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易学中医》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8 05:39:11

《易学中医》

《易学中医》精美图片

《易学中医》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多数自学中医者往往不知从何学起,要学好中医甚是不易。有学中医数年而不得要领者,停留在整天打听某某药治疗某某病,到处寻找“偏方”、“秘方”的水平;知道某药可以治疗某病,却不知其为何能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一方剂有说可以治疗某病,有说不可以,令人无所适从,茫无头绪。 笔者由此而萌生总结所学中医知识的念头,为宣传中医、传承中医略尽绵薄之力。在阅读众多前贤医家医书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中医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感悟总结编著而成本书。本书适宜于食疗、养生、中医初学、中医育儿、中医爱好者等阅读。 书名“易学中医”,寓意有二: 一是学习中医须以河图洛书、易经为本源,土气居中,中气旋转,四象升降,不致学有所偏;二是 学习中医知识,须着重于疾病之预防,治未病、疗小病,在疾病早期便调治好,而不至于发展成大病、重病,以保健康。 本书内容分中医理论、伤寒简注、经方时方、幼儿论治、小孩生病治愈实例、辨证亚健康、煎服药法、药食性味、饮食营养等共九章。既有传统的中医知识,又有现代的营养知识,内容精简、实用、真实。如小孩生病治愈实例篇记录我家小贝从出生到7岁所有疾病采用纯药食调治痊愈的过程,以及大贝的9例调治过程,共42例;药食性味篇精选三百多种药食同源、药性平和之品,按照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药味,并逐一进行简单介绍。 读者若能精读本书,初用药宜选药食同源之品,胆大心细验证中医理论及药性,自能快速迈入岐黄之室,登仲景之堂,保自己及亲人身体健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医理论∥001 一、“河图”“洛书”统一医理∥001 二、阴阳∥005 三、五行∥006 四、天干地支∥009 五、二十四节气∥012 六、六气∥016 七、五脏六腑∥020 八、君火相火∥022 九、五脏五气∥023 十、营血卫气∥024 十一、十二经脉∥026 十二、奇经八脉∥033 十三、左升右降∥034 十四、元气、中气、宗气∥035 十五、心脏、脑、神明∥036 十六、三焦∥040 十七、四诊∥041 十八、八纲∥042 十九、面部望诊∥048 二十、舌诊∥055 二十一、脉法∥061 二十二、电子脉法∥072 第二章、伤寒简注∥077 一、伤寒定义∥077 二、伤寒要点∥078 三、太阳病篇∥081 四、太阳阳明合病篇∥091 五、太阳太阴合病篇∥094 六、太阳坏病篇∥096 七、阳明腑病篇∥114 八、少阳病篇∥128 九、太阴病篇∥137 十、少阴病篇∥140 十一、厥阴病篇∥148 十二、痉病∥157 十三、湿病∥157 十四、暍病∥159 十五、霍乱∥160 十六、差后劳复∥161 十七、温病∥162 第三章:经方时方∥164 一、解表方剂∥164 二、少阳方剂∥166 三、心烦痞证∥168 四、结胸胸痹∥170 五、肺脏病方∥171 六、心经病方∥173 七、胃腑病方∥173 八、脾虚寒湿∥175 九、肾脏寒湿∥176 十、肾脏热证∥178 十一、水湿痰饮∥178 十二、黄疸方剂∥179 十三、肝脏寒湿∥180 十四、肝脏热证∥181 十五、肝风内动∥181 十六、理气方剂∥182 十七、风湿疼痛∥183 十八、滋阴养血∥184 十九、便血肠痈∥184 二十、下瘀血方∥185 二十一、膀胱湿热∥185 二十二、疟疾方剂∥186 二十三、妇人诸病∥186 第四章、幼儿论治∥188 一、导言∥188 二、小儿脉法∥189 三、三关指纹∥190 四、脸色舌苔∥194 五、婴儿护理∥194 六、辅食添加∥196 七、胎寒胎热∥197 八、脐风撮口∥198 九、简易辩证∥199 十、发热∥200 十一、外感∥210 十二、咳嗽∥220 十三、大小便病∥225 十四、痢疾∥235 十五、呕吐哕∥238 十六、吐泻互作∥241 十七、腹痛∥243 十八、喉痛∥246 十九、痘疹∥248 二十、黄疸∥256 二十一、汗证∥259 二十二、惊病∥263 二十三、癫痫∥266 二十四、疳病∥267 二十五、疟疾∥269 二十六、耳病∥271 二十七、目病∥272 二十八、口舌齿病∥274 二十九、鼻病∥276 第五章:小儿生病治愈实例∥278 一、生理黄疸∥279 二、五天不便∥280 三、出疹发热∥281 四、停食腹泻∥282 五、脾胃热滞∥283 六、外感发热∥284 七、脾湿呕吐∥284 八、卫郁发热∥286 九、脾虚呕吐∥286 十、睡不安稳∥287 十一、风动咳嗽∥288 十二、流涕便软∥288 十三、暑湿呕吐∥289 十四、胃热唇肿∥290 十五、牙龈起泡∥291 十六、积滞咳嗽∥291 十七、燥滞咳嗽∥292 十八、不明腿酸∥293 十九、火逆发热∥294 二十、肺燥咳嗽∥294 二十一、心肾咳嗽∥295 二十二、发烧咳嗽∥299 二十三、眼睛红痛∥300 二十四、上唇肿大∥301 二十五、半夜咳嗽∥301 二十六、火气发热∥302 二十七、大便疼痛∥302 二十八、出疹发热∥303 二十九、中虚发热∥304 三十、病毒感冒∥305 三十一、内虚发热∥307 三十二、左耳疼痛∥307 三十三、右耳疼痛∥308 三十四、喉痛发热∥309 三十五、发热干哕∥310 三十六、火逆牙痛∥311 三十七、燥气喉痛∥311 三十八、中虚头晕∥312 三十九、右眼近视∥312 四十、风寒感冒∥315 四十一、小腿疼痛∥316 四十二、耳朵闷堵∥317 第六章:辨证亚健康 一、饮食∥318 二、大便∥318 三、小便∥319 四、饮水∥319 五、汗水∥320 六、睡眠∥320 七、情志∥321 八、手脚暖和∥321 九、晨举敏感∥322 十、眼、耳、齿、发等∥322 十一、不胖不瘦∥322 十二、手术切除人体组积器官∥322 第七章:煎服药法∥324 一、煎药器皿∥324 二、药材清洗∥324 三、药材捣碎∥324 四、药材浸泡∥325 五、煎煮药材∥325 六、煎煮次数∥325 七、先煎另煎∥326 八、后下药材∥326 九、包煎药材∥326 十、烊化冲入∥326 十一、忌煎药材∥327 十二、榨汁兑入∥327 十三、另煎兑入∥327 十四、药汁服法∥327 十五、饮食忌口∥328 第八章:药食性味∥329 一、药性简述∥329 二、精选药食∥331 三、妊娠禁用、慎用药∥374 四、十八反、十九畏∥375 五、食物性味∥376 第九章:饮食营养∥382 一、营养基础知识∥382 二、营养均衡∥395 主要参考文献∥399 后记∥401

作者简介:

潘建楚,别名潘冠通,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高级公共营养师,尤擅长中医健康管理,现居于深圳市。家传中医,自幼便与中医结缘,父亲深识民间草药性味,常用草药为人治病。儿时常跟随父亲采草药,采药时会背诵潮汕民间百草歌:深山生有百草丹,百草大兄“叶下红”,家乡住在山田里,伊父叫做“红饭丹”,伊母叫做“铺地锦”......早年从事其他行业,由于热爱中医中药,于2004年重新走上中医之路,甚合父亲意愿,至今已有十三年时间。深得中医要领,并形成自己的中医思想,善于采用药食同源、药性平和之品调治身体疾病及饮食营养指导。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珍藏(1745+)
  • 经典(567+)
  • 批注(968+)
  • 可检索(770+)
  • 学生(258+)
  • 带书签(323+)
  • 无广告(452+)
  • 强推(663+)
  • 多格式(171+)
  • 优质(762+)
  • 缺页(898+)
  • 广告(945+)
  • 重排(839+)
  • 满意(469+)
  • 绝版(912+)
  • 自学(224+)

下载评论

  • 用户1723609054: ( 2024-08-14 12:17:34 )

    优质版本教材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14460546: ( 2024-04-30 15:02:26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41154807: ( 2025-03-05 14:06:47 )

    互动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4201833: ( 2025-04-09 20:30:33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32045814: ( 2024-11-20 03:50:14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