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这次修订是一次全面的修订:
一是对“第五版”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全面审视,力图用当代实践的新经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哲学研究的新观点阐述已经成为“常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挖掘、充分阐述以往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马克思、恩格斯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述,同时又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任何一门教科书的任务,都是阐述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是如此。以当代实践、科学以及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全面审视“第五版”阐述的基本观点,是本次修订的重心。
二是对“第五版”逻辑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把“第五版”的导论调整为“第六版”的第一章,并重新撰写了第一章;把第九、十章合并为一章,调整为“第六版”的第十章,并对内容做了较大的删改;对每一章的“节”“目”都做了较大的修改、调整。“第六版”共分十二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章物质与世界;第三章实践与世界;第四章社会的本质与结构;第五章人的本质与价值;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第七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八章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历史的创造者;第九章认识与实践;第十章认识过程与思维方法;第十一章真理与价值;第十二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第六版”力图用这样一种新的逻辑结构、教学体系更好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与科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体系重在阐述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学规律。
三是对“第五版”的文字表述、标点符号做了全面修订,以使文字表述更加简洁,基本范畴的内涵更加清晰,基本观点的阐述更加准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更加规范。“第六版”的一、二、五、六、八、十章是重新撰写的,第三、四、七、九、十一、十二章是对“第五版”的相关章节做了较大的修改而成的。本次修订实际上是一次重新编著。
四是“第六版”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著作引文的力度,充实了一些重要引文,以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当然不能奉行“原教旨主义”,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马克思本人阐述过的哲学思想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按照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终止于1883年。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同样,我们也不能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创始人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从创始人这个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始人,离开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因为如此,“第六版”加大了对马克思著作引文的力度,并以此引导学生去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创造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叔本华)
五是删去了“第五版”的“附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至第四版的目录”,在“第六版”增加了“阅读文献”。
书籍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
一、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
第二章物质与世界 /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二、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
三、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 /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章实践与世界 /
第一节实践的本质与结构 /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
第二节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
一、实践的主体及其结构 /
二、实践的客体及其形式 /
三、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中介 /
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
一、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
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
第四章社会的本质与结构 /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与整体性 /
一、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
二、社会: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的标志 /
二、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 /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二、观念结构及其要素 /
三、观念结构的作用与相对独立性 /
第五章人的本质与价值 /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 /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
二、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
三、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
第二节人的属性与本质 /
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二、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三、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
第三节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
一、人的社会价值 /
二、人的个人价值 /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
第六章联系与发展 /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 /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
二、普遍联系中的系统联系 /
三、普遍联系中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
第二节发展的过程性 /
一、发展:事物运动、变化的上升性 /
二、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
三、发展的决定性 /
第三节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核心 /
一、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
二、规律的类型: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和思维规律 /
三、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第七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第一节量变质变规律 /
一、质、量、度 /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
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 /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
一、矛盾:对立统一关系 /
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
一、肯定与否定 /
二、否定之否定 /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 /
第八章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历史的创造者 /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三、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
第二节历史的创造者 /
一、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
二、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
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
第三节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 /
一、社会形态: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
统一体 /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九章认识与实践 /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 /
一、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
二、认识的种系发生 /
三、认识的个体发生 /
第二节认识的本质 /
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二、认识的社会性 /
三、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
第三节认识的结构 /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
二、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
三、认识结构的演化及其特点 /
第十章认识过程与思维方法 /
第一节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
一、认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
二、认识的感性形式及其社会性 /
三、认识的理性形式及其特征 /
第二节认识的过程及其规律 /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二、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 /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第三节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 /
一、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 /
二、思维方法的本质与层次 /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第十一章真理与价值 /
第一节真理 /
一、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三、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第二节价值 /
一、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
二、价值的客观前提与主体性特征 /
三、价值评价:认识的特殊形式 /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
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及其基础 /
三、真理、价值、自由 /
第十二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
第一节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
一、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
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
三、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第二节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
一、社会进步中的人的发展 /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三、时间:人的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 /
第三节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
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
二、人的异化及其扬弃: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
三、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 /
阅读文献 /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29971243:
( 2024-10-27 03:34:03 )
高清的报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15461491:
( 2024-05-12 05:04:51 )
稳定下载PDF/AZW3文件,高清小说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16486962:
( 2024-05-24 01:56:02 )
无延迟下载PDF/MOBI文件,完整期刊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23809851:
( 2024-08-16 20:04:11 )
支持目录跳转,查找内容很方便。
-
用户1723417789:
( 2024-08-12 07:09:49 )
资源很全,格式适配各种设备,阅读无压力!
相关书评
-
实践第一: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3 14:22:29
下载点评