任务(文学札记) 13
谈谈读者(代序) 27
拖拉机代替了月亮 34
苏联的艺术应该是伟大的 39
戏剧创作竞赛 46
批评家应该是艺术的朋友 54
马克思主义丰富了艺术 57
作家与戏剧 60
思想、思维、形象所引起的喜悦 64
回到本题上来 70
论戏剧创作(向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作的报告) 73
伟大的小说家 113
论创作自由 119
走到大道上来 129
需要更大的创造性的胆识 135
谈谈未来的艺术 145
在导演人员工作会议上作的报告 148
亚美尼亚人民的伟大史诗 155
在米·尤·莱蒙托夫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65
阿卡基·采烈杰里(为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而作) 171
什么是小小说 178
儿童读物 182
〔论马·高尔基的剧本《在底层》〕 194
早期的高尔基 198
在红场追悼大会上的讲演词 209
人们都应该照这个样子来改造自己 212
高尔基万岁! 215
给弗·巴·波隆斯基的一封信 219
我们怎样写作 227
〔谈谈俱乐部的业余演出〕 246
十月革命给了我一切 253
谈谈应该如何表达思想 257
答《青年一代》杂志编者问 261
向工人作家谈谈我的创作经验 274
谈谈我编写电影剧本的经验 286
谈谈影片《彼得大帝》 292
〔给一个初学写作者的信〕 294
致青年作家 297
三部曲《苦难的历程》是怎样写成的 308
语言即思维(摘自作者的一次讲话) 312
我的小传 325
译后记 342
译后记 485
《程代熙文集 第8卷 译文》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选
别林斯基与合理的现实 2
别林斯基的文学观 86
尼·加·车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 163
杜勃罗留波夫和奥斯特罗夫斯基 229
概念的混乱(列·尼·托尔斯泰的学说) 268
卡尔·马克思和列夫·托尔斯泰 298
论工人运动的心理(马克西姆·高尔基《仇敌》) 328
译后记 361
沃罗夫斯基文论选
论马·高尔基 374
“黑暗王国”里的分崩离析 402
夏娃和江孔达 433
“忐忑不安的人”和“盯住不放的人” 449
《一个古老城堡的传说》——文学漫评 465
父与子 471
纪念“激烈的维萨里昂 479
文集跋 487
《程代熙文集 第9卷 译文》
歌德的格言和杂感集
写在前面 程代熙 1
生活与性格篇 5
文学和艺术篇 100
科学篇 130
自然篇 151
巴尔扎克序跋
《欧也妮·葛朗台》初版序 157
《欧也妮·葛朗台》初版跋 160
《高老头》再版序 162
《高老头》第三版序 174
《幻灭》初版序 177
《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 182
《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初版序 191
《一桩无头公案》初版序(节译) 199
《大卫·赛夏(发明家的苦难)》——《幻灭》第三部初版序 205
安·西格斯和乔·卢卡契讨论现实主义问题的四封信
第一封信:安·西格斯致乔·卢卡契 212
第二封信:乔·卢卡契致安·西格斯 227
第三封信:安·西格斯致乔·卢卡契 241
第四封信:乔·卢卡契致安·西格斯 247
审美关系的体现 伯纳德·鲍桑葵 260
现代美学文论选
感觉的因素及审美的序列 大卫·瓦特·普罗尔 272
音乐的内容 约翰·霍士彼尔斯 289
科学和诗 A·A·瑞恰兹 323
批评的性质及准绳 托多尔·迈耶尔·格宁 347
批评的标准 库尔特·约翰·杜卡斯 359
结构主义的批评 ·史蒂芬·科·伯伯尔 388
艺术与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 412
机器的审美掌握 刘易士·芒福德 439
艺术、教育和民族的理想 阿尔弗莱德·诺尔特·怀特黑德 459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选译
艺术、劳动和社会主义——(摘自《关于社会主义讲演》和《变化的信号》) 威廉·莫里斯 468
历史唯物主义——(摘自《论唯物主义历史观》)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 486
意识形态——(摘自《论唯物主义历史观》)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 490
趣味小论——(摘自《美学漫谈》) 弗兰茨·梅林 499
莱辛和戏剧——(摘自《莱辛传奇》) ·弗兰茨·梅林 506
古代以色列人的艺术和上帝观——(摘自《基督教的基础》) 卡尔·考茨基 520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摘自《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格奥尔格·普列汉诺夫 531
马克思主义的停滞和发展——(摘自《卡尔·马克思论丛》) 罗莎·卢森堡 546
艺术与神话——(摘自《苏联文学》) 马克西姆·高尔基 554
托尔斯泰的艺术观——(摘自《十月革命与艺术》) 尤里·达维多夫 558
小说与现实——(摘自《在欧洲作家会议上的发言》) 让-保罗·萨特 565
小说与现实——(摘自《在欧洲作家会议上的发言》) 让-保罗·萨特 565
精神自由的性质——(摘自《在争取世界和平、文化与科学》大会上的发言) 杜波依斯 573
《程代熙文集 第10卷 译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谈现实主义问题 弗里德连杰尔 1
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世界意义 谢尔吉耶夫斯基 82
冯维辛论 布拉果依 108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 科兹明 167
论艺术的形象思维本性 库勃拉诺夫 227
艺术创作过程的认识论本质 库勃拉诺夫 303
卡·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弗·恩格斯 依利切夫等 335
弗·恩格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战士的成长 依利切夫等 344
弗·恩格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的奠定 依利切夫等 402
日记片断 维德马尔 450
雨果谈中国的一封信 468
普希金的两封信 473
给康·费·雷列耶夫 473
给普·阿·普列特涅夫 474
《母亲》法文本序 马克西姆·高尔基 476
T.S.艾略特访谈录 478
作者简介:
程代熙(1927.7-1999.5.1),笔名弋人,研究员。四川重庆市人。1949至1952年在国际新闻局工作。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副编审。1983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47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译文和诗作。50代年初期,开始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涉足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文学评论的写作。1955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早期的一篇代表作《陀斯妥耶夫斯基和他的作品》。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文学理论编辑工作,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从1983年开始,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
主要成果有:《文艺问题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艺术家的眼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的现实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海棠集》,重庆出版社,1986年;《理论风云录――一个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手记》,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人·社会·文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时与潮》(上下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自选系);《程代熙文集》(十卷本),长征出版社,1999年。
主要编著有:《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国家“85”重点科研项目,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主要译著有:《我们新眼看见的苏联》,上杂出版社,1952年;《一个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手讯》,上杂出版社,1952年;《年青的朋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我们生活在这儿》,作家出版社,1965年;《阿·托尔斯泰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沃罗夫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合译);《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合译);《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弗里汉诺夫美学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83年(合译);《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合译);《现代美学文论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合译);《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合译)。
编辑、编译的作品:《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四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5年);《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异化问题》(上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西方现代派作家谈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年;《外国作家文学书简丛书》,已出版8种,安徽文艺出版社;《外国文艺理论资料研究丛书》,已出版22种,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合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论丛),已出版1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27704973:
( 2024-09-30 22:02:53 )
极速下载PDF/MOBI文件,精校教材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39201270:
( 2025-02-10 23:27:50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22170480:
( 2024-07-28 20:41:20 )
多格式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0866096:
( 2025-03-02 05:54:56 )
互动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37545977:
( 2025-01-22 19:39:37 )
无延迟下载EPUB/MOBI文件,高清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