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什么是科学 - kindle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5 22:02:58

什么是科学 kindle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什么是科学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什么是科学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科学史课推荐书目 ♦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 ♦ 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 ♦全新修订版 ?2023百道好书榜年榜·杰出原创影响力图书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 —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名人推荐】 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思考与解释科学的 本性与本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接受,是我见到过的zui好zui适合当前国人阅读的科学哲学著作。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吴国盛先生还原并呈现出科学zui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 ——饶毅(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编辑推荐】 中文里有诸多关于科学的话语,比如“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科学防疫”“科教兴国”“科学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其中的“科学”都指同一个东西吗? 在中西医之争中,或者说在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讨论中,撇开里面的那些政治的内容,那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在这一讨论的背后,或者在进行这一讨论之前,是否需要先澄清一下“科学”的含义。 科学,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是真理,指向知识?是意识形态,指向政治?是技术,指向某种功效?又或是无所不能,指向某种神话? 在这本书中,吴国盛教授从其专业和研究出发,分析中国人的科学观念,阐明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传统的关系,揭秘科学的文化基因,帮助我们理清我们的各种科学观念,引导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第一节 两种基本用法 第二节 科学:夷之长技 第三节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第四节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第一节 science 辞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第三节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第四节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第五节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第六节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第七节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一节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二节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一、大学是一个自治机构 二、大学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适的学问标准 三、大学以讲授自由之艺为基本 四、大学以自由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第四节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一节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一、从理性自由到意志自由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征服自然 四、实验科学 第二节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一、自然的数学化 二、空间化 三、时间化 四、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学 第二节 西方现代博物学的兴衰 一、现 代 早 期:从文艺复兴到 16 世纪的博物学 二、17 世纪的博物学 三、18 世纪的博物学 四、19 世纪:博物学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第一节 李约瑟难题 一、中国古代无科学 二、中国古代有科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一、概念界定 二、李约瑟范式及其局限 三、以博物学眼光重建中国科学史:天地农医 结语 附录一 对批评的答复 附录二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和社会学 索引

作者简介: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国盛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吴国盛教授主要著作有《什么是科学》《希腊空间概念》《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追思自然》,另有“吴国盛科学人文系列”四种:《科学的历程》《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科学走向传播》。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博士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著作《科学的历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著作《时间的观念》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科研(648+)
  • 缺章(954+)
  • 批注(391+)
  • 如获至宝(984+)
  • 现实批判(728+)
  • 破损(680+)
  • 满意(707+)
  • 图文清晰(336+)
  • 图文(822+)
  • 无乱码(1459+)
  • 经典(878+)
  • 低清(595+)
  • 深度(699+)
  • 错乱(578+)
  • 学生(258+)
  • 惊喜(805+)
  • 精校(209+)
  • 考证(886+)
  • 干货(899+)

下载评论

  • 用户1727588328: ( 2024-09-29 13:38:48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34224812: ( 2024-12-15 09:06:52 )

    秒传下载PDF/TXT文件,完整期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23674201: ( 2024-08-15 06:23:21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40294940: ( 2025-02-23 15:15:40 )

    互动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1378283: ( 2024-07-19 16:38:03 )

    对写作有帮助,推荐给需要的人。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