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的发展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pdf] 德国哲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德国哲学是西方哲学的精华,它是古希腊哲学非常优秀的继承者,也是德意志民族理论思维能力的灿烂成果。
《德国哲学的发展》从德国哲学的史前开始,详细梳理了其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直到当代的发展历程,同时也系统介绍了众多的德国哲学家、哲学理论。
《德国哲学的发展》适合对德国哲学或西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目录:
高宣扬文集总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德国哲学的史前期
第一节 神秘主义:德国哲学的一种源初形式
第二节 拉班·莫尔和富尔达学派
第三节 大阿尔伯特
第四节 埃克哈特
第五节 尼古拉·冯·库萨
第二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复兴
第二节 卡尔四世的开明政策
第三节 马丁·路德
第四节 闵采尔
第三章 启蒙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大学的发展及其启蒙意义
第二节 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的交错发展
第三节 约翰·阿尔特胡修斯的法哲学理论
第四节 普芬道夫的自然法思想
第五节 雅各布·波墨
第六节 偶因论的传播
第四章 莱布尼茨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历史时代
第二节 莱布尼茨的基本论题
第三节 人类理智新论
第四节 单子论
第五节 神正论
第五章 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启蒙的多质性与“反启蒙”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阶段性和渐进性
第四节 启蒙的论战
第五节 哈曼对启蒙的批判
第六节 启蒙的反思性
第六章 康德哲学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康德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过程
第四节 康德的批判原则
第五节 康德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六节 康德与同时代人的对话
第七节 康德哲学的影响
第七章 费希特
第一节 生平及其哲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全部知识论基础
第三节 政治思想
第四节 诠释学
第五节 宗教哲学
第六节 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第八章 谢林
第一节 诗性生存与诗性哲学的展现
第二节 自然哲学
第三节 同一哲学
第四节 艺术哲学
第五节 宗教哲学
第六节 谢林的继承者及其历史影响
第九章 浪漫主义哲学
第一节 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的三重关系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含糊性及其创作灵活性
第三节 德国浪漫主义的三大阶段
第四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哲学的交互结合
第五节 作为一种政治态度的浪漫主义
第六节 浪漫主义与神秘主义的关系
第七节 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
第八节 浪漫主义的语言观
第九节 浪漫主义的历史哲学
第十节 高特舍特的浪漫主义
第十一节 赫尔德的浪漫主义
第十二节 席勒的浪漫主义美学
第十三节 荷尔德林对浪漫主义的贡献
第十四节 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与宗教哲学
第十五节 浪漫主义的深远历史影响
第十章 黑格尔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黑格尔的体系
第三节 黑格尔学派的分化
第四节 反叛黑格尔的哲学运动
第十一章 费尔巴哈
第一节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第二节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近代哲学的批判
第十二章 叔本华
第一节 厄运相伴的生活
第二节 主要著作及基本概念
第三节 叔本华对自身的哲学诠释
第十三章 尼采
第一节 悲剧性的一生
第二节 尼采著作版本的多样性
第三节 对西方传统原则的叛逆
第四节 权力意志
第五节 道德系谱学
第六节 永恒轮回
第七节 审美的诗性生存
第八节 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
第十四章 新批判主义和新康德主义
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兴起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马堡学派
第三节 弗赖堡学派
第四节 海德堡学派
第五节 新康德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
第六节 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的重建
第十五章 历史哲学与生命哲学
第一节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论
第二节 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
第三节 生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六章 布伦塔诺及其学派
第一节 描述性行为心理学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十七章 马克斯·舍勒
第一节 曲折的生涯和丰富多样的思想
第二节 伦理价值观点
第三节 爱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力量
第十八章 雅斯贝尔斯
第一节 雅斯贝尔斯的哲学生涯
第二节 雅斯贝尔斯的主要著作
第十九章 胡塞尔
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基本著作
第二节 《逻辑研究》
第三节 中立的现象学观看
第四节 意向性
第五节 现象学的还原
第六节 现象学陈述的基本条件
第七节 专注于事物之根本的反思
第八节 胡塞尔的早期现象学先驱
第二十章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前期生涯
第二节 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存在与时间》的基本思想
第二十一章 逻辑实证论和逻辑哲学论
第一节 维也纳学派
第二节 柏林学派
第三节 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演变
第二十二章 战后的沉思
第一节 基本趋势
第二节 现象学运动
第三节 诠释学与符号学
第四节 对历史的反思
第二十三章 战后的海德格尔哲学
第一节 对于存在本体论的双向论证
第二节 语言与存在
第三节 真理在艺术中敞亮
第二十四章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第一节 本体论的哲学诠释学的建构
第二节 语言的本体论意义
第三节 作为游戏、象征和节日的艺术
第二十五章 21世纪的哲学景观
第一节 20世纪末的争论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霍耐特的社会哲学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高宣扬,浙江杭州人,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精通英、法、德、俄及印尼文,近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
(1)当代法国哲学
(2)德国哲学史
(3)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
主要著作: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
《福柯的生存美学》
《流行文化社会学>
《毕加索与当代艺术》
《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
《对话》(与程抱一院士合著)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后***之:
( 2024-12-18 12:49:1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用户1718223588:
( 2024-06-13 04:19:48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PDF/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25449889:
( 2024-09-04 19:38:09 )
无损的报告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33908623:
( 2024-12-11 17:17:03 )
高清版本报告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38486384:
( 2025-02-02 16:53:04 )
无损的小说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