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 - 作者:[英] Rebecca Bergese

[英] Rebecca Bergese

人物简介:

塔维斯托克诊所(The Tavistock Clinic)作为英国知名心理治疗师培训机构以及临床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和学术的诊所,享有国际声誉。本系列图书由塔维斯托克诊所儿童、家庭和青少年部门的专业人士撰写,提供了中肯而敏锐的建议,帮助成年人成为或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父母。每本书都集中关注了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关键转折点,特别关注了父母的情感和经历如何与孩子的情感和经历相互作用。本系列图书主要为新手父母和有一定经验的父母和照顾者而写,也是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的多机构专业人员必读的图书。 作者简介 丽贝卡·伯吉斯(Rebecca Bergese) 任职于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 玛戈特·华德尔(Margot Waddell) 剑桥大学博士,英国儿童心理治疗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hild Psychotherapy,ACP)会员,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ritish Psychoanalytic Society ,BPaS)成人分析师,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青少年部门儿童心理治疗师。她著有多部以青少年为主题的著作,包括讨论与青少年团体、帮派和罪罚顶替等议题,是《内心世界:精神分析与性格成长》(Inside Lives: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Personality)一书的作者 审校者简介 林怡青 精神科医生,中国台湾精神分析学会会员,英国伦敦学院大学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现任精神分析相关领域与婴幼儿心理卫生工作。 胡萍 心理咨询师,目前受训于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分析师候选人,中美精神分析协会助教与督导。

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10—14岁的孩子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到来?在进入中学的新学校时,父母要如何协助他们?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不断测试着大人的界限,身为成人的我们要如何面对孩子在生理上和情绪上的变化?本书提供了非常务实的建议,帮助父母在这个充满变化的转变阶段,和孩子良好互动,充分达到有“沟”更有“通”的双向目的,共同度过这动辄得咎的青春期。  隔代教养一定不好吗?  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和不愉快时,可以向谁求助?  女生打扮的像帅哥,男生举止秀气阴柔,父母如何调适?  发生欺凌事件时——不管孩子是哪一方——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面对?  如何协助孩子挑选合适的团体并融入其中?  该阻止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吗?  青少年追求流行、崇尚名牌、迷恋偶像,家长该抱持什么态度?  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和沟通?  发现孩子自慰,该如何处理?  孩子沉迷于电脑,还如何让他回归到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