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国刑法史讲义:先秦至清代 -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4 12:59:08

中国刑法史讲义:先秦至清代 azw3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中国刑法史讲义:先秦至清代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中国刑法史讲义:先秦至清代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中国刑法史讲义:先秦至清代》共分十一讲,包括绪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是中国刑法史的古代部分。 第一讲,中国古代刑法的起源,是本讲义的绪论。上篇从第二讲到第八讲,依照王朝更替的顺序,系统介绍各朝各代的刑法。其中,每个朝代先介绍刑事立法概况,再具体讲述刑法的内容,包括刑名、罪名、刑法原则和刑法的特点,这种以朝代为经问题为纬的写作方法,是以往一些刑法史通行的方式,如周密所著《中国刑法史纲》,张晋藩主编《中国刑法史稿》等,其优点是线索清晰,缺点是一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往往贯穿几个朝代甚至千年之久,在分朝代论述中就难免显得零散;而有些问题千年不变,各朝各代大同小异,反复论述就显得重复累赘。对此,本讲义又特设下篇作为专题,第九讲,以唐宋律的刑事罪名为核心,介绍中古时期的罪名之制及其演化。第十讲,历代刑法原则的发展、演变,在上篇中因篇幅限制仅介绍了15项比较重要的原则,而在此则增设了中国古代的33条刑法原则,留给读者自己思索求解。第十一讲,刑名之制的演化,即古代以五刑制度为核心的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为本讲义的尾论。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讲 中国古代刑法的起源 3 摘要 3 一、引言 4 二、中国古代刑法起源的几种假说 7 (一)刑起源于“天”说 8 (二)刑起源于“兵”说 9 (三)刑起源于“定分止争”说 11 (四)刑起源于苗民说 13 (五)刑起源于“性恶论”说 13 三、中国古代“刑”、“法”、“律”概念的演变 14 (一)刑 15 (二)法 16 (三)律 17 四、从法律进化论角度看中国刑法的起源 20 参考文献 22 思考题 22 上篇 第二讲 夏商周三代的刑事立法 25 摘要 25 一、古史传说中的刑事立法 26 二、夏代的刑事立法 28 三、商、周的刑事立法 30 四、三代刑法的内容 34 (一)刑罚体系 34 (二)刑罚适用原则 37 (三)刑事罪名 39 (四)司法制度 41 参考文献 48 思考题 48 第三讲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刑法 49 摘要 50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51 二、秦代的刑法 56 (一)秦代的刑事立法 56 (二)秦律的主要形式 57 (三)秦代刑法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60 1.刑事罪名 60 2.刑罚制度 64 3.刑法原则 67 三、汉代的刑法 74 (一)汉代的刑事立法 74 (二)汉律的主要形式 77 (三)汉代刑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81 1.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81 2.加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83 3.严惩破坏统治秩序的“贼盗”罪 86 4.保护等级特权制度 90 5.巩固婚姻家庭制度的刑事政策 93 (四)汉代的刑名 95 1.西汉前期的刑制改革 95 2.汉代刑罚的种类 98 (五)汉代刑法原则的发展 101 1.矜老怜幼的恤刑原则 102 2.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103 3.自告原则 104 4.诬告反坐原则 104 5.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105 6.春秋决狱辨 106 参考文献 112 思考题 112 第四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 113 摘要 113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事立法概况 115 二、刑法思想的儒家化 119 (一)曹操、诸葛亮的法律思想 119 (二)关于肉刑的论战 120 (三)晋代的律学 122 三、刑法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123 (一)刑法的主要内容 123 1.严惩直接侵犯君主权力和危害统治秩序的犯罪行为 123 2.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 124 3.侵犯财产权利方面的犯罪 124 (二)重要刑法原则的增加 125 1.八议入律 125 2.重罪十条 126 3.准五服以折罪 127 4.存留养亲 128 5.罪刑法定原则的入律 128 6.经义决狱 129 (三)刑罚制度 131 1.曹魏的刑罚制度 131 2.晋代的刑罚制度 132 3.南朝的刑罚制度 132 4.北朝初步确定新的“五刑”体制 132 参考文献 133 思考题 133 第五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刑法 134 摘要 134 一、隋朝的刑法 136 (一)隋朝的刑事立法概况 136 (二)隋朝刑法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状况 138 1.隋朝刑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138 2.隋朝刑法的实施 141 3.毁法与废法 145 二、唐及五代时期的刑法 148 (一)唐初统治者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48 1.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149 2.国家法令,惟须简约 150 3.法令不可数变 150 4.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151 5.慎刑恤狱 152 (二)唐前期的刑事立法 153 (三)唐后期刑事立法的变化 154 三、唐代刑法的主要形式 156 (一)律 156 (二)令 160 (三)格 161 (四)式 162 (五)敕 162 (六)典 162 (七)例 163 四、唐代刑法的实施 164 (一)唐前期刑事司法中的守法与滥刑 164 (二)唐后期刑法适用的变化 168 五、唐律的历史地位 170 六、五代十国的刑法 172 (一)五代十国的刑事立法 172 (二)五代滥刑 175 (三)五代刑法的建树 177 参考文献 179 思考题 180 第六讲 宋朝的刑事法律 181 摘要 181 一、宋朝刑事立法概况 182 (一)《重详定刑统》 182 (二)《编敕》及其他法律形式 184 (三)条法事类 188 二、宋朝刑法的特点 190 (一)盗贼重法 190 (二)折杖、刺配与死刑 194 1.折杖 194 2.刺配 196 3.死刑 199 参考文献 201 思考题 201 第七讲 辽、金、元之刑法 202 摘要 202 一、辽国的刑法 203 (一)辽国的刑事立法概况 203 (二)辽国刑法的基本内容 205 (三)辽国的刑罚制度 208 二、金国的刑法 211 (一)金国的刑事立法概况 211 (二)金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16 1.“本朝旧制”与“赎奴”、“释奴” 216 2.女真贵族的法律特权 217 3.加强对“盗贼”的惩治 219 (三)金国的刑罚制度 220 1.金初的刑罚 220 2.刑罚制度的确定 221 三、元朝的刑法 224 (一)元王朝建立前的蒙古法律 224 1.成吉思汗时期的刑事立法概况 224 2.忽必烈建立元王朝前的刑事立法概况 228 (二)元朝的刑法 231 1.元朝刑事立法概况 231 2.元代刑法的基本形式 236 (三)元代刑法的特点 239 1.民族特点 240 2.宗教特点 248 3.刑制特点 253 参考文献 262 思考题 263 第八讲 明清时期的刑法 264 摘要 264 一、明朝的刑法 265 (一)明朝的刑事立法概况 265 1.《大明律》的制定 265 2.《大明令》的颁行 267 3.《明大诰》的制定与实施 267 4.《问刑条例》的制定与实施 269 (二)《大明律》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69 1.《名例律》 270 2.《吏律》 274 3.《户律》 275 4.《礼律》 276 5.《兵律》 278 6.《刑律》 278 7.《工律》 281 (三)明朝的刑罚制度 281 1.五刑 281 2.充军 283 3.工役代刑 284 4.枷号 285 (四)刑法原则 286 1.等级特权 286 2.罪刑法定与有限类推并存 287 3.重罪连坐 289 (五)重典惩治官吏赃罪 290 二、清朝的刑法 293 (一)清朝的刑事立法概况 293 1.康熙朝《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制定 293 2.雍正朝《大清律集解》的制定 294 3.乾隆朝《钦定大清律例》的制定 295 4.清朝“例”的修订 296 (二)《大清律例》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297 1.律目与《名例律》 297 2.《吏律》 298 3.《户律》 298 4.《礼律》 300 5.《兵律》 301 6.《刑律》 303 7.《工律》 308 8.总类 308 (三)《大清律例》中的刑事罪名 309 1.侵犯皇权、危害国家罪 309 (1)谋反大逆罪 309 (2)谋叛罪 310 (3)造妖书妖言罪 310 (4)邪教罪 310 (5)奸党罪 311 (6)大不敬罪 312 2.侵犯公私财产罪 312 (1)强盗罪 312 (2)白昼抢夺罪 313 (3)窃盗罪 313 (4)恐吓取财罪 315 (5)诈欺官私取财罪 315 (6)监守自盗罪 316 (7)清律中的“六赃” 317 3.侵犯他人人身罪 319 (1)杀人罪(六杀) 319 (2)斗殴伤人罪 323 (3)诬告罪 323 (4)犯奸罪 324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26 (1)诈伪罪 326 (2)光棍罪 326 (3)略人略卖人罪 327 (4)发塚罪 327 (5)私盐罪 328 5.职务犯罪 329 (1)受赃罪 329 (2)断狱罪 330 (3)制书有违罪、官文书稽程罪 332 (4)漏泄军情大事罪、主将不固守罪 332 (四)《大清律例》的刑名 333 1.正刑(主刑) 333 2.派生刑与附加刑 335 (五)《大清律例》所体现的刑法思想与原则 337 1.法律继承与发展的思想 337 2.确认八旗特权法的原则 338 3.“天下共主”的法律原则 339 4.宽严相济的恤刑原则 339 5.“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 340 (六)《大清律例》的影响及意义 341 1.《大清律例》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刑法典 341 2.《大清律例》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最先进的刑法典 342 3.《大清律例》是中国近代刑法的历史结点 345 参考文献 348 思考题 348 下篇 第九讲 中古时期的刑事罪名 351 摘要 351 引言 352 一、十恶大罪 356 二、侵犯皇权罪 360 (一)直接危害国家政权和皇帝本人权力的犯罪 360 (二)有可能对皇帝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犯罪行为 360 (三)有损或冒犯皇帝尊严的行为 361 三、危害人身安全罪 363 (一)杀人罪 363 1.谋杀罪 364 2.故杀罪 365 3.斗杀罪 366 4.戏杀罪 366 5.过失杀人罪 367 6.误杀罪 368 (二)伤害罪 369 (三)诬告罪 370 (四)其他危害人身权利的罪行 371 1.强奸 371 2.贩卖人口 372 3.压良为贱 373 4.詈人 373 四、侵犯官私财产罪 374 (一)强盗罪 375 (二)窃盗罪 377 (三)监临主守盗 380 (四)其他侵犯官私财物的行为 381 五、危害公共安全罪 382 六、妨害管理秩序罪 384 七、职务上的犯罪 385 (一)擅权罪 385 (二)失职罪 386 (三)违纪罪 387 (四)贪污受贿罪 387 1.枉法赃罪 388 2.不枉法赃罪 388 3.受所监临赃罪 389 4.坐赃罪 390 附表:唐律对贪贿罪的惩处表 393 参考文献 396 思考题 396 第十讲 中国古代的刑法原则 397 摘要 397 一、特权原则 398 二、宗法原则 405 (一)准五服以折罪 405 (二)存留养亲 406 三、刑事责任年龄与矜老怜幼原则 407 四、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 413 五、共同犯罪区分首、从的原则 418 六、划分公罪私罪的原则 422 七、累犯加重的原则 424 八、数罪并罚的原则 426 九、自首原则 427 十、“亲亲得相首匿”与“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原则 429 十一、罪刑法定与比附类推结合为用的原则 432 十二、法的时间效力与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437 十三、处理复仇杀人的原则 442 十四、正当防卫原则 448 十五、处理涉外案件的原则 454 参考文献 455 思考题 455 第十一讲 五刑制的形成与演变 456 摘要 456 一、三代时期的五刑 457 二、流刑 459 三、徒刑 462 四、笞、杖刑 467 五、死刑 470 六、中古五刑制的形成与发展 475 七、赎刑与罚赀 481 (一)赎刑 481 (二)罚赀 488 小结 491 参考文献 492 思考题 493 主要参考书目 494

作者简介:

王宏治,1948年生,原籍湖北武汉。198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王永兴教授,专攻隋唐五代史及敦煌学,198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从事中国法律史教学与研究工作,1999年被评为教授、研究生导师,指导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及中国法制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科研成果为:《中华文明史》之“法制史卷”,《中华文化通志》之“法学志”,《中国官制通史》之“隋唐五代史”部分,《中国司法制度史》之“隋唐五代。现在是甘肃政法学院兼职教授。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可搜索(343+)
  • 经典(758+)
  • 分卷(625+)
  • azw3(782+)
  • 干货(262+)
  • 双语(871+)
  • 服务好(883+)
  • 带目录(773+)
  • PDF(855+)
  • 重排(898+)
  • 满意(853+)
  • 职场(122+)
  • 高清(636+)
  • 超值(688+)
  • MOBI(1528+)
  • 精校(118+)
  • 多终端(432+)
  • 可打印(195+)

下载评论

  • 用户1735703535: ( 2025-01-01 11:52:15 )

    精校版本教材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堵***格: ( 2024-11-28 17:13:08 )

    OK,还可以

  • 用户1736276248: ( 2025-01-08 02:57:28 )

    优质的小说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薛***玉: ( 2025-02-07 21:20:53 )

    就是我想要的!!!

  • 用户1743261298: ( 2025-03-29 23:14:58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