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
人物简介:
著者:
大卫·塞尔旺-施莱伯(David Servan-Schreiber,1961—2011),精神病学医学博士及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生前曾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并为该校整合医疗中心的联合创始人。2002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精神病学会主席奖。“无国界医生”在美国分支机构的创始人之一。31岁时,自认“身体非常健康”的他意外检测出脑肿瘤,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抗癌战役,并继续充实而富有意义地生活了18年。
译者:
张俊,郴州市环保局职工,业余翻译。
每个人的战争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42687579
- 作者:[法]大卫·塞尔旺-施莱伯 / 姚俊峰//张俊//阙锦龙//黄孕宁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4-11
- 页数:436
- 价格:69.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理想国医学人文系列
- 适合人群: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喜欢战争题材的小说爱好者,关注人性与战争关系的读者,以及对心理学和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小说 / 人性探讨 / 战争文学 / 二战题材
- 豆瓣评分:9.1
- 更新时间:2025-05-11 00:32:35
内容简介:
立足科学的健康生活指南(附“抗癌行动”彩图手册)
安德森中心、北京协和等众多机构专业人士推荐
饱含信心与安慰的陪伴之书
世界畅销数百万册
◎内容简介
31岁的医生在一次实验中发现自己长了脑瘤,从此开启了18年的抗癌之战。
作者先是系统介绍了癌细胞和人体免疫的消长机制,指出虽然并非人人都会患癌,人人都有癌细胞;生存曲线统计图令人生畏,但谁都可以争取站到长尾一边。防癌抗癌,是每个人的战争。
作者进而综合大量科研成果与自己多年的抗癌经验,指出在常规医疗之外,我们仍可以从饮食、锻炼、情绪、环境等多个维度改善生活方式和观念,增进人际联结,在抗癌之战中获取更多主动权。书中阐述的一些自然防御方法,可用作防癌指南和常规治疗的补充;作者对当时新兴的靶向药、CAR-T等疗法的见解,也颇具预见性。
书中亦有大量细腻的个人回忆和患者案例,以及作者身为精神科医生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的经历。作者也愿以故事和情感为患者及家属点燃信心,提供慰藉和陪伴。
◎作品看点
★ 广受读者认可的经典焕新上市
首版问世至今18年,世界范围内行销数百万册,译为30多种文字。2017中文版销售超20万册,豆瓣8.5高分,众多读书会“常客”。
2025中文新版提升译文,核准、统一食材、物质名称,增配译名对照表,利于进一步核查及拓展阅读。
★ 立足科学,可靠且有预见性,众多专业机构人士推荐
作者凭借医生的专业能力,为读者系统介绍癌症和人体免疫的机制,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分析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可能影响;对当时新兴的靶向治疗,也正确预见到了其局限性。作者特别强调,常规治疗必须仍是主体,不可以改善生活方式喧宾夺主或取而代之,但后者可成为助力,并驱散无助之感。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前院长,原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等众多专业人士推奖。
★ 饱含故事和情感,给读者以鼓舞和信心
知识、数据、图表之外,更以细腻的笔触呈现了大量的患者案例、作者自身经历和体悟,特别是作者作为精神科医生为癌症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临终关怀的故事,唤起读者共鸣,消除无助感,给人鼓舞、信心和启迪。
◎图书推荐
在常规医疗手段之外,病人还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以增进疗效,我们原本对此缺乏了解。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缺。如果你对预防医学和整合性、补充性的病人照护手段感兴趣,我推荐你阅读本书。
——约翰·门德尔松,MD安德森癌症中心前院长
以亲历癌症为内容的患者、医生、护士乃至关心抗癌事业发展的作家、记者等撰写的各种文字作品着实不少。但以医患双重身份“与癌共舞”,记录本人长达18年的生命历程和抗癌体会的科普书籍,似乎仅有这本《每个人的战争》。
——刘端祺,原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主任医师
人生谢幕是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即使医生也不能免俗,无论多么坚强的抗癌意志,多么完美的抗癌举措,死神的口哨终将化作泪洒天堂的送别乐章。作者在带瘤生存18年后,完成了这本书的修订,把不平凡的人生故事、科学的新知、心底的彻悟如实地吐露给了后来的抗癌勇士们,然后,没有太多遗憾地逝去,此刻,他可以很骄傲地对着亲人说:我的抗癌生涯是幸福的。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书所阐述的是在采用常规医疗手段的同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强化自身免疫力、调节身心的积极尝试。其中一些观点,对癌症的科研与治疗实践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反思,也为人们更好地观察人类与自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学习科学、认知疾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应抚卷深思,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生活节奏因数字化而加速的今天,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什么更值得每个人去追寻,以及为了实现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更深入地了解疾病、认识自己,更好地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也许,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心灵“战争”。
——向阳,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