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什么是权力? - txt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5 22:02:35

什么是权力? txt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什么是权力?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什么是权力?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 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预设。 在对卢曼、卡内蒂、福柯、海德格尔、施米特、阿伦特、哈贝马斯等人逐一进行检阅和辨析后,作者提请我们注意尼采权力意志的另一面向:“它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ä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7月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8月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7月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8月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8月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7月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ätigkeit. -------------------- 韩炳哲作品(第3辑)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2024年1月即将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2024年1月即将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叙事的危机》(2024年1月即将出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专家推荐】 韩炳哲的哲学充斥着各种抽象概念与复杂理论,但奇妙的是,它们在他的笔下并不构成理解的困难,反而时常给人以茅塞顿开的打通感,我猜想这是因为他找到了连接理念界与现象界的秘诀。这本小书同样如此,“暴力无概念”、“真理即权力”、无中介、连续性,这些初看起来与权力概念毫无关联或者不知所谓的论断与术语,在这里得到了最妥帖和最流畅的解释。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为什么会流行?因为他的书写在普罗大众的痒处,《透明社会》如此,《倦怠社会》如此,本书亦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以来,权力一点一点被稀释,然后从劳动人民手中流失,大家的无能为力感越来越强烈。这种无能为力感会让人想翻开本书,寻找只言片语来抚慰某种似痛非痛的权力缺乏症。 ——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在与德法哲人的对话中,充满了一种寻求知识和真理的“权力”的激情,也让人体验到了一种颇具感染力的具身化的“权力”的力量。 ——张生,同济大学文学院 【编辑推荐】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情状和人类心灵境况,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形式,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阅读韩炳哲在世界范围内已然成为现象。韩炳哲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包括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称赞。巴迪欧亲自为其代表作《爱欲之死》作序,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诚挚推荐。 (5)韩炳哲及其作品在国内学界和读者群体中迅速觅得知音。韩炳哲作品第1辑共9种(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出版后,来自哲学、艺术、政治学、传播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文社科类非专业读者迅速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誉之为“地铁上的哲学家”“浪漫派色彩的新存在主义者”。 (6)中文世界较系统和完整的韩炳哲作品集(共21种图书)。韩炳哲作品第2辑共9种,将于2023年8月出齐;第3辑共3种,将于2024年1月出齐。 (7)《什么是权力?》:关于权力概念的知识考古与当代诠释:一种友善的权力是否可能? 权力无处不在。但什么是权力?权力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意义。究底而言,权力是一个中介,架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权力并不意味着压迫,本质上也并不与自由相斥。但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的感受与此相反。自我于他者处实现自身,形成一个自我连续体。这本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关系,或说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韩炳哲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儒家殊途同归:在一种“成人”、“成己”、“成物”的“合外内之道”中实现“性之德(得)”,实现“诚”,权力从而不再是一种支配式的、征服性的权力,而毋宁说是一种“友善”的权力。 尼采一直被误读误用的权力意志,也由此变成一种“馈赠”的艺术:“查拉图斯特拉啊,先把自己赠予他人吧!”

书籍目录:

前 言 1 权力的逻辑学 3 权力的语义学 27 权力的形而上学 51 权力的政治学 75 权力的伦理学 97 注 释 119 参考文献 147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155

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 阅读韩炳哲,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摆脱了繁琐的哲学论证,他将哲学洞见直截了当地切入当下。这种植根于法德传统的批判视角,剥开了现实的面纱而暴露出它残酷的真相。这不是快乐的知识,而是发人深省的知识。 ——汪民安,清华大学中文系 韩炳哲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左翼思想家,其作品肇始于21世纪以来的思想游记。作者尝试在流变的社会现象中锚定特定的时代线索,直面一个个时代之问,给出自己的答案。 ——夏莹,清华大学哲学系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的哲学系列有很强的“现象意识”,他讨论了当代社会和文化里许多引人注目的现象。“现象意识”通向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但不是试图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韩炳哲是当代思想中的一个现象。他是栖身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之中的思想家,用敏锐的感触把握当下活生生的经验。同时,他有一种真正全球化的思想视野。今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有生命力的哲学、真正有阅读价值的哲学。 ——王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韩炳哲透过深邃思考的一丝幽光,洞悉当代资本主义暗箱中隐匿的奥秘,借用他那入木三分且灵活多变的词句,撕开了技术控制的透明社会和功绩社会下的厚厚帷幕。他也重新用精神的火光点燃了在妥协社会、监控社会、倦怠社会下的人性希望,并告诉我们,在严密数字控制下的城堡里,欲望的游牧重新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斑斓色彩。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 锐利的思想锋芒,诊断现实问题的能力,清新的随笔风格。看他四面出击,看他举重若轻,迷人!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韩炳哲的语言文字炼金术,对概念的追根溯源,对于无论外语学习者还是哲学爱好者来说,都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 ——安尼,首都师范大学德语系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敏锐、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用短小精悍的文字,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不风,中山大学哲学系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显然,韩炳哲选择了一种与传统学院派哲学不同的道路,而这一选择,让他收获了当下广泛的欢迎。 ——《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47期 韩炳哲的批判哲学只是一针见血地戳破了当代人“越努力越幸运”的小确幸版本的肥皂泡沫,绩效社会的审慎魅力永远在于没有底线和不见尽头的自我压榨,至死方休。 ——《周末画报·书评》,2023年6月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高清(973+)
  • 满意(907+)
  • 学生(856+)
  • 研究(103+)
  • 首选(678+)
  • 超值(435+)
  • 优质(247+)
  • 珍藏(1098+)
  • 无广告(653+)
  • 考证(583+)
  • 考研(919+)
  • 流畅(182+)
  • 自动(774+)
  • MOBI(518+)
  • 图文(464+)
  • 最新(986+)
  • 打包(140+)
  • 兴趣(515+)
  • EPUB(236+)

下载评论

  • 用户1734834701: ( 2024-12-22 10:31:41 )

    音频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2309775: ( 2024-11-23 05:09:35 )

    多格式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45334151: ( 2025-04-22 23:02:31 )

    精校的教材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39021477: ( 2025-02-08 21:31:17 )

    音频功能搭配PDF/MOBI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9423327: ( 2025-02-13 13:08:47 )

    图文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