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皇权问题研究

唐后期皇权问题研究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唐后期,即安史之乱(755—763)以后的皇权,从政务决策与君臣关系中皇权能动性的角度,考察皇权的表现形式和行使方式。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聚焦皇权对政务信息的控制、皇权对议题及议政程序的控制,以及皇帝构建、强化与大臣的私人性关系。唐后期皇权行使的方式,既包括直接干预异姓爵袭封等公开层面的显性权力,也包括皇帝有意识地通过对信息控制、议题控制及人格依附关系构建等隐藏性权力的综合运用,这从整体上加强了唐后期皇帝在政务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了皇帝对决策的干预能力,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运用方式在技术层面的演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1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1
二、篇章结构 /9
唐后期皇权对政务信息的控制
第二章 唐代皇帝与中央官政务沟通方式的制度性调整 /15
一、问题的提出:既制变化所见唐代皇帝的信息难题/15
二、规范层次与程序:安史之乱以前相关制度的调整/21
三、强调直接与个别:安史之乱后的相关制度调整/28
四、小结/46
第三章 信息与权力:从《陆宣公奏议》看唐后期皇帝、宰相与翰林学士的政治角色 /50
一、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对象的选择/51
二、翰林学士与宰相议政方式的差异/56
三、翰林学士与宰相议政方式差异的制度性基础/63
四、皇帝在政务信息流通中的支配地位/72
五、小结 /82
第四章 释唐后期上行公文中的兼申现象/83
一、唐后期上行公文的兼申规定/84
二、从闻奏兼申中书门下类公文看其“报告”属性 /91
三、唐后期上行公文兼申的意义/97
四、小结/108
唐后期皇权对议题的控制
第五章 唐代的集议与皇权 /113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114
二、唐代集议的特点/117
三、唐代集议中的皇权因素 /125
四、唐玄宗前后集议的变化/138
五、小结 /152
第六章 从独见到共识:元和七年议个案研究 /154
一、唐代集议诏敕与议状的格式/155
二、关于韩愈、署名元稹两篇议状的系年问题 /159
三、元和七年之前的唐代货币政策/166
四、元和七年议与此后唐代货币政策的调整/175
五、小结 /184
第七章 对唐代皇帝搁置行为的初步考察 /186
一、搁置的表现:疏奏不报与留中 /187
二、搁置的决策功能:压制潜在议题/194
三、搁置与唐后期皇权 /201
四、小结 /210
唐后期大臣对皇帝人格依附的加强
第八章 唐代“批答”述论:以地方官所获“批答”为中心 /215
一、唐代文献中的“批答”/215
二、唐代藩镇长官所获批答数量与类型的变化 /219
三、“敕书”的分化与政务性“批答” /223
四、小结:唐后期的“批答”与皇权/232
第九章 唐后期同时上呈皇帝、宰相类文书考 /235
一、问题的提出/235
二、同时上呈皇帝与宰相的表状 /236
三、此类表状存在的政治背景/251
四、小结 /257
第十章 从中古侍臣演变看决策群体之扩展 /258
一、问题的提出 /258
二、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皇帝身边侍臣的构成 /260
三、侍臣、侍官、内侍:功能分化与角色定位 /277
四、从武冠到进贤冠:冠制对侍臣演变的反映及其意义 /287
五、小结 /293
第十一章 唐代异姓爵的袭封问题/296
一、肃、代以前异姓爵的承袭/297
二、肃、代以后异姓爵的承袭/302
三、异姓爵袭封制变化与唐后期皇权 /307
结 语/315
征引文献目录/323
作者简介:
叶炜,祖籍苏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著有《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合著)、《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4950802:
( 2024-12-23 18:46:42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16694942:
( 2024-05-26 11:42:22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44556481:
( 2025-04-13 23:01:21 )
互动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21646238:
( 2024-07-22 19:03:58 )
秒传下载EPUB/TXT文件,无损教材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20167558:
( 2024-07-05 16:19:18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