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文 epub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epub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azw3] 天道与人文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天道与人文》讲述了: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书籍目录:
一、天道与人文
气候与文化
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
中秋月
牵牛与织女
北斗九星
说云
苏东坡舶棹风诗之是否合乎事实
柳条能漏泄春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天气和人生
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与卫生
二、古今气候变迁考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古籍上关于季风之记载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时期约前3000一前1100)的中国气候
物候时期约前1100-1400)的中国气候7
方志时期400-1900)的中国气候
三、顺应天时
顺天时,救民疾
中国之节气
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离于毕俾滂沱兮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季风之成因
气候与其他生物之关系
什么是物候学
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我国古代农书医书中的物候
物候的南北差异
物候的古今差异
以农谚预告农时
四、改造自然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二十八宿与浑天仪
我国东部雨泽下降之主动力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纸鸢与高空探测
气球航行之历史
飞艇航行之历史
沙漠的概念与沙的来源
沙漠的魔鬼
论南水北调
让海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他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竺可桢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先指出,夏季季风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上雨泽的主要来源;又指出,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不强时则相反。他还研究物候和天气的关系,组建中国物候观测网,注意物候知识在农业中的应用。
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概论》《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竺可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2686061:
( 2024-11-27 13:41:01 )
互动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16308851:
( 2024-05-22 00:27:31 )
无损版本期刊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33461111:
( 2024-12-06 12:58:31 )
音频功能搭配EPUB/MOBI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8014413:
( 2024-10-04 12:00:13 )
音频功能搭配PDF/TXT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4617927:
( 2024-12-19 22:18:47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
说什么好呢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3:50
-
补标20200917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3:50
-
不闻风雨久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3:50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