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纂
人物简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愧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参知政事。楼钥博极群书,文章淹雅,诗文卷帙浩繁。
楼钥学宗朱熹,性喜藏书,祖父楼郁家中藏书万余卷,筑东楼于月湖畔,藏书楼名"东楼"。好书不倦,自六经 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贯通经史,酷嗜典籍,如诸子百家、音训小学诸书,悉究其渊奥。聚书逾万卷。凡精椠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皆手自校雠,甚至动员奴婢亦参与校书之事,称善本者颇多。
楼钥因长期供职于内廷,擅长内外制及书奏启札之类应用文字。他博通经史,讲求实学,在训诂小学诸方面能纵贯古今,论述大多可信。其题跋文字尤以原原本本、证据分明而为后世所重。《北行日录》为其早年作品,按日记叙使金时行程见闻,反映了中原残破及人民生活的状况,表现了伤时忧国的情绪。
所著《攻愧集》,原为120卷,流传中有所散佚,清四库馆臣复删去"青词"数卷,编定为今本112卷。前14卷为古、今体诗,以下为状札、表笺、奏议、外内制、序记书启、墓志等应用文,末两卷为《北行日录》。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四部丛刊》影印聚珍本及《丛书集成》本。
儒藏(精华编二三五)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攻媿先生文集》除宋代有楼氏家刻本见于著录外,直至清乾隆间都未再有刻本,仅以抄本流传。其传世唯一宋刻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本此前也仅有《全宋诗》《全宋文》进行过校点整理,未有完整的整理本。201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顾大朋先生点校的《楼钥集》,首次以宋刻本为底本,对楼钥文集进行了全面的校点整理,是目前为止楼钥诗文集最为完整的本子。但据专文考证,浙江古籍本《楼钥集》中有与底本宋刻本文字不符而未出校的情况,推测可能在校点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是殿本或四库本为工作本,在过录宋本过程中有遗漏未改之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宋刻本为底本。《儒藏》精华编二三五、二三六册所收《攻媿先生文集》一百二十卷,即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北大图书馆藏宋刻本为底本,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为校本,参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点整理中,遇有影印本效果欠佳之处,尽量核对宋刻本原书;底本缺页以殿本或四库本补足;辑佚补遗诗文数十篇。可以说,《儒藏》(精华编)本《攻媿先生文集》应该是目前最忠于宋刻本原貌、最为完整、校点精良的楼钥诗文集整理本。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