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4-28 19:59:00
这本书讲“独”很好。始终有一个问题意识,“共性”和“个性”这个哲学问题如何在儒家“情”论中有一个解答。 如何使“共性”而不停留在抽象,“个性”不是乏力的情感“主义”? “独”而能“通”。“独”的“个体”,其自由不在于“相对于”另一“个体”而说的辩护意义上的自由,而是“无对”于外并实有诸己,在切己之感上充实的自由,因为无对于外,所以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