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 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作为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的指定教材。全书内容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了细化和深化。阅读《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熟悉内容的分布。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 1
1.1 机内代码及运算 1
1.1.1 数的进制 2
1.1.2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 3
1.1.3 逻辑运算符 4
1.2 计算机结构 5
1.2.1 计算机结构分类 5
1.2.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6
1.2.3 寻址方式 7
1.2.4 RISC与CISC 8
1.2.5 流水线技术 8
1.3 存储器 10
1.3.1 存储器系统特征 10
1.3.2 主存储器基础 10
1.3.3 Cache 12
1.3.4 磁盘存储器 14
1.3.5 SCSI与RAID 16
1.3.6 存储网络 17
1.4 输入/输出系统 18
1.4.1 输入/输出系统原理 18
1.4.2 I/O通道技术 19
1.4.3 设备总线及系统总线 20
第2章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22
2.1 进程管理 22
2.1.1 进程 22
2.1.2 信号量与PV操作 23
2.1.3 死锁 26
2.2 处理机管理 27
2.2.1 CPU资源 27
2.2.2 进程调度 28
2.3 存储管理 29
2.3.1 地址概念与程序加载 29
2.3.2 实存管理 30
2.3.3 虚存管理 30
2.4 设备与文件管理 32
2.4.1 设备管理概念 33
2.4.2 设备管理技术 34
2.4.3 Linux设备管理 36
2.4.4 文件管理 37
第3章 计算机系统开发运行与配置 39
3.1 系统配置方法 39
3.1.1 系统计算模式 39
3.1.2 系统性能评价 41
3.1.3 系统可靠性 42
3.2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基础 44
3.2.1 软件工程要素与生存期 44
3.2.2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45
3.2.3 系统开发方法论 46
3.2.4 CMM模型 47
3.2.5 软件工程原则 48
3.2.6 项目管理基础 49
3.2.7 项目文档管理 53
3.3 需求分析与设计 54
3.3.1 需求分析与可行性 55
3.3.2 软件设计过程 56
3.3.3 模块化与信息隐蔽 56
3.3.4 面向对象技术 58
3.3.5 UML统一建模语言 59
3.4 系统测试与评审 60
3.4.1 软件质量特性标准 60
3.4.2 测试的阶段与任务 61
3.4.3 测试的类型与目的 62
3.4.4 黑盒与白盒测试 63
第4章 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65
4.1 知识产权基础 65
4.1.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65
4.1.2 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66
4.1.3 知识产权法 67
4.1.4 知识产权保护 68
4.2 标准化 71
4.2.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71
4.2.2 标准的层次与机构 73
4.2.3 信息安全标准 76
4.2.4 数据交换标准 77
第5章 网络体系结构 79
5.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79
5.1.1 网络协议 79
5.1.2 体系结构及其划分原则 80
5.2 体系结构基础知识 81
5.2.1 OSI/RM层次结构 81
5.2.2 服务访问点SAP 83
5.2.3 数据单元的概念 84
5.3 OSI协议集 85
5.3.1 网络体系结构 85
5.3.2 IEEE 802体系 86
5.3.3 TCP/IP的体系 86
第6章 数据通信基础 88
6.1 数据通信概述 88
6.1.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88
6.1.2 传输介质 90
6.1.3 信道特性 91
6.1.4 信号的传送 92
6.1.5 数字编码 93
6.1.6 调制与编码 95
6.2 传输与交换技术 96
6.2.1 数据通信方式 96
6.2.2 数据通信交换方式 98
6.2.3 多路复用技术 101
6.2.4 差错控制技术 105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109
7.1 广域网基本概念 109
7.2 广域网交换方式 110
7.2.1 电路交换 110
7.2.2 报文交换 111
7.2.3 分组交换 112
7.2.4 信元交换 113
7.3 分组转发和拥塞控制 114
7.3.1 转发与路由选择 114
7.3.2 分组交换网的拥塞控制 115
7.4 DTE与DCE 117
7.5 RS-232C与CCITT X.21 117
7.6 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 119
7.7 ISDN 120
7.8 HDLC 121
7.9 SONET/SDH技术 122
7.10 X.25 123
7.11 帧中继 124
7.12 DWDM技术 126
7.13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 127
7.14 ATM 128
第8章 局域网技术 132
8.1 局域网体系结构——IEEE 802参考模型 132
8.2 LLC与MAC协议 133
8.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34
8.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35
8.5 CSMA/CD协议 135
8.6 令牌总线协议 138
8.7 令牌环协议 139
8.7.1 令牌环的操作过程 140
8.7.2 环的比特度量 141
8.7.3 令牌的管理与维护 141
8.8 以太网技术 142
8.8.1 传输介质 142
8.8.2 交换式以太网 143
8.8.3 快速以太网 143
8.8.4 千兆位以太网 143
8.8.5 万兆位以太网 144
8.8.6 以太网帧结构 144
8.8.7 广播域与冲突域 145
8.9 无线局域网 145
8.9.1 WLAN关键通信技术 145
8.9.2 WLAN体系结构 146
8.9.3 IEEE 802.11i 146
8.10 综合布线 147
第9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技术 149
9.1 网络互连设备与协议 149
9.1.1 常见的互连设备 149
9.1.2 中继器和集线器 150
9.1.3 网桥协议 151
9.1.4 交换技术 154
9.1.5 路由选择协议 157
9.2 TCP/IP协议族 157
9.2.1 TCP/IP协议 158
9.2.2 IP协议与地址分配 159
9.2.3 ICMP协议 166
9.2.4 TCP与UDP协议 167
9.2.5 IPv6协议 172
9.3 Internet技术 174
9.3.1 Internet结构与技术 174
9.3.2 Internet应用 175
第10章 接入网技术 177
10.1 接入网概念 177
10.2 FTTx + LAN接入 178
10.2.1 FFTx技术 178
10.2.2 无源光网技术 179
10.3 电话线路与xDSL 184
10.3.1 PSTN 184
10.3.2 xDSL 184
10.4 HFC接入 186
10.5 无线接入与移动电话技术 188
10.5.1 无线接入 188
10.5.2 卫星通信 189
10.5.3 移动通信 191
第11章 系统配置及网络安全基础 192
11.1 常见服务器理论基础 192
11.1.1 E-mail服务器基础 192
11.1.2 DNS服务器基础 195
11.1.3 DNS常用术语 197
11.1.4 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199
11.1.5 DHCP服务器基础 200
11.1.6 Samba服务器基础 202
11.2 虚拟主机服务理论基础 203
11.2.1 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服务 203
11.2.2 基于名字的虚拟主机服务 203
11.3 代理服务器理论基础 204
11.4 网络安全基础 207
11.4.1 安全的基本要素 207
11.4.2 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 207
11.4.3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208
11.4.4 安全机制 208
11.5 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 209
11.6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211
11.6.1 安全的基本要素 211
11.6.2 对称密钥技术 212
11.6.3 非对称密钥技术 213
11.7 密钥管理体制 215
11.7.1 KMI机制 215
11.7.2 PKI机制 215
11.7.3 SPK机制 216
11.8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 216
11.8.1 Hash函数和信息摘要 216
11.8.2 数字签名技术 217
11.8.3 数字证书 218
11.9 入侵检测技术 222
11.9.1 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222
11.9.2 入侵检测系统的构成 222
11.9.3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223
11.9.4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224
11.9.5 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224
11.10 防火墙技术 225
11.10.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225
11.10.2 防火墙的基本特性 225
11.10.3 防火墙的作用 226
11.10.4 防火墙的分类 227
11.11 电子商务安全 232
11.11.1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求 232
11.11.2 SSL/TLS 233
11.11.3 SET 234
11.11.4 HTTPS 235
11.11.5 PGP技术 236
11.11.6 Kerberos 237
11.12 虚拟专用网 238
11.12.1 VPN概述 238
11.12.2 VPN的关键技术 239
11.12.3 VPN的分类与应用 239
11.12.4 VPN隧道技术 240
11.12.5 PPP会话过程 242
第12章 网络管理技术 243
12.1 网络管理协议规范 243
12.1.1 网络管理的功能 243
12.1.2 CMIS/CMIP、CMOT协议规范 248
12.1.3 SNMP协议规范 248
12.1.4 其他网管协议规范 251
12.2 网络操作系统与配置 252
12.2.1 Windows网络配置 252
12.2.2 UNIX/Linux网络配置 257
12.3 故障排除 263
12.4 其他知识点 264
第13章 网络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66
13.1 网络生命周期 266
13.2 网络开发过程 267
13.3 网络需求分析 268
13.3.1 业务需求 268
13.3.2 用户需求 270
13.3.3 应用需求 270
13.3.4 计算机平台需求 272
13.3.5 网络需求 273
13.4 通信流量分析 274
13.4.1 通信流量分析的方法 275
13.4.2 通信流量分析的步骤 275
13.5 逻辑网络设计 277
13.5.1 网络结构设计 277
13.5.2 网络冗余设计 280
13.5.3 接入网络技术 281
13.5.4 广域网互连技术 283
13.5.5 网络安全体系 286
13.6 物理网络设计 287
第14章 交换机的配置技术 290
14.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90
14.1.1 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290
14.1.2 用户配置模式及模式间的转换 292
14.1.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292
14.2 VLAN的基本配置和管理 293
14.2.1 VLAN的范围 294
14.2.2 VLAN的基本配置 294
14.2.3 Trunk的基本配置 296
14.2.4 VTP配置 300
14.2.5 STP配置基础 304
第15章 路由器配置技术 309
15.1 路由技术概述 309
15.1.1 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范围 309
15.1.2 常用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310
15.1.3 BGP协议 311
15.1.4 路由收敛 311
15.1.5 路由汇聚 312
15.2 路由器基本知识 312
15.2.1 访问路由器 312
15.2.2 路由器的组成 313
15.2.3 通过TFTP配置路由器 313
15.2.4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314
15.3 静态路由协议配置 317
15.3.1 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 317
15.3.2 静态路由的配置 318
15.4 RIP路由协议配置 319
15.4.1 RIP的主要特点 319
15.4.2 慢收敛 320
15.4.3 常用RIP命令 320
15.4.4 RIP配置实例 321
15.4.5 读懂RIP协议路由信息 322
15.5 IGRP路由协议配置 323
15.5.1 IGRP路由配置常用命令 323
15.5.2 IGRP配置实例 323
15.6 EIGRP路由协议配置 326
15.6.1 EIGRP路由配置常用命令 326
15.6.2 EIGRP配置实例 327
15.7 OSPF路由协议配置 329
15.7.1 OSPF工作原理概述 329
15.7.2 OSPF路由更新过程 330
15.7.3 Dijkstra算法 331
15.7.4 OSPF路由表的计算与实现 332
15.7.5 OSPF路由配置常用命令 332
15.7.6 OSPF配置实例 333
15.7.7 动态路由的配置总结 334
15.8 NAT 334
15.8.1 静态地址转换 335
15.8.2 动态地址转换 336
15.8.3 复用动态地址转换 336
第16章 Windows服务器配置技术 338
16.1 基于IIS的Web服务器配置 338
16.1.1 IIS的安装和运行 338
16.1.2 站点主目录 339
16.1.3 站点虚拟目录 341
16.1.4 默认文档 342
16.1.5 目录安全性 343
16.2 基于IIS的FTP服务器配置 344
16.2.1 创建FTP站点 344
16.2.2 设置虚拟目录权限 346
16.2.3 为已知FTP用户建立账户 346
16.2.4 访问安全设置 347
16.2.5 FTP客户端操作命令 348
16.3 Windows中的DNS配置 349
16.3.1 DNS基础知识 349
16.3.2 创建正向搜索区域 351
16.3.3 创建反向搜索区域 353
16.3.4 配置DNS服务器 354
16.4 Windows中的DHCP配置 355
16.4.1 DHCP基础知识 355
16.4.2 DHCP的配置 358
第17章 Linux服务器配置技术 362
17.1 Samba配置 362
17.1.1 Samba基础配置 362
17.1.2 Samba用户管理 364
17.1.3 Samba共享配置 365
17.1.4 Linux访问Windows 366
17.1.5 Windows访问Linux 366
17.2 DHCP配置 367
17.2.1 启动与停止DHCP 367
17.2.2 配置文件解析 367
17.2.3 dhcpd.leases文件解析 370
17.3 DNS配置 370
17.3.1 host.conf文件解析 371
17.3.2 resolv.conf文件解析 371
17.3.3 设置域名服务器 372
17.3.4 唯高速缓存服务器 373
17.3.5 主服务器和辅助服务器的配置 374
17.3.6 DNS数据库文件和资源记录 376
17.4 vsftpd服务 377
17.4.1 vsftpd的启动与停止 377
17.4.2 vsftpd的配置 377
17.4.3 vsftpd服务配置 379
17.5 Apache服务 380
17.5.1 httpd.conf配置文件 380
17.5.2 srm.conf配置文件 382
17.5.3 access.conf配置文件 382
17.5.4 为用户开辟个人主页空间 383
17.5.5 用Apache实现虚拟主机服务 384
17.6 代理服务器配置 385
17.7 邮件服务 387
17.7.1 启动、停止与重启Sendmail服务 387
17.7.2 Sendmail配置文件 387
17.7.3 IMAP的配置 389
17.7.4 配置实例 389
第18章 网络安全与虚拟专用网络 392
18.1 硬件防火墙的配置 392
18.1.1 PIX防火墙的认识 392
18.1.2 PIX基本配置命令 393
18.1.3 PIX防火墙举例 398
18.2 Windows下的VPN配置 399
18.2.1 Windows Server端配置 399
18.2.2 VPN客户端配置 400
18.2.3 测试 402
18.3 Cisco路由器下的VPN配置 403
18.3.1 IPSec配置 403
18.3.2 L2TP配置 405
18.4 Linux下的VPN配置 407
18.4.1 安装VPN服务器 407
18.4.2 配置VPN服务器 408
18.4.3 配置主配置文件 408
18.4.4 配置账号文件 408
18.4.5 启动和停止VPN服务 409
18.4.6 VPN客户端的配置 409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9658483:
( 2024-06-29 18:54:43 )
优质版本教材资源,PDF/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8167281:
( 2024-06-12 12:41:21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EPUB/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22120404:
( 2024-07-28 06:46:44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EPUB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26125840:
( 2024-09-12 15:24:00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41203524:
( 2025-03-06 03:38:44 )
希望提供更清晰的扫描版本。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