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白寿彝文集(第四卷) -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7 11:14:00

白寿彝文集(第四卷)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白寿彝文集(第四卷)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白寿彝文集(第四卷)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白寿彝文集(第4卷):中国史学史教本初稿《史记》新论(中国史学史)》是白寿彝先生一生学术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由我国历史学界诸多著名人士担纲顾问,白家子女和白门弟子共同参与收集整理。《白寿彝文集(第4卷):中国史学史教本初稿《史记》新论(中国史学史)》除收录以前已结集出版的论著外,还增补了大量以前未曾收录的内容,是目前收录白寿彝先生著述最全面、最权威的大型文集。

书籍目录:

中国史学史教本初稿 第一篇 先秦、秦汉间的史学 3 第一章 远古的传说 3 一、英雄人物的故事 3 二、原始的历史观念 6 第二章 殷商和宗周的文字记载 8 一、王侯贵族的文书和诗篇 8 二、神意的崇奉 11 三、历史记载的萌芽状态 13 第三章 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史书 16 一、王朝、列国的国史和家史 16 二、人事的重视 19 三、孔子和《春秋经》——私人著述的出现 23 第四章 战国、秦汉间的私人著述 27 一、《国语》 27 二、《左传》 30 三、战国中叶以后的史书 33 四、战国中叶以后诸子的史论 37 第二篇 汉魏南北朝唐初的史学 41 第一章 司马迁 41 一、司马迁著《史记》 41 二、《史记》编写上的特点 44 三、《史记》的进步性 48 四、“究天人之际” 51 五、“通古今之变” 56 第二章 刘向和班固 59 一、两汉之际的史学 59 二、刘向、刘歆 63 三、班固改《史记》 66 四、《汉书》的博洽 71 五、《汉纪》的继出 76 第三章 陈寿和袁宏 80 一、魏晋南北朝史书的增多 80 二、陈寿的“史才” 83 三、《三国志》与“风化” 87 四、《后汉纪》的撰集 90 五、袁宏的“名教”观点 94 第四章 范晔 99 一、范晔著《后汉书》 99 二、《后汉书》对史事的“整理” 103 三、《后汉书》中的论赞 109 四、范晔的无神论 113 五、沈约、萧子显和魏收 117 第五章 唐初所修八史 121 一、五代纪传 121 二、“五代史志” 126 三、《晋书》 129 四、《南史》、《北史》 132 第六章 刘知几 138 一、刘知几著《史通》 138 二、刘知几评议史馆监修 143 三、刘知几论史书编撰和历史文学 148 四、刘知几的历史观点 154 《史记》新论 一、《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 165 二、“究天人之际” 179 三、“通古今之变” 190 四、“成一家之言” 200 五、“寓论断于序事” 214 六、空前的巨著,优秀的楷模 216 中国史学史(第一册) 题记 221 叙篇 223 第一章 史学史研究的任务和范围 223 一、“历史”一词的歧义 223 客观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223 “历史”一词含义的变化:史原为官称 224 从文字结构上看“史”的原意 226 称历史记载为“史”和两种概念的混同 227 区别两种概念的必要 229 二、史学的任务和范围 231 历史理论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31 历史理论二: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者的历史 234 历史理论三:社会历史之辩证的发展及其规律性 234 史料学 237 历史编纂学 239 历史文学 242 三、史学史的任务和范围 243 史学史的任务和范围 243 史学发展的规律性: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因素 244 唯物主义因素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249 史学的发展跟其他学科的关系 251 史学的时代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252 第二章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上) 254 一、先秦时期 254 传说时代 255 甲骨文出现以后和宗周晚年以后 255 孔子和战国时的私人撰述 256 先秦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257 二、秦汉时期 258 马、班的史学巨著和刘向的文献整理 258 从秦始皇焚书到汉武帝尊儒 259 石渠阁奏议和白虎观奏议 261 秦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262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262 史书在数量上的发展 262 反映门阀地主要求的时代特点 263 反映其他的时代特点 267 三个阶段 268 四、宋元时期 269 三部通史巨著 269 王霸义利之辨 272 民族史、地方史和域外史 273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274 宋元史学的特点和三个阶段 275 五、明清时期 277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 277 明代的史学 277 明末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278 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283 第三章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下) 286 一、近代前期 286 民族危机的迫切感 286 变法与历史必变的观点 289 史学工作和革命思想的宣传 292 二、近代后期 295 中国史学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95 李大钊同志的贡献 299 郭沫若同志的贡献 301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多种成就 30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斗争中建立 307 三、近代后期中的考据学派 310 顾颉刚先生和胡适 310 梁启超 313 王国维 314 陈寅恪先生 316 陈垣先生 319 第四章 有关史学史的古今论述 321 一、汉唐时的论述 321 司马迁的论述 321 班彪的论述 323 《文心雕龙》的《史传》篇 325 《晋书》卷八十二和《隋书·经籍志》的史部叙录 326 刘知几的论述 329 二、宋元明清时的论述 331 郑樵的论述 331 李贽的论述 332 章学诚的论述 333 三、近人的论著 337 梁启超对史学史专著的设想及其影响 337 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论著 343 第五章 我的摸索和设想 347 一、摸索的经历 347 摸索的开始 347 在1961年以后 348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 350 有两点比过去要好些 352 二、摸索中的一些体会 354 要认真地有重点地读书 354 逐步前进和博约关系的处理 356 师友之益 357 三、我的设想 360 多写专著 360 关于史学史研究的四件事 362 第一篇 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 364 第一章 从远古的传说到国史的出现 364 一、英雄人物的故事 364 二、王侯贵族的文书和诗篇 367 甲骨文、金文的记载 367 《尚书》和《诗经》 368 商周记载的特点和表述形式 370 鄂君启节和侯马盟书 372 三、宗周晚期以后的国史 373 宗周晚期以后的时代特点和国史的出现 373 世卿的家史 375 第二章 《春秋》经传和私人撰述 376 一、《春秋经》 376 孔子修《春秋》 376 《春秋》的属辞比事 378 二、《公羊传》、《谷梁传》 378 《公羊传》、《谷梁传》原为流行的口说 378 二传的大一统思想 379 二传的史料价值 381 二传对《春秋》在表述方面的说明 381 二传的文风 383 二传的史论 384 三、《国语》和《左传》 385 《国语》的内容和特点 385 《左传》的内容、作者和体裁 387 《左传》写战争 389 《左传》写辞令 391 《春秋》三传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392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多种撰述 393 一、《竹书纪年》、《世本》、《山海经》 393 《竹书纪年》 393 《世本》 397 《山海经》 398 二、《尧典》、《禹贡》、礼书 402 《尧典》 402 《禹贡》 405 《仪礼》和《周官礼》 407 三、《战国策》 409 《战国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体裁 409 《战国策》在表述上的成就 411 四、图象和地图 414 中国历史撰述的主要体裁 414 最早的历史图象 415 《山海经》、《天问》和历史图象 415 地图 417 第四章 历史观点的初步形成 418 一、神的世界 418 远古传说中的氏族神 418 殷人的氏族神 419 周人的氏族神 421 氏族神身份的变化 426 二、来到人间 430 氏族神身份的变化和历史来到了人间 430 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怀疑思想 432 孔子和《国语》、《左传》的历史观点 435 三、观点的争鸣 440 墨家的观点 440 老子和庄子的观点 442 商鞅的观点 444 孟子和《易·大传》的观点 445 邹衍的观点 449 荀子的观点 450 韩非的观点 454 第五章 历史知识的运用 455 一、“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55 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455 列举同类事例以说明一个问题 456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上说明问题 457 援引史事进行理论上的辩诘 460 韩非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461 《吕氏春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462 二、“疏通知远” 463 “疏通知远”的重要意义 463 孔子论“有道”、“无道”和墨子论治乱 464 战国时期主张变法的人物:商鞅和赵武灵王 467 孟子和荀子对历史前途的看法 468 李斯和韩非对历史前途的看法 473 三、直笔、参验、解蔽 478 直笔和良史 478 儒墨重“征”“信” 480 《吕氏春秋》的《察传》篇 482 韩非论“参验” 483 荀子论“蔽”和“解蔽” 484 《庄子·天下篇》和解蔽精神 487 “蔽”和“通” 490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考证(615+)
  • 可听读(555+)
  • 权威(374+)
  • 可检索(696+)
  • 精排(626+)
  • 多格式(213+)
  • 见解独到(777+)
  • 研究(103+)
  • 破损(554+)
  • 学生(258+)
  • 科幻奇幻(395+)
  • 收藏(107+)
  • 分卷(1174+)
  • 可搜索(656+)
  • 文艺范(932+)
  • 兴趣(727+)
  • 四星好评(888+)
  • 解决急需(195+)
  • 免密(225+)

下载评论

  • 用户1743406020: ( 2025-03-31 15:27:00 )

    优质的教材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43676169: ( 2025-04-03 18:29:29 )

    互动功能搭配EPUB/TXT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1599430: ( 2024-07-22 06:03:50 )

    高清的报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1046402: ( 2025-03-04 08:00:02 )

    音频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44732995: ( 2025-04-16 00:03:15 )

    多格式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