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语言与死亡 - epub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4 14:21:46

语言与死亡 epub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语言与死亡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语言与死亡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关于语言与死亡关系的论述召唤阿甘本走向语言之途,探讨声音与静默之于“有死者”的意义,窥探那尘封于埃琉西斯秘仪中的远古秘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普里西安到本维尼斯特,从《俄底浦斯》的悲剧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阿甘本游走于哲学、神学和诗歌之间,在否定性的深渊中追问声音与意义、语言与死亡之间的迷题。 《语言与死亡》是初版于1982年的一本阿甘本早期著作。他想破解的,是潜藏在人性的寓所之深处的秘密,那构成西方哲学本体论传统之根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关于语言、死亡和时间性的纽结是什么?那言必称逻各斯的生物,他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无根性”状态?那神圣与暴力、那政治与神学、那声音与伦理、那话语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怎样的一种交织和互文性之中?声音是什么?否定性到底寓居于何处? 阅读此书,如同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之旅,从古希腊悲剧到当代语言学,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从悲怆的俄狄浦斯王到利奥波第的田园诗,到处有思想的惊喜,同时也会时刻受到语言的引诱。阿甘本将以上这些哲学的、宗教的、文学的乃至语言学的文本融为一炉,带给读者丰富而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书籍目录:

前言001 声明006 第一天007 此在与死亡。否定性问题的起源。无与否定性。词语:此在。 否定性从其自身抵达此在。人作为“无”的守卫者。黑格尔与海德格尔。 第二天017 埃琉西斯。黑格尔与指示。《精神现象学》中的感性确定性。我们所说的内容并不是“想要说”本身。“这”的辩证法。《精神现象学》中的埃琉西斯秘仪。指示与语言。每一话语皆言说不可言喻之物。朝向否定性的“这”与指示。 附记1(在第二天与第三天之间)034 亚里士多德,“这”与第一实体。Tό τι ᾗν εῖναι。呈现与言说。 第三天040 这里与这个。代词的意义问题。语法与逻辑。代词与超验性。指示问题。代词作为转换机制。语言的寓所。代词的意义维度与存在问题。转换机制作为语言的超验性结构。 附记2(在第三天和第四天之间)056 语法与神学。上帝之名。神秘性与不可命名之名。 第四天065 语言与否定之地。声音与指示问题。声音的意义维度。奥古斯丁与“死语言”。高尼罗与关于声响的思考。洛色林与声音的气息。另一种声音:作为原始的链接在语言中的位置。声音作为历时性:语言的生成及时间性。声音作为根本的否定性以及作为否定性之寓所。 附记3(在第四天和第五天之间)078 声音中蕴藉着什么?解释学循环。德里达与语法。语法学作为根本原则。 第五天082 黑格尔与声音。死亡之声音。“每一种动物都会在其极端的死亡中得到一种声音”。声音语言的辩证法与主奴辩证法。主人享受与声音。声音作为否定性的源初链接。 附记4(在第五天和第六天之间)096 巴塔耶与无约束性的否定性。科耶夫与巴塔耶的通信。 第六天102 海德格尔与声音。语言并非活着的人的声音。人处于声音缺席的语言之寓所。声音与情绪。思考死亡与思考声音。声音作为存在之声。 附记5 (在第六天和第七天之间)118 近古神秘主义中声音的神话。瓦伦提尼安时期的诺斯替教义中的静默形象。在上帝处,沉默乃是逻辑的寓居之所。 第七天123 诗歌中词汇的生成的经验。语言中的主题与事件。普罗旺斯诗歌中爱之词语的生成。创造理性与发现理性。生活的和诗化的。佩吉朗关于“无”的感受。关于利奥波第诗作“无限”的解读。诗歌中韵律与音乐元素的重要性。缪斯是关于那不可捕捉之词语的经验。诗与哲学。诗节与散文。回归利奥波第的田园诗。 附记6 (在第七天和第八天之间)153 列奥纳多与无。 第八天155 声音作为自然与逻辑之间最为源初的形而上学链接。意指与展示。音素的地位。语言与死亡之间的根本性关联是声音。逻辑与伦理。声音作为一种纯粹的“想要说”(无)以及作为一种伦理学要素。逻辑与伦理在静默中的统一。否定之地与无根基的知识。哲学与悲剧。哲学作为悲剧意识的回归。声音与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的问题。绝对者与声音。性格与神灵。最后的哲学家的独白。语言与死亡之关系的终结。那从未存在和尚未出生之物。 附记7(最后一天之后)183 时间之思。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曾在”。绝对者与“本有”。绝对的声音。无可言说的判决。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历史的终结”。曾在与从未存在。无命定之历史。献祭的问题。暴力的基础和基础性的暴力。 致乔治•卡普罗尼199 术语对照表202 人名对照表210 参考书目213 译者后记216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吉奥乔•阿甘本,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对文学理论、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以及文学和艺术的融会贯通,使他成为我们时代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之一。 关于译者 张羽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学生(327+)
  • PDF(368+)
  • 研究(251+)
  • 考研(639+)
  • 收藏(625+)
  • 如获至宝(1982+)
  • 带目录(192+)
  • 多格式(171+)
  • 朗读(297+)
  • 深刻(798+)
  • 深度(918+)
  • 必下(803+)
  • 经典(884+)
  • 雪中送炭(265+)
  • 批注(391+)
  • 自学(506+)
  • 打包(770+)
  • 完整(135+)
  • 双语(470+)

下载评论

  • 用户1732927791: ( 2024-11-30 08:49:51 )

    无损的报告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3806525: ( 2024-12-10 12:55:25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39075331: ( 2025-02-09 12:28:51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35804354: ( 2025-01-02 15:52:34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TXT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15967473: ( 2024-05-18 01:37:53 )

    流畅下载PDF/TXT文件,精校小说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