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历代古琴曲谱汇考⑦---平沙落雁 -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20 04:59:39

历代古琴曲谱汇考⑦---平沙落雁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历代古琴曲谱汇考⑦---平沙落雁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历代古琴曲谱汇考⑦---平沙落雁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在古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成果,至今留存有二百余部古琴谱书,琴曲(含重复曲谱)达四千余首。这些琴曲作品中,《平沙落雁》尽管其曲谱刊录时间相对较晚,但却是受欢迎程度最高、流传谱本最多的古琴乐曲。 在目前收集到的近两百二十部琴谱中,有八十二部收录了《平沙落雁》及相关曲谱。其中以『平沙落雁』为曲名的有六十五部谱书,计一百零三个曲谱;以『平沙』为曲名的有七部谱书,计十个谱本;以『雁落平沙』为曲名的有十部谱书,计十个曲谱。三者合计共一百二十三个谱本。查阜西先生所著《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中所列《鸣盛阁琴谱》《诗梦斋琴谱》及《雅斋琴谱丛集》中十个谱本未予收录。所以有记录的《平沙落雁》及其相关琴曲谱本超过了一百三十种。本文对所收谱本中的文字内容及刊录时间等进行简要阐述,其中或有不当之处,待后续补正。 一、以『雁落平沙』为曲名的琴曲,目前所见最早收录的谱书为明末朱常淓辑的《古音正宗》(一六三四),曲谱为角音,五段。除《古音正宗》外,《徽言秘旨》《愧庵琴谱》《虞山李氏琴谱》《琴学轫端》《悟雪山房琴谱》《琴瑟合谱》《双琴书屋琴谱集成》《立雪斋琴谱》等九部谱书也收录了以《雁落平沙》为题的曲谱,段落从四到六段不等。其中《愧庵琴谱》(一六六〇)《悟雪山房琴谱》(一八三五)及《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一八八四)中的谱本为羽音。《悟雪山房琴谱》谱本和《双琴书屋琴谱集成》谱本均为七段,且二者曲谱相同,而《愧庵琴谱》版本则为六段,内容上虽与《悟雪山房琴谱》和《双琴书屋琴谱》谱本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是较为明显的。与《古音正宗》五段同为角音的还有《立雪斋琴谱》(一八九五)六段,该谱除与《古音正宗》谱本分段不一外,在曲谱内容上二者则大致相同,或为同宗或为演变而来。此外还有《琴学轫端》(一八二八)商音八段谱,《徽言秘旨》(一六四七)徵音五段谱,《琴瑟合谱》(一八七〇)四段附瑟谱等均为《雁落平沙》琴曲的不同版本。 二、以『平沙』为曲名的琴曲有七部谱书收录,包括《松风阁琴谱》(一六七七年,角音,八段)、《松风阁琴瑟谱》(角音,八段,有瑟谱)、《德音堂琴谱》(一六九一年,角音,六段)、《东园琴谱》(一七二二年,角音,六段)、《张鞠田琴谱》(一八四四年,羽音,十段,附工尺谱)、《栩斋琴谱稿》(中浙派钞本)、《天闻阁琴谱》(一八七六年,收黄钟、蕤宾、夷则、太簇四调曲谱,均为六段)。以上十个琴曲谱本中,《松风阁琴谱》和《松风阁琴瑟谱》为同一谱本,后者为琴瑟合谱;《德音堂琴谱》和《东园琴谱》虽同为角音,二者前五段曲谱基本相同,但从第六段到结束存有较大差别,因此《德音堂琴谱》谱本和《东园琴谱》谱本不能单纯混为一种版本。此外《德音堂琴谱》谱本和《东园琴谱》谱本与《松风阁琴谱》谱本也存有较大差别,不可混为一谈。《张鞠田琴谱》中羽音十段与《自远堂琴谱》(一八〇二)所收谱本除前者带有工尺谱外其余曲谱内容一致,二者或为同一谱本传承。《栩斋琴谱稿》也是一个钞本琴谱,但没有明显的分段标识,只在琴谱前注有『中浙派钞本』的款识,但从曲谱对比来看,与《德音堂琴谱》所收《平沙》极为相似,故此二者为同一谱本的演变可能性较大。唐彝铭纂于一八七六年的《天闻阁琴谱》谱本中收录了四曲《平沙》和三曲《平沙落雁》,这七首曲谱均属于不同来源。 三、以『平沙落雁』为曲名的琴曲数目最多,有一百零三个曲谱,段落从四段到十段不等,曲谱调式也是错综复杂。最早以《平沙落雁》为曲名的琴谱是清代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孔兴诱辑订的《琴苑心传全编》,谱分八段,商调,谱前解题中有提到『此谱为唐陈子昂之谱』,对于谱作者此处暂不作深入分析。同此谱本同为八段且琴谱一致的有《天闻阁琴谱》中收录的羽音变调谱本,此羽音变调谱本录文字说:『此谱原操为唐陈子昂作,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这个谱本对于《琴苑心传全编》谱本提到的『陈子昂作』亦是一种支持。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虞山派徐上瀛撰辑的《大还阁琴谱》收录了《平沙落雁》,徵羽调,凡四段,与《古音正宗》所收《雁落平沙》曲相比,《大还阁琴谱》谱本出现了较多的变化,对《古音正宗》谱本中的第四段略作删减,与第五段并作一段,变为四段,并沿用了《古音正宗》谱本的主框架旋律,谱中更多的运用了『吟、猱、绰、注、上、下、进、退、复』等装饰音,使曲谱更加丰富细腻,增加了琴乐的韵味,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大还阁琴谱》所收谱本被后续刊出的谱书多有收录或进一步演变,其中《琴谱析微》(一六九二)收录谱本与《大还阁琴谱》谱本完全一致;《蓼怀堂琴谱》(一七〇二)四段谱本,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蒋文勋撰《二香琴谱》四段谱本,《槐荫书屋琴谱》(一八〇四)四段谱本均与《大还阁琴谱》谱本相比有较小改动;《卧云楼琴谱》(一七二二)谱本和《峰抱楼琴谱》(一八二五)曲谱二者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峰抱楼琴谱》将《大还阁琴谱》谱本中第四段拆分成了两段,全谱总分为了五段。与《峰抱楼琴谱》谱本拆分段落类似的还有《澄鉴堂琴谱》(一七一八)、《琴香堂琴谱》(一七六〇)、《研露楼琴谱》(一七六六)以及《梅花仙馆琴谱》(约一八四〇)。其中《琴香堂琴谱》谱本和《梅花仙馆琴谱》谱本与《澄鉴堂琴谱》谱本完全一致,均为徵羽音,五段谱。除此之外相较于《大还阁琴谱》谱本有所演变的还有《存古堂琴谱》(一七二六)、《兰田馆琴谱》(一七五五)、《龙吟阁秘本琴谱》(一七四四)、《酣古斋琴谱》(一七八五)、《指法汇参确解》(一八二一)及《响雪山房琴谱》等,在此不逐一进行列举。 清康熙四十八年(一七〇九)禹祥年著刊的《一峰园琴谱》中所收《平沙落雁》为五段,谱前有『郑正叔作』款识,从其琴谱内容来看,与《蓼怀堂琴谱》谱本虽有个别差异,但大体属同源之本,但与前面《平沙》谱本中提到的《松风阁琴谱》《松风阁琴瑟谱》两个谱本却差异明显。因《一峰园琴谱》谱本相对较晚出现,又与《松风阁琴谱》《松风阁琴瑟谱》中的《平沙》为不同版本,因此单凭款识暂无法妄下谱作者是谁的断言。 清代琴家周鲁封于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汇纂《五知斋琴谱》中,较早提出了为臞仙所作《平沙落雁》版本,徵羽音,七段。按周鲁封是根据广陵琴家徐祺所传而辑成此谱,与另一广陵传谱《澄鉴堂琴谱》中收录曲谱进行比较,其中《平沙落雁》一曲,两谱版本差异较大,虽时间相近,但从琴曲演变及发展上,《五知斋琴谱》谱本则更多加入了广陵派独特的风格,在曲谱细节处理上也更为灵活生动。之后刊录的诸多谱书版本也有沿用《五知斋琴谱》谱本的,如《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一八七五)、《枕经葄史山房杂钞》(一八八一)两个谱本、《十一弦馆琴谱》(一九〇七)等。 到了清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吴文焕所辑《存古堂琴谱》,《平沙落雁》曲调仍为徵羽音,但段落却发展成了七段,相较于早期的《大还阁琴谱》谱本,该谱将原第一段拆分成了两段,将第四段拆分成三段及泛音,其改动实质上仍可视为同一谱本的创新或演变,总体上并无出现本质的区别。而上面提到的《澄鉴堂琴谱》《琴香堂琴谱》《梅花仙馆琴谱》等谱本相较于《大还阁琴谱》谱本来说,虽在曲谱内容上差异较大,但从改动的第四、五段来说,相比于《大还阁琴谱》第四段的落音及句读上均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结构发生改变也就说的通了。 另一流传较广的谱本为另一清代广陵琴家吴仕柏所辑《自远堂琴谱》谱本,该谱本中将《平沙落雁》曲谱分为了十段,单从指法及减字谱来看,仍或沿用《五知斋琴谱》谱本,但在结构及段落划分上与《五知斋琴谱》谱本相比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有所增益。《裛露轩琴谱》(一八〇二前后)《张鞠田琴谱》(一八四四)《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一八八四年,宫调羽音谱)等均受到了《自远堂琴谱》谱本的影响。 当下琴坛流行的《平沙落雁》有两个谱本,一是根据《蕉庵琴谱》打谱而来张子谦传谱,俗称『南平沙』,一是管平湖据《琴学丛书》打谱来的,俗称『北平沙』。从其谱本传承上来看《蕉庵琴谱》同广陵派琴其他琴谱《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及《自远堂琴谱》三者既有联系,又有自己独特之处。之后流传的释空尘著的《枯木禅琴谱》则继承了此谱的主要内容。 清代末年杨宗稷纂辑的《琴学丛书》中收录了的『北平沙』所据谱本,宫调羽音,六段,谱旁并附工尺谱。该谱从旋律及骨干音上与《蕉庵琴谱》大致相同,由于打谱节奏的处理及一些细节上润饰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奏版本。且管平湖版本的《平沙落雁》中雁群活动的乐句与《澄鉴堂琴谱》及《自远堂琴谱》《五知斋琴谱》都能找到相关材料,而《蕉庵琴谱》则没有保留此部分内容。这是二者较大的差别。除南、北《平沙》之外,还有《梅庵琴谱》《悟雪山房琴谱》《琴学入门》等琴谱收录的《平沙落雁》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以《琴学入门》《琴学尊闻》《钱塘诸氏琴谱》及《友石山房琴谱》等为同一传谱的《平沙落雁》为宫音琴谱。以《悟雪山房琴谱》和《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中『夷则均宫音』谱本和『无射均宫音』谱本均可视为同一谱本传承。 除以上所列的琴谱收录《平沙落雁》外,还有很多谱本收录,且不止一个版本,如清乾隆四年(一七三九)王善编辑《治心斋琴学练要》收录黄钟均宫调谱、夹钟均商调谱、宫音谱、夷则均(黄钟徵调)谱、无射均(黄钟羽音)谱,五个谱本,均为五段。清乾隆九年(一七四四)曹澹斋、苏琴山等合订的《春草堂琴谱》也收录了五谱,分别是仲吕均宫音谱、黄钟均宫音谱、夹钟均宫音谱、无射均宫音谱、夷则均宫音谱,均为六段。《春草堂琴谱》五个谱本与《治心斋琴学练要》中五谱谱本分别对应。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周显祖编订的《琴谱谐声》收录《平沙落雁》琴曲多达十首,分别有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独弦宫调、两弦平沙、宫调泛音谱本。其中独弦宫调琴谱中所有弦位均为七弦,两弦平沙中所有弦位为六、七两弦,宫调泛音也是对谱而作,此与常见流传谱本极为不同,或为周显祖之自作谱本,这十个琴谱中第一个曲谱宫调谱本内还用文字注明了呼吸,这种标注形式在其他谱本并不常见。清代著名琴谱《天闻阁琴谱》也收录了七个版本,其中包括四首《平沙》、三首《平沙落雁》。四曲《平沙》注明来源《春草堂琴谱》谱本,三曲《平沙落雁》谱本则互为不同,或分别来自不同谱本传谱。 从以上所有谱本中,有《一峰园琴谱》《松风阁琴谱》等记载为郑正叔所作,《五知斋琴谱》《萧立礼琴说》《琴谱正律》《槐荫书屋琴谱》《荻灰馆琴谱》《蕉庵琴谱》《希韶阁琴谱集成》《琴学初津》《琴学摘要》《梅庵琴谱》等琴谱记载为臞仙作,《兰田馆琴谱》记载为姑苏陈鸣玉作,《天闻阁琴谱》记载为唐人陈子昂作,《绿绮清韵》琴谱中记载为宋毛敏仲作。琴家顾梅羹在《百瓶斋琴谱》所录《平沙落雁》谱末文字中根据佚名宋人所撰《李师师佚事》的记载,断定琴曲《平沙落雁》在北宋时已流传民间,其作者虽不能证明为唐人陈子昂,但应不是毛敏仲、朱权、陈鸣玉等人。关于此说目前也亟待更多文献进行验证。 尽管《平沙落雁》琴曲刊出的时期较晚,但却是现存琴曲中谱本流传最多的一曲。这不仅说明了此曲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其极高的研究价值。从较早出现《平沙》一曲的《古音正宗》《徽言秘旨》,到《大还阁琴谱》为代表的虞山派传谱,再到《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蕉庵琴谱》等为代表的诸多谱本的传承,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琴曲流变的历史脉络。不同时期的谱本以其独特的风貌对后续琴谱的演变也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正是古琴音乐在流传中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才能充分体现出其是一种不断流动、吸收、融合的艺术生命体,更加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之所在。

书籍目录:

一古音正宗明·朱常淓纂辑 一三 二徽言秘旨明·尹晔辑 一七 三愧庵琴谱清·吴士亮编集 二一 四琴苑心传全编清·孔兴诱辑订 二五 五大还阁琴谱清·徐上瀛订正 二九 六松风阁琴谱清·程雄订正 三三 七松风阁琴瑟谱清·程雄订周在都重刊 三九 八德音堂琴谱清·汪天荣辑 四三 九琴瑟合璧清·范承都著 四七 一〇琴谱析微清·鲁鼐订正 五三 一一蓼怀堂琴谱清·云志高辑订 五七 一二一峰园琴谱清·禹祥年著刊 六一 一三澄鉴堂琴谱清·徐常遇编著徐袆增订 六五 一四五知斋琴谱清·周鲁封汇纂 六九 一五卧云楼琴谱清·马兆辰订正 七五 一六东园琴谱清·朱仕佐钞 七九 一七存古堂琴谱清·吴文焕选辑 八五 一八乐我斋琴谱清·佚名钞 八九 一九琴书千古清·佚名钞 九三 二〇治心斋琴学练要清·王善编辑 一〇五 二一春草堂琴谱清·曹澹斋苏琴山戴兰崖同订 一一九 二二龙吟阁秘本琴谱清·王封采辑 一二九 二三颍阳琴谱清·李郊编定 一三三 二四兰田馆琴谱清·李光塽订 一四一 二五琴香堂琴谱清·马士骏刊 一四五 二六研露楼琴谱清·崔应阶订 一四九 二七酣古斋琴谱清·裴奉俭精钞 一五三 二八龙吟馆琴谱清·佚名钞 一五七 二九自远堂琴谱清·吴仕柏参订 一六一 三〇萧立礼琴说清·萧立礼钞 一六七 三一裛露轩琴谱清·佚名钞 一七七 三二太和正音琴谱清·吕成京钞 一八三 三三琴音标准清·戴大昌辑 一八七 三四梅花仙馆琴谱清·师妙灵订 一九七 三五指法汇参确解清·王仲舒撰 二〇一 三六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订 二〇五 三七虞山李氏琴谱清·李天根钞 二二七 三八响雪山房琴谱清·佚名钞 二三一 三九峰抱楼琴谱清·沈浩撰沈学善参订 二三五 四〇琴学轫端清·石卿编订 二三九 四一邻鹤斋琴谱清·陈幼慈辑 二四七 四二二香琴谱清·蒋文勋撰 二五一 四三乐山堂琴谱清·陈梅鼎辑 二五五 四四悟雪山房琴谱清·黄景星汇辑 二五九 四五琴谱正律清·王雩门辑订 二六五 四六行有恒堂录存琴谱清·佚名钞 二七五 四七张鞠田琴谱清·张鞠田撰 二七九 四八槐荫书屋琴谱清·王藩钞 二八七 四九稚云琴谱清·曹稚云钞 二九一 五〇荻灰馆琴谱清·欧阳书唐著 二九七 五一百瓶斋琴谱清·顾玉成辑订 三〇一 五二钱塘诸氏琴谱清·诸可宝校 三一三 五三琴学尊闻清·郭柏心辑 三一七 五四琴学入门清·张鹤辑 三二五 五五皕琴琴谱清·沈维裕著 三三一 五六青箱斋琴谱清·王鹏高辑 三三七 五七蕉庵琴谱清·秦维瀚撰 三四七 五八琴瑟合谱清·庆瑞著 三五一 五九白菡萏香馆琴谱清·周灿辑 三五七 六〇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清·孙宝撰 三六三 六一天闻阁琴谱清·唐彜铭纂集 三七一 六二希韶阁琴谱集成清·黄晓珊纂订 三八九 六三希韶阁琴瑟合谱清·黄晓珊纂辑 三九三 六四枕经葄史山房杂钞清·佚名钞 三九九 六五绿绮清韵清·徐胪先辑刊 四一一 六六双琴书屋琴谱集成清·倪和宣钞 四一五 六七友石山房琴谱清·马元熙辑 四四三 六八枯木禅琴谱清·释空尘著 四四九 六九琴学初津清·陈世骥辑 四五五 七〇立雪斋琴谱清·汪绂著 五一一 七一养性堂琴谱清·倪和宣钞 五一七 七二琴学摘要清·王露著 五二三 七三十一弦馆琴谱清·刘铁云辑刊 五二七 七四琴学丛书清·杨宗稷编辑 五三三 七五琴学清·王宾鲁撰 五三九 七六琴学管见民国·李崇德辑 五四七 七七梅庵琴谱民国·王宾鲁讲授徐卓编述 五五三 七八栩斋琴谱稿民国·庄剑丞校订 五五七 七九琴谱四卷清·佚名钞 五六一 八〇琴谱及指法清·佚名钞 五六五 八一琴谱二十九曲清·佚名钞 五六九 八二丝桐协奏年代不详·佚名钞 五七五

作者简介:

刘晓睿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古琴文献研究学者,古琴文献研究室创办人,《琴者》古琴季刊杂志创办人。 2012年春开始学习古琴,2018年受教于唐健垣博士、李祥霆教授。2013年春着手整理古琴文献工作,至今已数年。在此期间,累计整理历代古琴谱书近220部、琴曲4300余首、指法释义20000余条等。 2018年初开始策划并主持编纂古琴文献系列图书,包括《中国古琴谱集》(全30册),《明精钞彩绘本·太古遗音》,《历代古琴文献汇编》丛书、《历代古琴曲谱汇考》丛书、《图说中国古琴丛书》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收藏(920+)
  • 影印(427+)
  • 完整(404+)
  • 无颠倒(951+)
  • 缺页(285+)
  • 免密(849+)
  • 注释(191+)
  • 权威(289+)
  • 可搜索(656+)
  • 高速(791+)
  • 如获至宝(414+)
  • 风格朴实(543+)
  • 珍藏(223+)
  • 清晰(542+)
  • 考研(919+)
  • 无广告(840+)
  • 学者(517+)
  • 重排(835+)
  • 可编辑(726+)
  • 研究(251+)

下载评论

  • 用户1717410599: ( 2024-06-03 18:29:59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38860259: ( 2025-02-07 00:44:19 )

    高清的报告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25688859: ( 2024-09-07 14:00:59 )

    翻译质量很好,语言流畅,没有生硬感,值得推荐!

  • 芮***枫: ( 2024-05-09 20:12: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用户1719837827: ( 2024-07-01 20:43:47 )

    无损版本教材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