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孔門十弟子 - 作者:傅佩榮

傅佩榮

人物简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於臺北。輔大哲學系畢業,臺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臺大哲學系教授。近年致力於在大陸推廣國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東方衛視「世界文明講壇」擔任主講。2008年獲《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為文化類「年度風雲人物」。曾獲教育部頒發教學特優獎,並榮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論著豐富,寫作涵蓋哲學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解讀五大經典》系列、《原來孔子這樣說》系列、《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系列、《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易想天開看人生》、《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等百餘種。

孔門十弟子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孔子有弟子三千 深通六藝者僅七十二人 又以十大弟子最能得孔子之心 他們照亮夜空 將孔子的一生妝點得更為繽紛燦爛 傅佩榮教授說: 我們今天學習儒家,絕不是喜歡它的器物和制度, 那些已經過去了,永遠淘汰了,被超越了,我們要的是理念。 什麼是理念呢? 就是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他有什麼樣的想法?他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他跟別人互動的時候重視情感還是重視財物? 孔子的學生個個表現出一種特殊的理念,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做人處事的特殊表現, 他們後面所呈現出的理念是我們要學習的。 所以我常說人性向善,我只要真誠就有力量由內而發,我就做我認為該做的事,所以我的快樂也由內而發。 為什麼學儒家會快樂呢? 因為我做的事都是我要求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叫我自己做, 這是把被動變成主動,這個快樂是我由內而發的。 不管外面的是貧窮還是富裕,都會感覺到生命的價值在內不在外。 這是學儒家最主要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