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艺术力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word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kindle] 无名的艺术力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以艺术之力超越形式与图像,回到其所身处的活生生的现实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教授、著名策展人鲁明军最新力作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初以来,形式(风格)论与图像学作为艺术史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虽取径各异却共同塑造了这一领域。然而,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它们逐渐僵化,引发了艺术史学界与批评界一波又一波的反形式论与反图像学浪潮。这些批判与形式论、图像学诞生时一样,深深植根于当时的艺术实践与思想运动。本书从图像与形式这两个基本视角出发,探讨图像学如何被更灵活的视觉文化取代,以及形式主义作为批评话语如何瓦解与复兴。在此基础上,作者回溯李格尔与瓦尔堡的理论源头,重探二者共享的意志、情感与力量。这一研究不仅打破了沃尔夫林与潘诺夫斯基所建立的已然僵化的智性模式,还为艺术史研究与当代艺术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与能动力。
书籍目录:
导论 重申“艺术力”:超越图像与形式 1
一、图像及其认知力 2
二、形式及其否定力 7
三、另一种“艺术力” 13
余说:穿梭在历史与理论、批评与策展之间 22
上篇 图像的认知力与艺术史叙事的扩张
第一章 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的技艺 31
一、制像术及其“历史” 32
二、“隐秘的知识”与艺术史 38
三、制像术与绘画媒介的嬗变 42
本章小结 46
第二章 画室作为媒介:图像的历史生成 49
一、画室与绘画的自我指涉 52
二、画室与图式的历史生成 56
三、艺术史:作为反历史的历史 63
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目光的诗学与断裂的图像史 72
一、图像、语词与宗教 73
二、技术、艺术与媒介 76
三、视像、网络与目光的消失 82
本章小结 85
第四章 视觉机制与现代性叙事 89
一、从暗箱到立体视镜:技术、绘画与知识 91
二、视觉机制、知识秩序与主体的建构 101
三、理性的反理性:视觉生成与现代性悖论 103
本章小结 106
第五章 思辨的观看与视觉考古学 108
一、绘画与认知:观者、外光及其他 109
二、垂直与断裂:认知机制及其历史 118
三、视觉叙事与绘画史句法 122
四、“知识考古学”:作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135
本章小结 138
第六章 元绘画:视觉认知与艺术史 141
一、“画中画”“元图像”与“元绘画” 142
二、“分裂”“集合”“颠倒”:“元绘画”及其“自指性” 145
三、“元绘画”,还是“元知识”? 156
本章小结 160
中篇 形式的否定力及其自我的瓦解与更生
第七章 现代主义的大众基础与社会革命 165
一、形式、大众与现代主义的悖论 167
二、大众的艺术与艺术的大众 171
三、平等:作为一种新的审美体制 176
本章小结 180
第八章 前卫话语与两次表现主义论争 183
一、表现主义论争与作为前卫行动的表现主义 184
二、前卫话语的争夺与艺术冷战 191
三、冷战夹缝中的新表现主义及其论争 197
四、原始性、表现主义与海地革命 202
本章小结 213
第九章 “另类准则”:形式主义的瓦解与“物”的解放 216
一、“物化”与“人的缺席” 217
二、“空白画布”的悖论 225
三、“平台式绘画”及其革命 228
本章小结 231
第十章 形式主义的主体建构及其历史动因 233
一、原始性与“纽约画派”的心理机制 234
二、无意识、意识形态与普遍主体 239
三、“美国式绘画”与身份本质主义的陷阱 246
本章小结 249
第十一章 重释“索引”:后运动艺术中的形式主义 251
一、后运动艺术与“索引” 254
二、“索引”:从“相似”到“拟像” 263
三、重返“形式主义” 273
本章小结 279
第十二章 “当代”的危机与现代主义的重申 282
一、折中的平庸与个体行动主义 283
二、诗学的视角与“移动的沉思” 286
三、现代主义的重申与艺术史自觉 289
本章小结 292
下篇 无名的艺术力:形式意志与图像潜能
第十三章 另一种“艺术力”:“艺术意志”与“情念程式” 297
一、形式与内容:李格尔与瓦尔堡的“分野” 298
二、作为艺术力:“艺术意志”与“情念程式” 305
三、“无墙的博物馆”:李格尔、瓦尔堡与马尔罗 312
四、“无名的艺术史”:李格尔、瓦尔堡与本雅明 324
本章小结 335
第十四章 “闪回”的政治:卡塞尔文献展的“瓦尔堡时刻” 338
一、1929 :“瓦尔堡在罗马” 339
二、1969 :“瓦尔堡在科莫” 345
三、2022 :“瓦尔堡在卡塞尔” 350
本章小结 361
第十五章 图像—事件的漩涡与人类世的命运 364
一、挂毯、鲍威尔与《格尔尼卡》:图像—事件的漩涡 367
二、“疯狂戏剧”、知识—物与原始仪式 371
三、“吃掉书卷之子”:“末人”还是“超人”? 377
四、“我曾为何物?”:“万物灵长”的考古学 379
本章小结 385
第十六章 摄影蒙太奇、图像矩阵与媒介化博物馆 387
一、“摄影蒙太奇”:从图像到形式 390
二、利西茨基的“图像矩阵”与形式之政治 398
三、运动视觉、“总体剧场”与媒介化博物馆 402
本章小结 407
第十七章 哥特式的递归:表现主义及其精神史渊源 409
一、表现主义及其浪漫主义根源 409
二、浪漫主义的艺术—政治之辨 413
三、哥特式:实证的,还是精神的? 416
四、手法主义及其哥特式根源 421
本章小结 424
第十八章 哲学的艺术史“修正”与新旧图像学之争 425
一、从不透明到透明:哲学的艺术史“修正” 429
二、从透明到不透明:新旧图像学之争 433
三、艺术史与哲学之间的“恩怨”与相互激荡 440
四、“细节的暴动”与绘画史的解放 447
本章小结 457
尾声 图像—形式的能动性与野蛮的艺术史叙事 460
一、图像—形式:作为生命体和行为主体 461
二、生命、交换与形式:图像行为的三个途径 464
三、摇曳的“图像—形式”与艺术史的野蛮主义叙事 468
余说:“策展式写作”作为艺术史叙述? 470
参考文献 472
后记 487
作者简介:
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策展人。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二十一世紀》《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近著有《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前卫的承诺:〈十月〉访谈录》(2023)等。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上海、北京,2017—2018)、“在集结”(沈阳,2018)、“靡菲斯特的舞步”(上海,2021)等展览。曾获得第9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024)、上海市第16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2023)、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大奖(2019)、第6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7)、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2017)、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6)、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5)。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9823066:
( 2025-02-18 04:11:06 )
精校的期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6322201:
( 2025-01-08 15:43:21 )
稳定下载EPUB/TXT文件,完整期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33945844:
( 2024-12-12 03:37:24 )
流畅下载EPUB/AZW3文件,无损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仰***兰:
( 2025-03-13 02:01:0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用户1737898511:
( 2025-01-26 21:35:11 )
音频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