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法]夏尔·贝特兰
人物简介:
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书籍相关信息
- ISBN:暂无ISBN
- 作者:[法]夏尔·贝特兰 / [加拿大]尼尔·伯顿
- 出版社: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
- 出版时间:1979-6
- 页数:179
- 价格:0.5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编译参考》增刊:国外思潮
- 适合人群:历史爱好者, 政治学者, 中国近代史研究者, 毛泽东研究专家, 对中国政治发展感兴趣的读者
- TAG:社会变迁 / 中国政治 / 历史事件 / 政治变革 / 毛泽东时代
- 豆瓣评分:8.8
- 更新时间:2025-05-10 12:44:36
内容简介:
美国《每月评论》1978年7、8月合刊是一期专刊,总题为《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共收入三篇文章:夏尔·贝特兰锌去法中友好协会主席职务的信件;尼尔·伯顿的《为新政权辩护》;以及贝特兰的《大跃退》。《每月评论》的两位编者保罗·斯威济(Paul Sweezy)和哈里·麦格道夫(Harry Magdoff)为专刊写了简短的序言,说明了这一期专刊的由来。
斯威济在美国号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前辈”(dean of Marxist economists)。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 Principles of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多年来,他和列奥·休伯受(Leo Huberman,己去世,由麦格道夫接替)合编《每月评论》。他们曾多次来我国访问,过去对我国的态度总的说是友好的。但是,他们跟贝特兰的关系很深。这次出专刊,貌似公正,但整个版面安排显然对贝特兰有利。
现将这本专刊,包括序言,全文译出。另外,选译了反驳贝特兰的两篇文章:陈志让写的《“大跃退”剖析》和琼·罗宾逊的《1978年的中国》,也编成一个专集,供有关方面参考。
夏尔·贝特兰,法国经济学家,今年66岁,多年来从事苏联计划经济的研究,写过几本著作。近十年来研究苏联变修的问题,写了《苏联阶级斗争》三卷,其中头两卷《苏联阶级斗争——1917-1923》(Les Luttes des classes en U. R. S. S. ——1917-1923)和《苏联阶级斗争一1923一1930》己经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两度来我国访问,著有《中国文化革命和工业组织》一书,由《每月评论》出版社于1974年出版。我国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攻击我国“现在是一条修正主义路线占了上风”,并于1977年5月11日致函法中友协,锌去该协会主席职务。后来他写的《大跃退》一文己经不仅是对尼尔·伯顿公开信的答覆,而是如他自己所说,是对1976年10月以后中国所发生的政治变化及其背景的系统的虽然是初步的分析。贝特兰在西方有一定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极“左”观点有代表性,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并给以正确的答复的。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