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 - 作者:[韩]郑柳河 [美]安·罗森·拉夫

[韩]郑柳河 [美]安·罗森·拉夫

人物简介:

郑柳河(Yuha Jung),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助理教授。拥有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博物馆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在艺术与博物馆管理和教育中纳入系统理论与组织研究的有效方式。已在诸多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领域包括文化多样性、鼓励不同受众参与、系统理论、组织文化以及在艺术与文化机构中营造非正式学习氛围。 安·罗森·拉夫(Ann Rowson Love),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博物馆教育和以观众为中心型展览项目负责协调的教员,兼任约翰与梅布尔瑞林艺术博物馆的教员联络人。作为博物馆专业教育人员、策展人和管理员,已在博物馆界拥有逾二十五年的行业经验,在策展协作、观众研究和艺术博物馆释展方面出版了大量专著并做了大量报告。 译者简介: 胡芳,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科学传播研究部部长、副研究员,《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期刊副主编,从事博物馆科学教育相关研究。主持十余项省部级各类课题,出版多部著作,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三等奖,译著获评第二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 李晓彤,上海科技馆展览研发中心策划设计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博物馆科学传播、展示策划、展示教育等相关研究,累计参与十余项课题、项目,发表多部/篇著作、论文、科普衍生读物等,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等。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系统是指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开放的网络,它将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人、事、物连接起来。系统思维认为世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各部分处于整体环境之中,塑造整体;可简单概括为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博物馆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波动的环境中,需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予以推动和促进,才能使内部更联通、与社区更联结、使整体更强大。博物馆系统思维研究的就是如何达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组织架构,如何权力共享,如何提升社区参与度。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两位主编及世界各地多位作者、多家博物馆共同完成,包括相关领域的学者、顾问、教育者、博物馆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涵盖了十九组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理论结合实践地对系统思维如何在博物馆各类实践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包括相关概念与理论,具体的方案、方法及案例。本书共十个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探讨博物馆系统思维,包括管理结构和领导层、人事管理、对外交流、展览和计划、社区参与、筹款和财务可持续性、物理空间以及未来博物馆人才储备等;展示了系统思维是如何应用于该领域,并响应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其他部分。相信本书将带给博物馆从业者,相关专业研究者、学习者,博物馆投资者、合作伙伴,教育工作者等许多启发,帮助博物馆以更加开放、活跃、善于学习的状态运行,提高博物馆的组织效能和公共价值,从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