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钰泉编辑随笔集 mobi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mobi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word] 褚钰泉编辑随笔集
内容简介:
是褚钰泉先生从事编辑工作以来登载于书刊和报纸上的文章精选。本书分为“正编”和“副编”两大部分,“正编”中又分“阿昌逛书市”“书林短笛”“《悦读》卷首语”三块,“副编”的部分为“雪泥鸿爪”。
书籍目录:
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正编
阿昌逛书市
1985年
连环画的题材还应丰富些
出版社要有自己个性
要有进取精神
一点怀疑
课本的利用
值得推广
发现新的读者群
书籍装帧材料要丰富些
令人吃惊的广告
踏破铁鞋无觅处
能否“薄利多销”?
金钱与漂亮
宣传的技巧
1986年
读者并未减少
难能可贵
想起了赵家璧
被搞糊涂的外国人
莫当“稻草人”
书迷们的喜悦
买到了《未晚谈》
视野放得更宽些
“天才”与“出生证”
他们在挑战
真可惜!
废纸与好书
琼瑶的变迁
1987年
“畅销”的转化
“编”与“骗”
谨防冒牌“畅销书”
尚嫌不足
文化街的建设
莫把辞书作“摇钱树”
也应作些清理
难以见到的《京剧大观》
研究一下读者的眼光
为孩子想得更周到些
为个体户说几句话
书不能这样读
令人欣慰的数字
1988年
“内部”有感
以讹传讹
诱人的“巨”字
纸张告急
等待提案的下文
明年……
有点想不通
为何买不到《随想录》
海峡对岸的信息
书展随想
出一本《诤言集》
救救连环画
“关系书”小议
出本举报电话集
1989年
新年说书
出钱买“名”
建议送这两本书
书迷悼耀邦
想起了鲁迅
多余的担忧
请对历史负责
难以相见的密友
与代表委员对话
可贵的向往
由谁写历史
可怕的想象
由禁书书目想起l
帮一帮许杰先生
不要盲从
开一份禁书书目
为《辞海》编辑请功
假如……
1990年
冷清的报刊门市部
学术书的甄别
公费公废
想起“电视之桥”
由“广告味”想起
书的价值
由书展想起
用牛刀杀鸡
书卖便宜些行吗!
想起“读书节”
特色的诱惑力
巴金的书
1991年
从年初抓起
新春送书
排队买《围城》
出版社的潜力
管一管这一类书
不要忘了鲁迅
并非笑话
公乎?
眼力
事在人为
想到就写
忘了出版的畅销书
读懂鲁迅
1992年
两个“第二”
旧书的收购
评奖大全
由一份“必读书目”想起
名人与错词
也说奖金
由《红太阳》想起的
由个体书店参展想起
听谣有感
名人与错字
三千余人一个座位
期望
关键在于干!
请看《收获》
1993年
救救图书馆
稿酬提高些,123
书迷与股民
十八与两百
有没有鬼?
不必隐匿
炒《废都》
由祝寿想起
报纸走向市场
图书馆的危机
刮目相看
别忘了他们
老百姓的思念
留住好稿
令人心碎的对话
1994年
不是笑话
奇妙的数字
鲁迅和足球
耐得寂寞
书的寿命
几个数据
谁来做?
一点异议
多几个蒋勋
由吴三桂想起
靠什么?
辞旧
1995年
一个奇迹
到唐朝购书
抗战题材
微妙的变化
大手笔写小文章
不要粗制滥造
出版社的眼力
“以书养书”析
又见书展
一点希望
如何用纸
不能糊涂
想起孩子
令人不解
1996年
一个数据
“南东”的故事
为了孩子
喜见《石语》
防伪何其难
如此“忠告”
读一本书
呼吁一流书店
名著的普及
两种热情
文化开店
“厚黑”何其多
呼唤大书店
“一元书”
这是一本什么书
1997年
遗憾
如何解决
重赏之下
谈“著名”
说“编著”
还是要讲质量
功德无量
最好的纪念
一代出版家
热情
“利”与“干”
王同忆们,戒!
书价浮动
记忆的缺陷
1998年
奖的褒贬l
“社”的形象
冷静一些
值得重视
这样对吗?
文化含量
想一想
王宝森的用处
岂有此书
要有精品
1999年
数据
钱与质量
双重标准
“革命”之风
下笔谨慎些
尊重作者
不忙于“著名”
以书代刊
用什么来衡量
功劳簿
数字
告别
2000年
有话大家说
多作宣传
尝试一下
由谁负责
体谅体谅
“开仓济贫”
求变求进
症结何在
争当内行
想些办法
为什么?
很为可贵
值得警惕
太少了
珍惜
2001年
假如……
好事好办
一点疏漏
变化
可怕的笑声
何谓“腐败”
教训
二谈教训
不必回避
花了多少钱
留心你的孩子
博导的烦恼
薄些、再薄些
先说几句
谈谈教训
2002年
新年祝愿
学历与能力
齐头并进
2003年
买书难
“哥哥对不起你们”
书林短笛
1998年
点子
教训在哪里
编辑和泡沫
推销意识
关键在书
来之不易
1999年
献礼书
治一治“平庸”
编辑与科学
恼人的电脑书
提高卖书人的文化素质
谁当领导
2002年
为何“己所不欲乐施于人”?
文盲和“新文盲”
2003年
法兰克福的感慨
“千虑”之“一失”
2009年
“闭口”和“开口”
社长总编,你们说谎吗?
拷问“动漫”
《悦读》卷首语
2003年
书是爱书者的精神天堂
关键就在一个“悦”字!
读书是如此的快乐!
2006年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2007年
“书是进入世界的入口”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举目方知宇宙宽
“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2008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
“从历史中求史识,是治史的品格”
元化先生走了……
“十步之泽,必有芳草”
2009年
懂点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在于冲破有形或无形的禁锢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使“阅读”真正成为“晚读”
不妨先做些史料抢救工作
2010年
别人的言行不必苛求“舆论一律”
“生逢盛世”“一派繁荣”,抑或……
世事沧桑,变化万千
濯去泥沙,留下珍宝,337
“思虑者智之道”
2011年
很不平凡的一年
去芜存菁,历史才能存真
书评是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推手
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
辛亥革命百年了
2012年
不可思议的“命运”
鲁迅生前活得颇累……
多看些书,多作些思考
打破禁锢思想的固有框框
北京人艺的甘苦艰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2013年
把真实的历史留给后人
开拓视野,寻求真谛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成功”的标志吗?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不少问题须重新思考
2014年
真实的“个人史”同样具有历史价值
这二十四个字似应让每一个人铭记在心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人若不知自己民族的历史,将在劫难逃”
2015年
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叩拜是继承不了文化传统的
理论是发展的
孩子的教育确实该引起足够重视了
2016年
好文章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附:《悦读》四十四卷
副编
雪泥鸿爪
“跟着你的足迹”——上海各界人士祭扫鲁迅墓侧记
为孩子们操了一辈子心——访老作家冰心
意大利但丁学会委托专人向巴金赠送但丁诗集
“作家最重要的是写作”
——巴金会见瑞典作家斯蒂格·汉森
巴金的生日
“人民的友谊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
——记巴金接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时的即席谈话
巴金偏爱读书人
巴金新作《怀念曹禺》问世
交流探讨坦诚相见——记中苏作家在上海的聚会
2005,最后的告别
——痛悼本报知音、最可敬的书友汪道涵
全国学术界心血的结晶
——记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的诞生
作者简介:
褚钰泉先生献身新闻出版事业近半个世纪,《文汇读书周报》、《悦读MOOK》创始人和灵魂人物。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2591781:
( 2024-11-26 11:29:41 )
无损的期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9819315:
( 2024-10-25 09:21:55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45249033:
( 2025-04-21 23:23:53 )
实用性强,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中。
-
用户1718348791:
( 2024-06-14 15:06:31 )
精校的教材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0931038:
( 2024-11-07 06:10:38 )
只有部分章节,不是完整版,失望。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