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7:55:25
此文曾发表于《文化与诗学》总第2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第178-193页。自《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问世以来,“恶之平庸”[1]便是一个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方面均受到诸多诟病的提法。[2] 而且这个提法同《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讨论的“根本恶”[3]似乎构成了矛盾。对此甚至阿伦特自己在回应时也不得不承认,她对恶的看法的确发生了改变。[4] 但如果我...>>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