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枕宇
人物简介:
黄枕宇,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教授、富布莱特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西方现代音乐理论学者、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硕士导师、音乐文献翻译硕士导师。
他所著《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专著,获北京市教委“2002年北京高等教学精品教材建设科研奖“特等奖;所翻译的译著《新音乐》,是目前国内最全面介绍先锋派音乐的西方音乐文献,获文化部首届音乐文献金钟奖铜奖;所著《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是目前国内该领域最全面、系统的理论历史学术文献,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科研项目。
在论文撰写方面,黄枕宇发表《具体音乐与舍费尔》《从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看早期电子音乐发展》等论文10余篇;于2009年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电子音乐特色研究”中国电子音乐学术领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音乐创作方面,黄枕宇曾先后完成《诺玛的十七岁》《浮华世界》《中国结》《红色的康拜因》《真爱无言》《童心》等六部电影音乐作曲;所创作的古筝协奏曲《西部主题畅想曲》《新翻罗江怨》等在大陆与港台地区广为流传;所创作的《月满庭》——筝与乐队、《独凭阑》——筝与弦乐四重奏,在国内极具影响力。黄枕宇的其他创作还有古筝独奏曲《声声慢》《映象》等作品。
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这是国内第一部较系统介绍西方电子、计算机音乐发展历史的专著。作者期望,通过这部专著能够让国内业界同行对西方百年来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这本专著又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西方电子、计算机音乐发展史。电子、计算机音乐是20世纪音乐中充满活力、充满个性的音乐,作为20世纪音乐发展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横向看,它显露出与20世纪整个现代音乐发展有某些共同的趋向和特征,是20世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发展趋势的产物;纵向看,电子音乐又反映了西方音乐、文化整体历史发展流变的必然趋向,是西方音乐、文化自身发展走到一个历史发展结点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带着这样大的时代文化背景的思考与历史发展眼光,该书力求循着更纵深的历史脉络的思索来加以梳理。因此,该书所关注的是人类进入电子、数字时代,科学技术对音乐多方面影响的历史。这种关注,也或许为我们约略揭示出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将给人类音乐的未来带来些什么。因此,作者更期望通过对百年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史实的介绍与回顾,带来对当下人类音乐发展现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人类音乐发展的期待。
因此,该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在西方电子音乐史学文献中,再加上中文撰写的一笔。《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电子、数字科技影响下的西方音乐》所要叙述的,与其说是一部西方电子、计算机音乐发展史,不如说更期望是一部20世纪人类科技从观念到技术对音乐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音乐史;与其说是描述西方音乐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各种选择的历史,不如说更期望探讨人类这些选择如何成为可能的历史。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