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控制的转换

生产控制的转换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理解与解释消费如何推动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与主流经济学“消费数量论”研究方式不同,本书采用一种“消费结构论”的立场,并遵循“结构-行动主义”的方法与策略,即下降到微观行动和组织的层面,通过分析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转变及其对生产组织方式的转换的影响,揭示消费如何推动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通过系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本书获得了一个总体性结论,即消费社会的演进促成了消费者-生产者关系的转变,而后者又在根本上引导着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转换,从而可能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本书是开拓“消费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种尝试。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重新发现消费 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转型:全球性背景 1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中国处境 5
第三节 消费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12
一、增长的路径 12
二、政府投资的限制 14
三、重新发现消费 18
第四节 本书研究的立场、策略与结构 20
一、研究立场与策略 20
二、本书的结构 26
第二章 迈向消费者-生产者关系研究 29
第一节 消费者主权:“理想类型”分析 30
一、“消费者主权”概念 30
二、门格尔的观点 32
三、米塞斯与主观主义的经济学理解 35
第二节 生产者主权:“现实世界”分析 43
一、加尔布雷思:经验主义批判 44
二、需求创造与市场地位:主权判断 45
三、竞争的限制与政府干预 50
第三节 生产者-消费者关系研究:评论与假设 54
一、跨越“敌对世界”观 54
二、需求、可支配资源与互动-组织 57
第三章 消费社会的演进:需求-关系的视角 67
第一节 重审消费社会 68
一、鲍德里亚的立场 69
二、构建需求-关系的视角 72
三、消费社会演进:图式与断代 74
第二节 前消费社会:合一性生产体制的转变 76
一、有限资源与需求控制 76
二、两种转移配置 80
三、起点之后:中西比较 84
第三节 消费社会:市场化与生产者控制 93
一、企业市场化 94
二、大众生产如何可能? 106
三、大众消费者崛起:消费者主权及其限制 111
四、生产者控制及其后果 123
第四节 后消费社会:转向相互依存 161
一、有效需求的扩展:消费者需求的自我控制 165
二、关系性资源的利用:资源获得的转变 173
三、迈向消费者-生产者联合:条件问题 179
第四章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从静态到动态 181
第一节 需求、资源与控制:基本元素 182
第二节 有效需求的形成:一致性问题 184
第三节 资源的获得与利用 188
一、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一个比较 189
二、关系性资源与协商机制 193
第四节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选择:图式与假设 195
一、生产者生产:生产者单边控制 196
二、消费者自制:消费者单边控制 200
三、消费者定制:生产者-消费者双边控制 202
四、消费者参与生产:生产者-消费者双边控制 209
五、简短的总结 216
第五节 生产组织及其控制方式的转换:趋势与力量 218
一、消费者自觉与自我生产 218
二、资源可替代性与双边控制 224
第五章 关系性资源与交易治理:消费者参与生产的例证 232
第一节 问题、概念与策略 232
一、问题的提出 232
二、几个核心概念 235
三、研究策略 239
第二节 交易转型:关系性交易的形成 242
一、定价过程:双边妥协 242
二、劳动时间银行:另类互动 245
第三节 关系性资源投资与利用 248
一、自我筛选:双边的匹配 249
二、规模控制与信任维持 251
三、关系性资源的利用:若干作用 254
第四节 交易治理的选择 259
一、关系性资源的性质:若干特征 259
二、交易治理方式的选择 265
第五节 结论 269
第六章 总体理论思考 271
第一节 探寻消费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271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演变与后果 273
第三节 生产控制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275
第四节 作为消费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281
参考文献 284
附录 295
附录一 尊严、交易转型与劳动组织治理:解读富士康 295
一、引论:问题与假设 295
二、尊严、保护性行动及其后果 301
三、交易转型、人力资产专用性与尊严供求:动态模型 311
四、转向-过渡的条件:企业家认知与结构自主性 320
五、结论 330
附录二 中国居民消费实践社会调查 332
A. 基本情况 333
B. 消费行为与实践 335
C. 消费意识与态度 342
索引 347
作者简介:
汪和建,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学系,获绛济学学上学位,并留校任教于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暨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1988年转教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获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博上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组织制度社会学、中国社会与经济研究等。主要著作有《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中国礼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自我行动的逻辑:当代中同人的市场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27588328:
( 2024-09-29 13:38:48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18661194:
( 2024-06-18 05:53:14 )
精校版本报告资源,PDF/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23878156:
( 2024-08-17 15:02:36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PDF/TXT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44021103:
( 2025-04-07 18:18:23 )
完整的小说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4827405:
( 2024-12-22 08:30:05 )
高清版本报告资源,PDF/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