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

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批热爱科普事业的优秀展教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和心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将实践经验总结,整理成文,与全国的科普同行交流分享,是积极贯彻“科技三会精神的有意义之举。本书来源于实践,凝练精华,又将回归指导实践,不断螺旋上升,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具体展开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国际科学教育和公众科学学习的视角,系统阐述了科普讲解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国际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方面的*理论,又有语言表达、讲解技巧、形象礼仪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结合上海科技馆在科学表演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科普表演的创作与表演经验,拓展了科普讲解的内涵与外延。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优秀的科普讲解稿案例,包括在全国科普讲解员大赛获奖的参赛讲解稿以及在上海科技馆实际应用的展览讲解稿,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书籍目录:
前言
篇 基础篇
章 科普讲解工作概述
节 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简史
一、博物馆定义
二、博物馆发展史
三、自然科学博物馆定义
四、世界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史
五、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
第二节 科普讲解概论
一、科普讲解的内涵
二、科普讲解的原则与方法
三、科普讲解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讲解员概述
一、讲解员的定义
二、讲解员的专业能力
三、志愿者讲解员
第二章 科普讲解的相关理论基础
节 科普讲解的传播学原理
一、传播的基本概念
二、传播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模式
三、受众与效果研究相关传播理论
第二节 当代科学教育理论概述
一、科学教育与公民科学素质
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
三、当代科学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节 博物馆非正式环境下的观众学习
一、博物馆与非正式教育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种新的学习观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科普讲解中的运用
第三章 科普讲解工作的发展
节 讲解形式的演进
一、讲解工作的发展
二、从讲解多样化趋势到科学诠释的兴起
第二节 新技术时代科普工作的发展
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推动科学教育方式的转变
二、WIFI、RFID、VR/AR等新技术的渗透
三、全球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科学传播工作的新挑战
第三节 讲解大赛及参赛建议
一、全国主要的讲解大赛类别及特点
二、参赛建议
第二篇 技能篇
第四章 讲解词的编写
节 讲解词的意涵
一、讲解词的定义
二、讲解词的特点
三、编写讲解稿的基本要求
四、讲解词的结构
第二节 讲解词的内容
一、认识展品内涵
二、拓展讲解内容
三、建构讲解层次
第三节 讲解词的表述
一、运用多种比喻
二、运用对比的联想
三、运用其他修辞手法
四、讲解词撰写技巧
五、讲解词记背技巧
第五章 语言表达
节 发声训练
一、声音器官
二、口部训练
三、气息控制训练
四、科学用声
第二节 语速停连训练
一、停连及其作用
二、停连训练
第三节 语调情感控制
一、语调的变化技巧
二、讲解时的情感控制
第六章 讲解技巧
节 讲解的类型
一、全馆导览讲解
二、主题展区讲解
三、定点互动式讲解
四、展品辅导式讲解
五、现场答疑
六、讲解比赛
第二节 讲解受众的分类
一、对普通观众的讲解
二、对少年儿童的讲解
三、对中学生的讲解
四、对青年观众的讲解
五、对中老年观众的讲解
六、对专业观众的讲解
七、贵宾接待
八、对外宾的讲解
第三节 讲解评估
一、评估的方法
二、应急培训
三、讲解后反思
第七章 礼仪规范
节 形象规范
一、讲解员形象规范
二、礼仪的分类
三、礼仪的原则
第二节 礼仪体态
一、站姿规范
二、走姿规范
三、坐姿规范
四、手势规范
第三节 精神面貌的塑造
一、自然科学博物馆讲解员的精神面貌
二、提升自然科学博物馆讲解员的思想素质修养
第八章 科学表演
节 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
一、非正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
二、表演类科技活动的现状
三、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界定
第二节 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创作
一、题材分类
二、选题策划
三、演出技巧的多样性
四、内容策划
五、演绎设计
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科学传播意义
一、增加入气
二、拓展展教内容和形式
三、转变传播模式
第三篇 实践篇
第九章 优秀讲解词案例
节 参赛讲解词案例
一、能量穿梭机
二、神舟五号飞船
三、石墨烯
四、一鸣惊世界――引力波
五、树懒
六、机器人
七、扫码时代
八、穿墙而过
九、被封印的“大地巨子”
十、向左转?向右转?
第二节 展览讲解词案例
一、科技类常设展讲解词案例
二、科技类临展讲解词案例
三、自然类常设展讲解词案例
四、自然类临展讲解词案例
第十章 优秀科学表演剧本汇编
节 科普剧――妈妈回来了
第二节 科学秀――结构的力量
后记
作者简介:
万红,上海科技馆展示教育处处长、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助理(展示工程建设)、高级工程师、硕士,曾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助理。
徐湮,上海科技馆展教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硕士,“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
郑巍,上海科技馆展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硕士。
金雪,上海科技馆展教部副主任、馆员、硕士,全程讲解员。
李渊渊,上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馆员、硕士,双语全程讲解员。
金雯俐,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科普辅导员、馆员、硕士,“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
俞炯,上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馆员、硕士,双语全程讲解员。
江山,上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助理馆员、硕士。
主创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科普展示、科普讲解、博物馆学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1133141:
( 2025-03-05 08:05:41 )
稳定下载EPUB/TXT文件,完整小说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16827493:
( 2024-05-28 00:31:33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31857355:
( 2024-11-17 23:29:15 )
稳定下载PDF/MOBI文件,高清期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38023233:
( 2025-01-28 08:13:53 )
优质的教材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4034444:
( 2025-04-07 22:00:44 )
完整的小说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