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带

过渡带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志在探讨从史前至春秋时期今苏皖两省淮北与江淮地区的社会进程,实现某个区域空间内的“通古今之变”。观察在区域社会之间不断靠拢、逐渐前移的统一趋势过程中,这片属于“南北过渡地带”、“东方沿海地区”及“夷域”的中间区域究竟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统一进程它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书认为区域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会对社会进程,包括文化的变迁、政治格局、政体的强弱、人群的迁徙等产生重要影响。两淮地区在早期中国时期无疑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它处在一个“之间”的位置。尽管这种“之间”的位置也有利于两淮对于不同地理文化形式的吸收和融合,但同时伴随的是,本区易受到周邻强势文化区域的干扰,从而在社会进程模式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连续”特征。本区并不具备足够大的地理空间,地域的相对狭窄,空间竞争性强,使得此间文化的演进,相比于南北的环太湖、海岱与中原地区,难以在广阔的面和持久的度上赢得可观的表现
书籍目录:
绪论1
第一节引言1
一考古学界的社会进程研究2
二两淮的地理界定与地形7
三研究两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2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15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23
一整体与长时段的视角23
二“斑块—廊道—本底”模式25
三聚落形态与文化因素分析29
四本书的构成31
第一章互动初显: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两淮33
第一节淮北地区33
一大汶口文化背景34
二生态环境与生业经济41
三社会关系分化50
第二节江淮地区63
一江淮东部的文化序列及面貌64
二江淮东部的生态环境和生业经济71
三安徽江淮的文化序列与面貌73
四安徽江淮的生态环境与生业经济77
五凌家滩文化的兴盛与衰亡79
小结95
第二章互动加剧:龙山文化时期的两淮97
第一节淮北地区97
一龙山文化背景98
二生态环境与生业经济105
三藤花落:一隅之兴与社会分化111
第二节江淮地区123
一江淮东部的“间歇性”遗存123
二安徽江淮间的龙山文化129
三汇聚:枢纽禹会村131
小结138
第三章衰退与低迷:岳石文化时期的两淮140
第一节淮北地区140
一岳石文化背景141
二岳石文化的衰退146
第二节江淮地区149
一江淮东部的“间歇性”遗存150
二安徽江淮间的文化面貌152
小结155
第四章边缘与附属:商代的两淮158
第一节淮北地区158
第二节江淮地区163
小结172
第五章征服与反抗:西周时期的两淮174
第一节“淮夷”的族群建构175
一淮夷的由来175
二生态环境与生业经济181
三淮夷兴盛及其与周人的战争184
四“族群认同”的不同面相189
第二节西周两淮的考古学文化191
小结207
第六章蚕食:春秋时期的两淮209
第一节残喘:两淮政体的困境209
第二节物质文化面貌214
一徐舒等国的青铜器214
二徐舒等国的葬制与葬俗223
小结234
结语235
附录一一水分南北:淮河的早期边界性252
附录二两淮社会进程中的精神文化259
附录三从膨胀到萎缩:“青莲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95
参考文献305
后记346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1268068:
( 2025-03-06 21:34:28 )
音频功能搭配EPUB/TXT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18369832:
( 2024-06-14 20:57:12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16542764:
( 2024-05-24 17:26:04 )
完整的学术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14729804:
( 2024-05-03 17:50:04 )
双语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24198488:
( 2024-08-21 08:01:28 )
无延迟下载EPUB/MOBI文件,高清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
用长时段视角推进两淮地区早期进程研究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9 17:27:26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