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1 10:33:23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精美图片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等大学所做哲学演讲的基础教程,是黑格尔生前亲自整理出版的四部著作之一,德国哲学的经典著作,是全面阐发黑格尔哲学科学体系的纲要。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而“绝对精神”的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这样三个阶段,因此其哲学就是对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描述。本书“统观哲学全范围”,包括了:1.逻辑,即自在而自为的理念的科学;2﹒自然哲学,即作为理念在它的他在中的科学;3﹒精神哲学,即从理念的他在中返回自身内的理念;并“依据一种方法对哲学提出一种新的论述”,创立起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因此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在黑格尔生前分别于1817、1827、1830年出了3版,由此也可见黑格尔本人对这部书的重视,但它在黑格尔去世后的身后命运却颇为曲折。黑格尔去世后,其学生、友人组成一个团体,编辑了一套黑格尔全集,其中的《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乃取1830年版扩编为三本,即在原著上另加大量“附释”,这些“附释”来源于黑氏的一些手记和他的学生听课时所作的笔记,这一形式与处理方式为以后黑氏著作的编者一再仿效,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并带来困难和混乱,导致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黑氏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原本是由《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这样三本书组成,仿佛那些“附释”是黑格尔自己的文字,或至少是符合黑格尔自己的想法的。本书译者拨开笼罩在这部书上的重重迷雾,采用黑格尔1817、1827、1830年三个原版本,“在可能的范围内来表现黑格尔这本书原来的制式和原来的样子”,全面展现黑氏著作的原貌,通过三个不同的版本展示了黑格尔思想发展、演化的历程,加之译者本人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耆宿,对黑格尔哲学理解深透,译笔谨严通达,使得本书成为中文世界黑格尔著作翻译的奇观,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除德语世界外所仅见,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书籍目录:

[1817年原版]目次 前言 导论 A.逻辑学 引论 第一部分 存在论 A.质 a.存在 b.定在 c.自为存在 B.量 a.纯量 b.定量 c.程度 c.度 第二部分 本质论 A.纯反映规定 a.同一性 b.区别 c.根据 B.现象 a.实存 b.现象 c.关系 C.现实性 第三部分 概念论 A.主观概念 a.概念本身 b.判断 c.推理 B.客体 a.机械性 b.化学性 c.目的论 C.理念 a.生命 b.认识活动 c.绝对理念 …… B.自然哲学 C.精神哲学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27年版)》目录: [1827年原版]目次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逻辑学 引论 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种态度 B.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种态度 I.经验主义 Ⅱ.批判哲学 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种态度 直接知识 逻辑的更切近的概念与划分 逻辑第一篇存在论 A.质 a.存在 b.定在 c.自为存在 B.量 a.纯量 b.定量 c.程度 C.度 逻辑第二篇本质论 A.本质之为实存的根据 a.纯反映规定 a.同一性 B.区别 r.根据 b.实存 c.事物 B.现象 a.现象世界 b.内容与形式 c.关系 C.现实性 a.实体性关系 b.因果性关系 c.交互作用 逻辑第三篇概念论 …… 第二部分 自然哲学 第三部分 精神哲学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目录: [1830年原版]目次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逻辑学 引论 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种态度 B.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种态度 I.经验主义 Ⅱ.批判哲学 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种态度 直接知识 逻辑的更切近的概念与划分 逻辑第一篇存在论 A.质 a.存在 b.定在 c.自为存在 B.量 a.纯量 b.定量 c.程度 c.度 逻辑第二篇本质论 A.本质之为实存的根据 a.纯反映规定 a.同一性 B.区别 y.根据 b.实存 c.事物 B.现象 a.现象世界 b.内容与形式 c.关系 c.现实性 a.实体性关系 b.因果性关系 c.交互作用 逻辑第三篇概念论 A.主观概念 a.概念本身 b.判断 d.质的判断 B.反映的判断 y.必然性的判断 8.概念的判断 c.推理 d.质的推理 B.反映的推理 y.必然性的推理 B.客体 a.机械性 b.化学性 c.目的论 C.理念 a.生命 b.认识活动 仅.认识活动 B.意志活动 c.绝对理念 …… 第二部分 自然哲学 第三部分 精神哲学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德国哲学研究学者、翻译家。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相见恨晚(734+)
  • MOBI(119+)
  • 自学(100+)
  • 修订(699+)
  • 朗读(227+)
  • 高亮(177+)
  • 经典(358+)
  • 感动(447+)
  • 精校(593+)
  • PDF(603+)
  • 自动(774+)
  • 收藏(625+)
  • 实惠(830+)
  • 珍藏(1029+)
  • 优质(649+)
  • 注释(581+)
  • 感谢(180+)
  • 自相矛盾(742+)

下载评论

  • 用户1744754311: ( 2025-04-16 05:58:31 )

    无延迟下载PDF/TXT文件,优质小说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20695546: ( 2024-07-11 18:59:06 )

    流畅下载EPUB/AZW3文件,高清学术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26903435: ( 2024-09-21 15:23:55 )

    优质版本报告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19775807: ( 2024-07-01 03:30:07 )

    互动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27679800: ( 2024-09-30 15:03:20 )

    精校的小说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