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尕 主编

人物简介:

张尕,策展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副教授,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分别担任过研究访问职务。2000年初期策划“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2004~2006年),将国际媒体艺术前沿理论与实践介绍到中国大陆;2008年至2014年间,策划中国美术馆国际媒体艺术三年展系列“合成时代”“延展生命”“齐物等观”等。近期主要项目包括“真实的拓扑”(筹备中,2022年),“We=Link”系列项目(国际联网,2020年),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联合策展,广东美术馆,2018年),Datumsoria: The Return of the Real(ZKM, 2017-18),Wrap Around the World(联合策展,白南准美术馆,2016年)等。其写作和所编书目分别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OCTOBER杂志、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列奥纳多丛书(麻省理工)编委成员。2015年起,亦担任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艺术指导。

作为艺术条件的后人类状况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本文集以新唯物论、后人类主义、生物哲学、广义生态学(General Ecology)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论述的语境,以人类纪所衍生的环境及生态危机为批评的氛围,展开对新媒体艺术之本体论思考。文集指出,新媒体艺术对于当代经验的意义在于其揭示了时空之技术构建下多重现实的存在,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多重主体的涌现,从而消解自然与文化、主体与客体、生命与非生命间固有的二元对立。融数字技术为内蕴的新媒体艺术之自主性与能动性蕴含了对生命及物质重新解读的可能,为构建一种新的审美经验和伦理原则提供了契机。文集旨在表明:当代艺术,如若彼得·奥斯博恩(Peter Osborne)之述,是由后现代主体间性(postmodern intersubjectivity)所阐明的后观念艺术,那么新媒体艺术则是以人、物、器之间一种新的生态平等为诉求的,以后人类客体间性(posthuman interobjectivity)以及广义生态学所启迪的当代艺术。即:后人类状况为当代艺术生产之条件。本文集由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媒体理论、媒体考古、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等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特约论文以及具有代表性艺术家之创作解读汇集成书,为国内首个此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