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在黑暗中舞蹈 - 作者:郑小倩

郑小倩

人物简介:

关于作者 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1940—2021),美国文学学者、文化历史学家、散文家和书评家。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英语荣誉特聘教授。代表作有《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神庙中的豹:美国小说的转变(1945—1970)》等。 关于译者 彭贵菊,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译著有《泄密的心》《一纸瞒天》《处心积虑》《梦幻之巅》(合译)等。 郑小倩,南京工程学院英语教师,英美文学研究者。

在黑暗中舞蹈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5280719
  • 作者:[美] 莫里斯·迪克斯坦 / 彭贵菊 / 郑小倩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7
  • 页数:628
  • 价格:13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原作名:Dancing in the Dark :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 适合人群:适合喜欢悬疑推理小说的读者,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对警察工作有好奇心的读者。
  • TAG:悬疑推理 / 心理描写 / 犯罪小说 / 警察故事
  • 豆瓣评分:7.7
  •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1:08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2009年度好书 展现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的艺术活力 从约翰·斯坦贝克到理查德·赖特 从纪实摄影、装饰艺术到摇摆乐 从电台到百老汇、好莱坞 通俗与高雅共绘艰难岁月的绝望与希望 * * * 【图书简介】 本书为美国文学学者、文化史学家莫里斯·迪克斯坦的重要著作,探索了1930年代深陷大萧条的美国的焦虑与希望、绝望与惊人的乐观,回顾了整整一代表演者、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丰富、全景式的文化如何既揭露又有助于缓解国家创伤。 尽管经济上贫困,但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在生产流行幻想和尖锐社会批评方面富有活力的文化。这就是大萧条文化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努力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灾难,解释和解读它;另一方面,提供逃避之所,创造艺术和娱乐来分散人们的烦恼——这最终是另一种与之和解的方式。正如迪克斯坦彻底转变了我们对大萧条文学的理解一样,他打破了1930年代的音乐剧和电影仅仅是逃避现实这一流行误解,提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悲喜剧世界保留了一种光辉和活力,成为抵御社会苦难的堡垒。 迪克斯坦从对大萧条时期重要文学、电影、戏剧、摄影、音乐、设计作品的分析切入,以诗意的方式展示了艺术在彼时美国社会结构中的不可或缺。这部辉煌的著作是对美国最杰出艺术时期之一的重要研究。 * *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大萧条时期的阴霾催生了灿烂的文化繁荣,本书作者对大萧条的全景进行了审视,他发现这一场景充满了丰富的矛盾——外向的自然主义与内省的现代主义,社会意识与逃避主义,苦闷的个人主义与集体团结的新理念——这些矛盾以某种方式汇聚成一些非凡的探索,让人们振作起来或清醒过来。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遥远时代的迷人画卷,而这个时代与我们息息相关。——《出版人周刊》 迪克斯坦通过他对大萧条时期文化的评述,有力地阐明了“文化在国家危机时期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书签杂志》 迪克斯坦对那个时期的看法完全正确:决定大萧条时期的情绪的不仅是艰苦的日子和即将到来的世界危机,也包括许多让人们振作起来的非凡尝试——这些尝试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