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word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kindle]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内容。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对东西文化加以比较,极富开创性和启发性。梁漱溟(1893-1988),原名梁鼎焕,毕生致 力于中国儒家文化的复兴和著述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印度哲学概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书籍目录:
自序/l
第三版自序/4
第八版自序/7
第一章 绪论/10
一般人对这问题的意思/10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12
随便持调和论的不对/17
以为无从研究的不对/22
我研究这问题的经过/22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24
我们所要求的答案/24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一/25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二/27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三/28
西方化问题的答案四/30
我求答案的方法/3l
我对于西方化问题的答案/3l
答案讲明的第一步/32
西方化的科学色采/33
西方化的德谟克拉西精神/40
结果西方化的面目如此/47
第三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48
答案讲明的第二步/48
客观说法的未是/49
生活的说明/ 52
人生三种问题/ 56
人生的三路向/ 57
中国文化问题印度文化问题之答案的提出/ 59
答案讲明的第三步/59
答案讲明的第四步/63
西方人精神的剖看/65
中国文化的略说/66
印度文化的略说/68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70
三方思想情势简表/70
现量比量直觉三作用之说明/72
西洋哲学之情势/76
罗素的意思/79
柏格森的意思/79
印度哲学的情势f/8l
佛教的形而上学方法/83
西洋印度两方哲学之动机不同/88
宗教问题之研究/89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93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98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104
宗教的真可能所在/107
印度文明之所由产生/110
中国哲学之情势/111
中国形而上学的大意/114
孔子对于生之赞美/117
孔子之不认定的态度/n8
孔子之一任直觉/120
孔子所谓仁是什么?/12l
孔家性善的理/125
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126
礼运大同说之可疑/130
孔子生活之乐/132
孔子之宗教/134
试说从来的中国人生活/143
西洋人生哲学/147
三方生活之真解/150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153
我们推论未来文化的态度/153
事实的变迁/153
经济改正之必要/156
因经济改正而致文化变迁/158
见解的变迁/160
态度的变迁/166
倭铿的态度/169
罗素的态度/170
社会主义之变迁/174
克鲁泡特金的态度/175
泰戈尔的态度/176
对世界未来文化的推测/180
就生活三方面推说未来文化/182
一般对未来文化的误看/186
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187
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189
我提出的态度/197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今日应再创讲学之风/199
世界的态度/200
补遗/201
著者告白一/203
著者告白二/205
1980年著者跋记/206
附录/207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207
自序/207
这个问题的现状/208
这个问题的真际/211
这个问题解决将在何人/214
《人心与人生》自序/219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222
编后/234
“世纪文库”版编后/236
作者简介:
我这书于民国十年秋间出版后,不久便有几处颇知自悔。所以于十一年付三版时曾为自序一篇特致声明。其后所悔更多,不只是于某处某处晓得有错误,而是觉悟得根本有一种不对。于是在十五年春间即函请商务印书馆停版不印。所以近两三年来外间久已觅不到此书了。
这书的思想差不多是归宗儒家,所以其中关于儒家的说明白属重要;而后来别有新悟,自悔前差的,亦都是在此一方面为多。总说起来,大概不外两个根本点:一是当时所根据以解释儒家思想的心理学见解错误;一是当时解释儒家的话没有方法,或云方法错误。
大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必有他所据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学。所有他在伦理学上的思想主张无非从他对于人类心理抱如是见解而来。
而我在此书中谈到儒家思想,尤其喜用现在心理学的话为之解释。自今看去,却大半都错了。盖当时于儒家的人类心理观实未曾认得清,便杂取滥引现在一般的心理学作依据,而不以为非;殊不知其适为根本不相容的两样东西。至于所引各派心理学,彼此脉路各异,亦殊不可并为一谈;则又错误中的错误了。十二年以后始于此有悟,知非批评现在的心理学,而阐明儒家的人类心理观,不能谈儒家的人生思想。十三四五年积渐有悟,乃一面将这书停版,一面拟写成《人心与人生》一书;欲待《人心与人生》出版再将这书复版。因为这书所病非是零星差误,要改订直无从下手,只能两书同时出版,以后作救正前作。
其他一点根本不对的,所谓解释儒家的话没有方法,其觉悟更早于此,十一年的三版自序固已露其端。序文所云“……我当时所怀抱‘格物’的解释亦同许多前人一样,以自己预有的一点意思装入‘格物’一名词之下…… ”便是。大凡一种为人崇奉的古书,类如宗教中的经典或有其同等权威者,其注解训释都是歧异纷乱不过。不惟是种种不同,直是互相违反,茫无凭准。这一面由古人不可复起,古时社会一切事实背影不复存在,凡其立言之由,出语所指,均不易确定;或且中经作伪篡乱,错简讹夺,一切文字上待考证校订处,益滋纷淆;而一面由后人各就己意发挥,漫无方法准则,有意地或无意地附会牵和,委曲失真。仿佛听说有人考过《大学》格物的解释古今有几百种不同。试问若此,我们将何从置信?所以除史实上文字上应亟作考证校理功夫外,最要紧的便是大家相戒莫再随意讲,而试着谋一个讲解的方法以为准则。庶几不致于无从置信的几百种说外又添多一种;而糊涂有清明之望。我深自觉在这本书中所为儒家的讲说没有方法,实无以别于前人。因有《孔学绎旨》之作,期望着有点新的成功;曾于十二年至十三年间为北大哲学系讲过一个大概。所有这书中讲的不妥处亦是预备以新作来救正。
却不谓十五年以来,心思之用又别有在,两种新作到今十八年了,俱未得完成。而由近年心思所结成的《中国民族之前途》一书,却将次写定出版。是书观察中国民族之前途以中国人与西洋人之不同为主眼,而所谓中西之不同,全本乎这本书人生态度不同之说,所以两书可算相衔接的。因此,这本书现在有复版的必要。我尝于自己所见甚的,不免自赞自许的时候,有两句话说:“百世以俟,不易吾言。”这本书中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有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失,而大端已立,后之人可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即上面之所谓根本不对的,其实亦自经过甘苦,不同浮泛;留以示人,正非无谓。不过《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既未得一同出版,只好先以此序叙明年来悔悟改作之意,俾读者知所注意而有别择;是亦不得已之一法。改作的内容新义,未获在这里向读者请教。实是有歉于衷! 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漱溟于北平清华园
后记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首次出版于1921年,距今已七十余年,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曾引起思想学术界的重视。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海内外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兴起,此书再度受到人们的注意,并被视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现在以横排本重新问世,也主要是为适应人们了解和研究现代新儒学这一中国当代重要思潮的需要。
此书首次于1921年10月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出版。1922年1月起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30年先后印行八版。1987年2月,商务印书馆为纪念建馆九十周年,又根据小字本影印出版一次。现在这个版本即以小字本为准,又将大字本中的两则著者告白补入,并勘正个别错字与标点。这个版本还收入了著者1980年所写的跋记;删去了已失时效的“时论汇编”,约四万字;又增加了两篇附录。
关于这两篇附录,须稍加说明。附录一:《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导言。
此文写成于1919年夏,即著者1920年9月在北大首次就此问题作演讲之前一年,因此可以说这是著者论述此问题最早的一篇文字。附录二:《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早在1926年本书第八版 《自序》中,著者即表示“颇知自悔”,其自悔处之一即是“盖当时于儒家的人类心理观实未曾认得清”,而非阐明儒家的人类心理观不能谈儒家人生思想。此后数年,著者即对此问题不断思考和研究,而此文正是这一思考和研究历程的翔实的记述。当然,关于思考和研究的结果,那还须参阅著者晚年著作《人心与人生》一书,方能了解其全貌。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3261298:
( 2025-03-29 23:14:58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6519458:
( 2024-05-24 10:57:38 )
互动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24606797:
( 2024-08-26 01:26:37 )
章节错乱,排版混乱,影响理解。
-
用户1738293959:
( 2025-01-31 11:25:59 )
精校版本小说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4427144:
( 2024-04-30 05:45:44 )
无损的期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
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8:50:03
-
为革命,保护视力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8:50:03
-
动态读书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8:50:03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关于中庸及其他的讨论以及一些体会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8:50:03
-
不建议读全书,有些观点很有价值。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8:50:03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