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高 编著
人物简介:
张子高(1886—1976) 中国化学家、化学史家、化学教育家。原名准,字芷皋,湖北枝江人。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曾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早年在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mos Noyes,1866—1936)和布雷(William C. Bray,1873—1946)的指导下,对稀有元素定性分析体系中有关钨、钼、铌、钽的分离研究有贡献。毕生致力于化学教育工作,是中国最早讲授近代化学的学者之一,并最早倡议用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中国化学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化学史稿》等。
中国化学史稿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倡导的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后的科学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部《中国化学史稿》是后来撰写新的中国化学史的作者必须参考的著作。
编辑推荐
张子高先生在清华大学长期辛勤的化学教学工作,培养了几代化学和化工专家,为我国化学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早在2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曾和张江树一道,依据我国明代科学巨著《本草纲目》上的记载,进行了氯化汞制备的实验,取得了成果。这种结合文献记载进行实验重演的化学史的研究方法是张子高一再提倡的,对今天的科学史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文作者张子高,中国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书即体现这一化学史研究思路。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搜集文献,以大量文献记载为依据,并加入对考古发现的现代检测,使本书历史内容翔实,条理清晰。本文还力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精神。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