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1949-1978)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0 18:23:34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1949-1978)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1949-1978)精美图片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1949-1978)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本书以“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为核心线索,系统整理了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论结合”地概括和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结论。本书把当时研究和现时研究结合起来,在运用大量丰富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时代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书籍目录:

绪论(1) 一本书的研究意图(2)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4) 三本书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7) 四本书的结构安排(8) 第一篇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背景 第一章过渡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发展(13) 第一节1949 ~ 1957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13) 第二节过渡时期我国生产力各要素的数量提升和质量改善(24) 第三节1958 ~ 1965 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28) 第四节1966 ~ 1978 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32) 本章小结(37) 第二章1949 ~ 1978 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实物 指标的国际比较(39) 第一节采用 GDP 指标衡量“前三十年冶中国经济增长的缺陷(39) 第二节构建基于实物指标的经济增长指数(41) 第三节“前三十年冶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47) 本章小结(51) 第二篇宏观层面的生产方式演进 第三章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57)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和整顿(58) 第二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宏观层面(60) 本章小结(72) 第四章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74) 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信息问题(75) 第二节计划体制中的激励和创新问题(79)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法则和经济规律的研究(88) 本章小结(93) 第五章生产方式的惯性发展:商品和货币关系(94) 第一节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依据和 必然性(95) 第二节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问题(100) 第三节关于我国价格构成与价格政策问题(107) 第四节有关自由市场问题的学术讨论(110) 本章小结(113) 第六章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理论探讨(115) 第一节国家经济管理组织架构变迁(115) 第二节国民经济计划编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完善(117) 第三节社会主义财政和信贷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21) 本章小结(123) 第七章高速度发展、综合平衡与国民经济有计划 按比例发展规律(125) 第一节高速度发展与经济赶超战略(125) 第二节如何在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保持综合平衡(127) 第三节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平衡和 推动高速度发展(132) 本章小结(136) 第八章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38) 第一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观点(138) 第二节理论界有关商品经济的讨论(140) 第三节价值规律与价格机制(147) 本章小结(154) 第三篇中观层面的生产方式演进 第九章社会主义产业经济关系的发展(157) 第一节产业结构的计划调节(157) 第二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结构比例关系(160) 第三节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164) 第四节产业内部比例结构演变(171) 第五节产业组织变迁(176) 本章小结(182) 第十章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184) 第一节区域经济布局的计划调节(184) 第二节地区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探讨(187) 第三节工业布局调整与城乡关系的演变(189) 第四节三线建设和经济协作区(193) 本章小结(197)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198) 第一节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起步和发展(198)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分工(202)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207) 本章小结(209) 第十二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211) 第一节第一轮中央—地方分权及其经济后果(211) 第二节第二轮中央—地方分权及其理论理解(214) 第三节在加强中央集中领导的基础上发展地方经济(216) 本章小结(219) 第四篇微观层面的生产方式演进 第十三章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关系(223) 第一节企业内部计划管理体制的建立(223) 第二节企业管理的原则和制度(226) 第三节围绕“鞍钢宪法冶展开的讨论(229) 第四节企业经济核算(233) 本章小结(238) 第十四章人民公社的劳动组织方式(240) 第一节人民公社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240) 第二节人民公社的劳动组织形式演变及相关理论探讨(244) 本章小结(248) 第五篇社会主要矛盾与生产关系调整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主要矛盾问题(251)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251)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254)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258) 本章小结(265)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266) 第一节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66) 第二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冶(269) 第三节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72) 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就(275) 本章小结(276) 第十七章收入分配体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77) 第一节按劳分配的实现前提和决定因素(277) 第二节妥善处理收入分配关系(280) 第三节工农业收入分配的具体方式(282) 本章小结(286) 第十八章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发展(288) 第一节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探讨(288) 第二节农村集体所有制形式演进及相关理论探讨(296) 本章小结(309) 第十九章产品分配理论的发展(310) 第一节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实践和理论发展(310) 第二节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321) 第三节劳动力所有制理论的继续发展(326) 本章小结(330) 第六篇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艰辛探索 第二十章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任务的提出(333)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研究(334)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建设(338) 第三节苏联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进和学习(346) 第四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发端(357) 本章小结(363) 第二十一章主要领导人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364) 第一节主要领导人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历史背景(364) 第二节毛泽东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365) 第三节其他主要领导人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 谈话(373) 本章小结(377) 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接续探索(379) 第一节1959 ~ 1976 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文献(379)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方面努力(386) 第三节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390) 本章小结(393)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准备冶(394) 参考文献(403) 后记(418)

作者简介:

周绍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团中央“青马工程”理论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超值(688+)
  • 神器(387+)
  • 无乱码(728+)
  • 高亮(364+)
  • 可听读(401+)
  • 模糊(575+)
  • 绝版(290+)
  • EPUB(567+)
  • 珍藏(207+)
  • 系统(142+)
  • 科研(428+)
  • 原版(916+)
  • 强推(256+)
  • 流畅(694+)
  • 干货(192+)
  • 高清(852+)
  • 分卷(249+)
  • 考研(909+)
  • 朗读(423+)
  • 震撼(877+)

下载评论

  • 用户1724985015: ( 2024-08-30 10:30:15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37750487: ( 2025-01-25 04:28:07 )

    优质版本期刊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21794887: ( 2024-07-24 12:21:27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25493331: ( 2024-09-05 07:42:11 )

    完整版本期刊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8946780: ( 2024-10-15 06:59:40 )

    完整版本学术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