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士人与匠人 - 作者:吕鹏

吕鹏

人物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士人与匠人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境遇显著低于自然工程科学,这种整体性“偏科”现象值得深思。历史上是否亦如此?恰恰相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士人)轻视自然工程学科(匠人)情况曾经长期存在,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在中国古代,士人通常指的是受过教育、有文化修养的官员或学者,而匠人则指从事手工艺或技术工作的人员。作为一种“知识考古学”尝试,本书坚持“古今一系”,采用士人与匠人二分法统摄古今。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先秦以来士人与匠人社会境遇的三千年变局: (1)先秦。士人与匠人地位相对平等且未出现明显学科分化。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名家等先贤同时涉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2)秦汉到明清。匠人地位下降到底层,受到漠视与打压。经济收入低、做官渠道艰难,且个人发展得不到保障;士人成为社会精英,是国家选材入仕之源。士人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高、政治地位高,宋朝达到巅峰; (3)1840年以来。清末以来,学习西方科学与技术。匠人地位跃升,受到晚清以来朝廷政府的重视,长期居于崇高地位,士人则命运坎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进入现代化阶段,士人逐步获得社会重视与地位提升。 三千年士人与匠人地位变化史表明,学科发展应紧密服务国家战略。在新时代,在更高的层面上、学科大融合、大交叉再次成为趋势,将会涌现一大批既懂社会科学、又懂自然科学的跨学科、通用型人才,他们必将兼具士人与匠人的双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