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

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以历史为序,梳理了自先秦两汉至五四运动数千年间的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博大精深,对文学的本原与宗旨、创作与鉴赏、体制与风格等各方面都有丰富而精辟的论述,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学特点、含义深微的理论概念,这些概念既有自己的独特内涵,又有着很强的内在统一性。然而,因中国传统文论的独特个性,这些概念缺乏现代的、逻辑的理论形态,需要今人着重研究和阐发,以适应当下文学理论界认知、研究。
故《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之旨,重在分析各家各派的理论宗旨,揭示各种文学思潮的精神实质,厘定诸多理论概念的确切含义,寻绎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联系,并最终探索中国文学理论的固有体系。
《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内容全面丰富,论述深入浅出,既有纵横捭阖的宏观概括,更有精细深刻的论点剖析,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文学理论史。
书籍目录:
封面 -12
书名 -10
版权 -9
前言 -8
目录 -2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的萌芽与奠基——先秦两汉 1
第一节中国文学理论的萌芽 1
一诗言志说的产生 1
二诗言志说的相关记载 2
三诗言志说的思想内涵 4
第二节儒家的文学理论 5
一儒家的仁义之道与礼乐思想 5
二论文之用 8
三论文之美 12
四论文之解 16
五儒家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7
第三节道家学说与文学理论 18
一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审美哲学 18
二法天贵真与文艺宗旨 23
三道不可言与文艺境界 25
四虚而待物与文艺思维 27
五以天合天与文艺创作 30
六天机天籁与自然之美 32
七道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地位 35
第四节其他先秦诸子与《周易》 36
一墨家 36
二法家 37
三周易 38
第五节承上启下的汉代文学理论 43
一淮南子 44
二司马迁 47
三乐记诗大序及其他儒家文论 49
四汉代的辞赋理论 57
第二章中国文学理论的自觉与成长——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前期 62
第一节魏晋玄学与文的自觉 62
一魏晋玄学 62
二曹丕典论论文 67
三陆机文赋 70
四魏晋时期的其他文学理论 75
第二节南北朝的文学理论 77
一文笔论 77
二声律论 83
三文的自觉的其他理论 88
四裴子野与颜之推 94
第三节刘勰文心雕龙 98
一长怀序志文心雕龙的缘起内容与方法 98
二文之枢纽文心雕龙的文本论 100
三论文叙笔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105
四割情析采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107
五文心雕龙的其他内容 118
六文心雕龙的评价问题 120
第四节钟嵘诗品 122
一论诗的产生 123
二论诗的艺术 124
三论五言诗的源流 134
第五节初盛唐的文学理论 136
一魏征等人的文学观 136
二陈子昂与初唐的诗论 141
三盛唐的诗论与殷璠 145
第三章中国文学理论的分流与深化——唐代中期至宋元 152
第一节中唐的文学理论 152
一韩愈与古文运动的理论 152
二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的理论 165
三皎然诗式与境界论的诞生 173
第二节司空图与晚唐五代的文学理论 183
一杜牧与李商隐 184
二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 186
三香奁集序与花间集序 197
第三节苏轼与北宋文学论坛 198
一欧阳修与宋初文坛的两种倾向 199
二道学家的文学理论 208
三政治家的文学主张 221
四古文家的文学见解 224
五苏轼 230
六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245
第四节严羽沧浪诗话与南宋金元的诗文理论 255
一诗话的发展与张戒 256
二陆游杨万里与姜夔 259
三叶适包恢与刘克庄 266
四严羽沧浪诗话 275
五金元诗文理论 283
第五节宋金元词曲小说理论 292
一北宋词论与李清照 292
二南宋前期词论与王灼 296
三南宋后期词论与张炎 299
四戏曲小说理论的萌芽 304
第四章中国文学理论的复古与革新——明代 313
第一节明初的诗文理论 313
一明初的文论 313
二明初的诗论 318
三陈献章 323
第二节明中叶的文学复古思潮 325
一李东阳 325
二李梦阳与前七子 332
三唐宋派与李开先 340
四后七子及其后继者 350
第三节李贽与明后期的文学革新思潮 359
一哲学启蒙与文学革新 359
二徐渭 367
三李贽 376
四汤显祖 397
五袁宏道与公安派 408
第四节戏曲小说理论的繁荣 424
一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与论争 424
二王骥德曲律与明末其他戏曲论著 433
三明代小说理论的发展与论题 446
四叶昼的水浒评点 458
五冯梦龙 461
第五节明末的诗文理论 467
一竟陵派 467
二陈子龙 472
第五章中国文学理论的回溯与总结——清代(至鸦片战争) 479
第一节由明入清文学思潮的转折 479
一返回六经走向实学 479
二钱谦益与顾炎武 486
三黄宗羲与廖燕 497
四王夫之 513
五叶燮原诗 537
第二节清代的戏曲小说理论 547
一金圣叹 548
二李渔 565
三毛声山与毛宗岗 574
四孔尚任焦循等人的戏曲理论 580
五张竹坡脂砚斋等人的小说理论 588
第三节清代的文论 599
一侯方域魏禧汪琬与清初的文论 599
二桐城派的文论 609
三非桐城派的文论 621
第四节清代的诗论 631
一王士禛与神韵说 631
二沈德潜与格调说 638
三翁方纲与肌理说 641
四袁枚与性灵说 649
第五节清代的词论 663
一云间派 663
二阳羡派 665
三浙西派 667
四常州派 670
第六章中国文学理论的蜕变与新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674
第一节龚自珍与文学革新思潮的再起 674
一龚自珍的思想特征 674
二龚自珍的文学理论 678
三魏源冯桂芬与王韬 684
第二节正统文学理论的衰变 690
一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衍化 690
二宋诗派与汉魏六朝派的起伏 702
三常州派词论的推移 707
四谢停章与刘熙载 715
第三节梁启超与维新派的文学理论 719
一诗界革命论 719
二文界革命论 728
三小说界革命论 733
第四节王国维 744
一哲学与美学思想 745
二红楼梦评论 751
三人间词话 753
四宋元戏曲史 761
第五节革命派的文学理论 764
一章炳麟 764
二南社与革命派的诗文理论 768
三二十世纪大舞台与革命派的戏剧理论 774
四小说林与革命派的小说理论 777
五五四之前的鲁迅 783
后记 791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5747183:
( 2024-05-15 12:26:23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40319542:
( 2025-02-23 22:05:42 )
完整的学术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27552120:
( 2024-09-29 03:35:20 )
无延迟下载EPUB/MOBI文件,完整报告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33558629:
( 2024-12-07 16:03:49 )
多格式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37502020:
( 2025-01-22 07:27:00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