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人物简介:
钟鸣,1953年12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70年至1975年在北方服兵役,去过印度支那.1977年就读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82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大学和报社任职,现为“鹿野苑”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80年代以诗歌写作为主,80年代末开始随笔写作.1991年出版随笔集<城堡的寓言>(花城出版社);1992年获台湾<联合报>第十四届新诗奖;1995年出版随笔集<畜界,人界>(东方出版社);1997年出版随笔集<徒步者随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出版三卷本<旁观者>(海南出版社).
旁观者 Spectator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06451779
- 作者:[比利时]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8-11-1
- 页数:1517
- 价格:95.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森乐文库
- 适合人群:对哲学和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心理学爱好者,人类学研究者,以及对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有深入探讨需求的读者
- TAG:社会学 / 哲学 / 人类学 / 心理学 / 自传
- 豆瓣评分:8.6
- 更新时间:2025-05-12 07:42:34
内容简介:
“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诗人钟鸣的新作《旁观者》正好印证了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的这句台词。《旁观者》被作者自称为是一部成长小说,其中叙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经历,反映了南方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诗人们的命运,此外,还有作者的诗歌作品、译诗等。如果《旁观者》仅止于此,并不足以让我们惊奇不置。 150万字、1500多页的《旁观者》是一部超文体的奇书,融合了传记、诗歌、随笔、小说、文论、译文、摄影、新闻、文献、手稿、注释等多种因素,从上述因素中任选其一展开阅读,展现的都是一部独立的作品。 这也是一部十分风格化的书,其风格从第一页,就十分明显。钟鸣在书中提及前苏联作家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称其“行文风格犹如拍快照”、“勇猛的速度,再加甜蜜的内核,掏肺捣脏,插科打诨。一看便知是‘闲话风格’”。钟鸣的文风也是如此快速急进,但他却大大地超越了爱伦堡。敏锐的触觉,良好的平衡感,轻松地选取词语,飞快地传递,由此根据词语展开的叙述、类比和广征博引,灵巧而迅捷,赋予它们崭新的意义。钟鸣的文风就像蒙田所说的那样:活泼、简洁、有力、率直。在《旁观者》中,我们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极端融合到了一起。张弛适度的表述与结实的文字的融合;游刃有余的行文,机智的语言,富于弹性和张力,文字的内涵却是空前的高密度;世俗的平凡事物和重大的哲学命题的融合;超越平面的描述带来了特殊的厚度和广度。 这些特点在钟鸣颇受欢迎的随笔集《城堡的寓言》、《畜界·人界》、《徒步者随录》中已经有所显露,但在《旁观者》中,钟鸣的追求更为显著和富有成效。钟鸣因此也是难以模仿的,除非你同样博闻强记、同样思维敏捷、并且具有同样突出的塑造和解构能力。 在《旁观者》中,钟鸣以辛辣的文笔,对所谓的美文实施了一次无情的嘲弄和摧毁。《旁观者》不仅体现在对文坛时尚的反动,更表现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判,对文学权威的质疑和对文人普遍存在缺陷的揭示上。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钟鸣曾经谈到了他的目的:“我想结束一种东西,那就是从白话文运动以来,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的气味,精神气味。我要通过特殊描写,把它抓出来;在诗歌的肚皮上,划出一刀,不留情地掏肠肠肚肚。”作者所强调的见证意识,使《旁观者》不仅揭示了当代诗歌演变鲜为人知的重要之点,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和图片,为后人提供了当代诗歌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旁观者》的写作历时五年,写于每天日出之后、正午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钟鸣因此自诩为“黎明之书”。而这部作品在其他的意义上,也是一部黎明之书,不论是对中国文学的建树,还是它所带来的震动都是如此。□王 寅 原载<新民晚报>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