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7 07:55:44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精美图片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如果没有科举,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 “当今世界上读过最多八股文文章的人”对科举制度的重量级分析之作! 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 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介绍历年科举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再现那个时代令人欢喜令人愁,甚至使得举国若狂的科举图景。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撰写万字长文推荐! . 通过对横跨元明清三代、千余种科举相关史料的研究分析,艾尔曼教授探讨了1315-1905年间作为晚期帝制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举制度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面向。艾尔曼对科举制度的探讨修正了很多我们先前对于这一考试体系实际运作过程的看法,其中既有对科举作为政治和文化组织运作(political and cultural machinery)的分析,也有对科举在被现代改革者们无情废止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法预料之社会后果的反思,同时深入解读了科举作为一套历时久远、运作成熟的制度的历史意义。 .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没有科举的话,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而本书正是对这一制度的重量级研究之作。 ——包弼徳(PeterBol),哈佛大学东亚系Charles H. Carswell讲席教授,代表作《斯文:唐宋思想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 艾尔曼的这本书……从文化史的角度,深入而细致地叙述了明清科举史的变迁,科举如何影响了传统中国皇权与精英士绅,科举文化与社会生活怎样形成复杂关系,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文化史意义上的中国。……它可以说是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代表作《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何为中国》

书籍目录: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前 言 鸣 谢 第一章 重新思考晚期帝制科举考试的历史根源 第二章 明初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 第三章 晚期帝制中国科举考试的制度动态与精英流动 第四章 科场与王朝权力的局限 第五章 文言读写能力与晚期帝制科举的社会维度 第六章 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 第七章 科举考试的文化范畴与作为精英写作的八股文 第八章 评卷标准、文士阐释与王朝对知识控制的局限性 第九章 科举考试中的科学、史学与汉学 第十章 19 世纪之前清政府科举科目改革的加速 第十一章 去合法化与去经典化:进退失据的清末科举改革 附录一 科举考试一手文献,1148-1904(1042 种记载) 附录二 摩门族谱图书馆馆藏科举考试一手文献 附录三 表 附录四 650-1905 年间科举考试科目时间轴 附录五 除地方志外科举考试史料的主要类型 原始、二手文献书目 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A. Elman),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1999-2001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2002年后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2017,其中在东亚系为1958届胡应湘讲席教授),于2017年荣休。代表作有《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迁》(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科学在中国(1550-1900)》(On Their Own Terms: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以及本书,此外还与亚历山大•伍德赛德(Alexander Woodside)合编了《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1600-1900》(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 译者简介: 高远致,公司职员;译有《<教父>电影全剧本》《音乐的阐释》。 夏丽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候选人;主攻宋、金时期文学,此外其研究方向还兼及东亚艺术史、书籍史;译有《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合译)。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雪中送炭(826+)
  • 资料丰富(819+)
  • 首选(687+)
  • 现实批判(728+)
  • 研究(209+)
  • 无乱码(1073+)
  • 缺页(157+)
  • 朗读(128+)
  • 感谢(1210+)
  • 重排(493+)
  • 图文(464+)
  • 多格式(660+)
  • 精校(209+)
  • 云同步(765+)
  • 直链(121+)
  • 珍藏(850+)
  • 宝藏(574+)
  • 无缺页(189+)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350777: ( 2025-01-20 13:26:17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33841885: ( 2024-12-10 22:44:45 )

    翻页流畅,没有卡顿,体验很棒。

  • 用户1719407675: ( 2024-06-26 21:14:35 )

    精校版本学术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1378283: ( 2024-07-19 16:38:03 )

    对写作有帮助,推荐给需要的人。

  • 用户1718824767: ( 2024-06-20 03:19:27 )

    极速下载PDF/TXT文件,无损期刊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