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傅山、[清] 孫奇逢 撰
人物简介: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際學者、思想家。傅山博通經史,工詩文、書法、繪畫,於醫學亦卓有成就,又通曉佛道,兼融三家,是清代學術的重要奠基人。
孫奇逢,字啟泰,號鐘元,直隸人,明末清初人,學者稱夏峰先生。
儒藏(精華編·二六六)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註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盡量選用最好的底本,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
本冊有《夏峰先生集》《霜紅龕集》兩種。
《夏峰先生集》是清初理學家孫奇逢的文集。奇逢,字啟泰,號鍾元,人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今河北徐水縣)人。明末清初頗具盛名的理學家,主張調和朱陸。本書校點,以光緒中期刻《畿輔叢書》本為底本,以道光十六年劉景仁重刻《容城三賢集》本、道光二十五年大梁書院重刊本為對校本,以《叢書集成初編》本為參校本。本書曾由中華書局於二○○四年出版,此次按《儒藏》(精華編)編纂條例重新校點一遍,訂正不少訛誤之處。校點者朱茂漢先生。
《霜紅龕集》是傅山的個人文集。從順治末年開始,傅山門人戴廷栻編錄傅山各時期的詩作二百多首,題為《霜紅龕詩略》。乾隆十二年,陽曲張耀先刊印傅山詩文集《霜紅龕集》問世。嘉道之際,壽陽劉雨飛搜訪傅山詩文,於鹹豐四年刊印《霜紅龕備存》。宣統間,山西巡撫丁寶銓聘請羅振玉、繆荃孫等學者,據鹹豐劉氏刻本,編定體例,刊印《霜紅龕集》,書末補加《附錄》三卷及丁氏《傅山年譜》。該刻本體例嚴整,內容較完備,刊刻精細,為學界所重,流傳較廣。於丁本幾乎同時,平遙王晉榮也對鹹豐劉氏刻本加以修訂,刊刻《傅山遺書》,在內容和數量上較丁氏刻本增多。 本次校點《霜紅龕集》,以宣統三年丁寶銓刻本為底本,校以上述各本,參考了傅山收稿、墨跡以及相關的方誌史料,加以標點。是目前《霜紅龕集》校點的精善之本。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