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与体知

心性与体知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跨文化的视域下的“心性现象学”研究。“心性”这个概念来自东方,主要出自儒学和佛学。就儒学而言,心性论发端于孟子,至宋明儒学而发扬光大,在近现代,随着西学思想的引入,心性论也在东西方思想的跨文化研究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胡塞尔意识理论(或心性思想)的探究。东方传统借“体知”这一概念与现象学家舍勒借“道德感受”( morales Fühlen)所展开的问题相当契合。本书第二、第二部分主要关心的是舍勒的现象学和儒家传统(尤其是孟子一系的心性传统对于“体知”与“情感”问题的讨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两个思想传统对于伦理问题的思考。这三个部分在总体上都事关广义上的“心性”问题,它们或与人的“自知”有关,或与人的“知人”“体物”有关,或与人的“成人”有关。根本上,它们都关乎心性之学这个“做人”的“大宗纲”。
书籍目录:
总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人如何认识自己?——现象学的“自身意识”与“自我—反思”理论
一、传统自身意识理论“反思模式”的循环困境
二、可能的走出困局的模式:语义学的、现象学的
三、意识现象学的四种“意识”概念
五、“意识的自我极化”的两种形式
六、现象学“自身意识”理论的“反思模式”
结语:哲学的永恒使命——“自身思意”与“自身负责”
第二部分 人如何体知他人与万物?——对同情共感与一体感的心性现象学探究
一、他人如何被给予?
二、他人如何被“同情共感”?
三、舍勒与宋明儒者论同一感
四、寂静意识与万物一体
第三部分 人何以为人?——跨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羞感现象学与哲学人类学
一、舍勒和卡西尔对“人是什么?”的追问
二、舍勒论羞感与人之为人
三、羞感伦理与人格存在
结 语
文献缩略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后 记
作者简介:
张任之(张伟),1979年生,江苏南通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国际舍勒协会学术咨议委员会委员、国际Scheleriana丛书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执行编委等。出版著作有专著Prolegomena zu einer materialen Wertethik (Nordhausen: Traugott Bautz 2011)、《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台北:2013年;北京:2014年),译著《舍勒的心灵》等,编著《海德格尔:翻译、解释与理解》、《心有其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经典研究文集》、《从现象学到形而上学——舍勒哲学思想经典研究文集》、Scheler und asiatische Gedanken im Weltalter des Ausgleichs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8954222:
( 2024-06-21 15:17:02 )
稳定下载MOBI/TXT文件,优质小说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38860935:
( 2025-02-07 00:55:35 )
精校版本教材资源,PDF/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43491007:
( 2025-04-01 15:03:27 )
多格式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44759201:
( 2025-04-16 07:20:01 )
无损的学术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26433313:
( 2024-09-16 04:48:33 )
音频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
李明阳 | 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谈论“做人”——评张任之《心性与体知——从现象学到儒家》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4-30 02:07:59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