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抵牾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azw3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pdf] 互动与抵牾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全景呈现80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回望一个辉煌的文学时代
*精彩解读80年代文学思潮,记录思想的潮涨潮落
*探索文学批评与小说潮流的关系,破译80年代文学图景的密码
*知名学者杨扬、殷国明倾力推荐
【学者推荐】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说,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批评缠绕,与观念并行。这样的80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物,需要一种独特的打开方式。本书是第一部尝试用这种互文方式打开80年代中国文学的研究著作,值得关注。
——杨扬(文学评论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用信念和回望托起一个辉煌的文学时代,这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珍重和眷恋,还有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
——殷国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批评拥有独特的优势地位及创新性特征。新的文学观念的影响、新兴批评家的活动及文学期刊的作用等,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文学批评成为解读此段时间文学的重要维度。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和小说潮流的变动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阐发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决定该时间段文学批评的关键性要素,并对其与小说创作间的关系做出系统化的研究,探索文学史何以如此呈现80年代文学图景的密码,以期在此基础上拓展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书籍目录:
导论:批评的力量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方式
二、反思:批评的黄金时代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上篇:文学批评的“在场”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家:流金岁月中的歌者
第一节 老一代批评家:新气象的支撑者
第二节 中年批评家:新气象的中流砥柱
第三节 青年批评家:新潮的生机
一、流金岁月中批评的增长
二、圈子式的亲密关系:批评家的生态
三、批评的助力与剪裁
第二章 译介文本的选择和影响
第一节 移译西学典籍
第二节 “现代派”的话语魅力
第三节 接纳的选择和意义的增长
第三章 文学批评方法的涌动与观念的振荡
第一节 “方法论年”的到来
第二节 新评带来的视野变化
第三节 理论的焦虑与文学观念的振荡
第四章 文学期刊的承载力
第一节 舞台上的聚光灯:期刊的繁荣景象
第二节 《人民文学》:风向标意义
第三节 《上海文学》《收获》:新潮小说丰饶的沃土
第四节 《钟山》:适市场而动的成功策划
下篇:批评的“介入”与小说潮流的“出场”
第五章 “伤痕—反思”文学潮流与新旧文学的断裂性想象
第一节 “新时期”的到来与文学的诉求
第二节 争鸣与规约
第三节 文本的话语延伸
第六章 “改革文学”与现代化憧憬
第一节 《乔厂长上任记》的发表
第二节 现实主义写作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共振
第三节 现代化想象中的价值偏向
第七章 “寻根文学”与文化热忱时代的文学诉求
第一节 “寻根文学”发生的线索
第二节 “宣言”与浪潮的涌起
第三节 “文化”表述的困境和争论
第八章 “先锋小说”的出场与“形式实验”的炫舞
第一节 从期刊看作家在文坛的地位
第二节 来自“形式”的话语力量
第三节 期待、剪裁与游离的“先锋”
第九章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
第一节 命名的急迫:从研讨会到“大联展”
第二节 批评视野中的“现实期待”及争论
第三节 市场暗流中的“现实”
后记
作者简介:
俞敏华,1978年生,文学博士,教授,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曾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著有《形式的表象与深意——20世纪末中国小说艺术形式研究》《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史论》。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27739992:
( 2024-10-01 07:46:32 )
优质版本教材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29471069:
( 2024-10-21 08:37:49 )
高清的学术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27705406:
( 2024-09-30 22:10:06 )
格式不兼容,手机阅读体验差。
-
用户1740839527:
( 2025-03-01 22:32:07 )
优质版本教材资源,PDF/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28366569:
( 2024-10-08 13:49:29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